分享

美拯救不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王天神 2018-09-30

在日常的荒诞、艰辛与疲乏中,构筑诗意的城堡。

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CSCS208209)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村上春树欣赏的作家。

森林读书会共读《村上春树推荐的100本书》,

现在轮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欢迎群内群外的书友参与共读。

今天分享锦关于本书的阅读感悟,

供大家参考。

——小站


往期推荐,点击可查看 因为没有相遇,我们曾经是多么孤独


投稿、荐稿可留言或发邮件:2479791180@QQ.COM





美拯救不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让我们用静如海藻般的哀伤谈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娜司泰谢“美的悲剧”


文/锦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相信“美可以拯救世界”的。


他的一位崇拜者是这样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的:“陀氏的一生所表达的不是科学,不是诗歌,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至少不单纯是它。而只不过是人本身的新情感,再次被揭示的人的听觉和视觉,然而是心灵的听觉和视觉。”心灵的听觉和视觉,是我们最容易接近美的一种形式,例如德彪西的《月光曲》和梵高的《星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我们最为原始的美的张力,以静谧亦或狂野震撼我们的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通过文字和在其表象下涓涓细淌的道德的辉光将美在生活中真实的呈现。可一部小说尤其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无法像音乐或是绘画那般完全脱离现实达到一种超脱时代的亘古永恒的美,它更多的是以艺术的手法揭示人们心灵深处对人的本性的,与生俱来的,从来没有被磨灭的企求与渴望,从而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自身所蕴含着的美以及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向往美的姿态。但是这又是无比的复杂,因为冰冷且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无法回避我们个人的痛苦和属于所有人类的苦难与弥漫整个世纪的恶习,就像同样无法回避的彼得堡这座悲伤和阴冷的城市一样。在这座临近北冰洋冬天的黑夜无比漫长的城市,我们并没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看到饥寒交迫,衣不遮体的无家可归者,但在夜幕下潜藏着的,焦躁不安的属于上层阶级聚会中的,对美的残害与摧毁更为的怵目惊心。这便让文学在美的阐述层面上极大区别于音乐与绘画,它不仅仅满足于我们对“美”纯粹的追求,而是更加深刻地去探讨“美”对于人类的意义以及人们面对“美”时所呈现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的心理状态,并以此进行剖析,挖掘出苦难的本质,最后用这些东西解救“美”,使人们在苦难中脱身。因此,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相信“美可以拯救世界”,但在他的小说《白痴》中陀氏所高唱的却是美拯救不了娜司泰谢,拯救不了彼得堡这座令人悲伤的城市,也拯救不了巴罗夫斯克郊区的夜晚,更是拯救不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在肖像中真的描绘出非常美的女人。她是穿着黑色绸衣拍照的,绸衣的样式朴素优雅;头发看起来是暗褐色的,按家庭方式装饰得很简朴;眼睛是黑色的、深沉的,额头是沉思的;脸部的表情是热情的,似乎是高傲的。她的脸庞有些消瘦,可能是苍白的……


在这副面容之中,隐藏着惊人的美的同时又蕴含着外人难以理解的苦难。这是我们敬爱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梅思金公爵第一次看到娜司泰谢的肖像时所发出的感叹。他对着那张照片一再端详了三次,继而从中感受到了这位美丽的女子苍白平静的面容之下隐含的苦痛,即使是他也无法完全理解她所遭受的苦难,只是觉得这份庞大的苦难放在这样一位女子身上令人感到“疼惜”与“怜悯”。但是在大多数人眼中,当娜司泰谢以勃洛克《陌生女郎》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往往会忽略了其所遭受的苦难,而转变为普通男性原始的情欲和占有欲,帕尔分·罗果静即是此种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完全臣服于娜司泰谢的美貌将其尊称为“我的女王”;或是仅仅从鉴赏的角度关注到她美貌的容貌,正如叶潘钦将军学过绘画的第二个女儿阿台拉意达对着这幅肖像所发出的惊叹一般:“多么美,这是力量,以这样的美可以把世界翻转过来”。然而,我们知道,作为这本小说中出场戏份并不是很多的女主人公,直到小说的结束之前的毁灭,她都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甚至可以夸张得说,终其娜司泰谢的一生,她都是痛苦的,痛苦得快要发疯,痛苦得与幸福绝缘。美所赋予她的并不是可以把世界翻转过来的力量,而是在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中一生的苦难。


娜司泰谢·费里帕夫娜·巴拉士柯娃,出生于一个退职官吏的家庭,早年丧父。七岁被托兹基看中收养,寄养在总管家里。十二岁时被托兹基发现了其美丽,开始“金丝雀”的生活。十六岁,成为了托兹基发泄性欲的工具,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两个月到娜司泰谢那里然后决然离开。又过了四五年,托兹基想跟出生富贵的叶潘钦将军家大女儿阿历山大结婚,便想将娜司泰谢甩掉,同叶潘钦将军预谋将她嫁给将军的秘书笳纳。在她二十五岁生日的那一天,她拒绝了梅思金公爵同罗果静一起离开,然后徘徊在公爵与罗果静之间,最后死在了罗果静的刀下。


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娜司泰谢短暂的一生时,我们很难产生很大的哀伤。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看惯了这类的不幸——以旁观者的身份,甚至比她更为不幸的也比比皆是。对于父母双亡的孩子,比起那些因饥寒交迫早早夭折的孩童而言,娜司泰谢看起来幸运很多,至少还有人收养,过着吃饱穿足的生活。可如若让娜司泰谢可以回到她七岁时重新选择,她无疑会选择前者,宁愿被冻死在俄罗斯冰冷的冬天,好过被当作一件美的没有生命的物品,供人把玩,供人交换。其实生活在现当下的我们应该更能体会和理解娜司泰谢的痛苦,理解她成为恶人交易的牺牲品,不被当作一个拥有自己的思想,有权自由决定自己的人生的完整的人的那种羞辱,因此也应该理解她之后所做出的有些病态的举措是来源于她那那颗被深深伤害,不愿再相信这个世界的心。可以说,在她十六岁被托兹基侵犯的那一刻起,娜司泰谢就已经死去了,她以死亡为总结的悲剧曲目在那时便早以谱写好了乐章,只待岁月无情的流淌,在最后一个音符中解脱。在此期间,没有人可以拯救得了她,我们的梅思金公爵也不可以。


在小说第一部的高潮之中,娜司泰谢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放弃成为一位公爵夫人而选择富商的儿子罗果静时对公爵所说的那番话是她内心最好的写照:“难道我自己没有幻想过嫁给你吗?这点你说对了,我早就幻想过了,还是她的村庄里,我孤零零一个人度过五年。我想啊,想啊,常常这样,幻想,幻想啊,就老是想着你这样的人,善良,正派,心好,也是这样傻乎乎的,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说:您是没有过错的,娜司泰谢·费里帕夫娜,我敬爱您!常常这样想入非非,简直要发疯了……而那时来的却是这个人,一年中住上两个月,使我蒙受耻辱,受尽委屈,激情情欲,导致堕落,然后就走了。我曾经上千次想投入池塘,但我又是个卑贱的人,缺少勇气;好了,现在,罗果静,准备好了吗?”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哀伤就像是临终的遗言,五年遥遥无期的受屈辱的时光破灭了少女所有的幻想,自那时起她心如死灰,不知为了什么而活着,或许还有那么一丁点小小的奢念,在她选择罗果静之后也幻灭无影。同时,在这句话中我们亦可以发现娜司泰谢比她的外貌更震撼人心的美,她不仅仅满足于锦衣玉食的生活,她所追求的是自我内在的美好,她对自我堕落感到无比的羞愧,她想成为一个独立美好的人。事实上,也正如梅思金公爵所说的:“您受过许多痛苦,并从这样的地狱走出来却纯洁无暇,这是很不简单的。”在生日宴会的最后,娜司泰谢把十万卢布扔进壁炉里时,便是她内在美极尽的体现,在他人面对金钱丑态百出的对比之下,娜司泰谢的不屑一顾显得是那般的伟大动人。


而且在后面她为公爵所做的一切之中,我们可以惊然发现,娜司泰谢不只只具有外在上的形体之美,在内在的道德之美也是不输于公爵的,甚至比梅思金公爵的软弱无力更具行动力。她对梅思金公爵与叶潘钦将军家的小女儿阿格拉耶的刻意撮合,将其内心的无私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在最后一刻临世反悔,但在整个行动的过程中娜司泰谢都无比的真诚),她对梅思金公爵的守护可以看成是一种美对另外一种美的守护,并且将其视为她接下去生命中最为神圣的事情去完成。娜司泰谢所代表的人类美中形体之美被这个世界无形摧残之后,她所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守护另外一种美,即是梅思金公爵所含有基督宗教性质的人类道德之美。虽然最后娜司泰谢失败了,但对于她所牺牲的我们无不动容。可当我们反观梅思金公爵对娜司泰谢所做的来看的话,处于基督教的怜悯对于娜司泰谢这样一个自尊心强并且极其敏感的女人而言,无疑是一剂强有力的催死毒药,在爱情层面上的怜悯显得那般的无情与冷酷,没有一位女子会接受爱情的施舍更何况是娜司泰谢拥有悲惨过去的人。当她为自己的过去感到羞耻,为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时,唯一可以拯救她的便是爱情。可她从未获得真正的爱情,罗果静赤裸裸地是为了她的美貌而来,梅思金公爵则是出于基督教义的怜悯。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之中她感受不到任何的温暖。然而,即便如此,她依旧是尊敬着梅思金公爵,向往着美好,追逐着美好,不安于积郁无处宣泄的现状。到最后也正是因为她的这种对于美的追求和自身所含有的令人心颤的美,让她在最后走向了毁灭。


毕竟对于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而言啊,这种美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啊。


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在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指出:“他像小说家一般地写作,但是像戏剧家一般地去体会。他的作品里有舞台形象、舞台语言。他小说里的许多东西简直念欲奔上舞台。”在看《白痴》时确实像是在观赏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戏剧,特别是小说的第一部在一天之内就以不同于乔伊斯《尤利西斯》意识流的创作模式将小说推向了高潮。习惯将戏剧性和戏剧成分有机地渗入小说的叙述结构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助《白痴》这个舞台,以彼得堡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为原型,以作为人类美的象征女性美(娜司泰谢)和人类道德美(列夫·尼古拉维奇·梅思金)为两个主要的角色,编排了这一场场精彩绝伦中又带着深深无奈的“美的悲剧”。而其中又以娜司泰谢的悲剧更能触动我的心弦。可疑问也随之而来:既然美的存在即是面临摧残与毁灭,那么美对于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痴》中借我们敬爱的梅思金公爵之口给出了他的答案:“我不明白,当一个人走过一颗树影婆娑的大树,怎能不感到幸福呢?当您能跟一个您所爱的人说话,怎能不感到幸福呢!……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比比皆是,连最不可救药的人也会认为它们是美的。您不妨看看朝霞,看看正在生长的青草,看看那些注视着您的、爱您的眼睛……”虽然在这冰冷残酷的世界不允许如娜司泰谢般美的存在,但却无法妨碍我们继续追求美的行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灿烂无比。


尽管美拯救不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但至少它会点亮一两个人的心房。

 


文 艺 连 萌  对抗凶顽世界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