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的内容中,小编向大家科普了PET检查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那本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项再熟悉不过的脑部影像检查—脑CT检查。这项检查虽然普通又常规,但是其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可能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其有若干种类型,除了可以看组织及血管结构,还可以看血流灌注的情况。本期我们就逐一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平扫CT 平扫CT即不使用血管内造影剂的普通CT扫描。在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到达医院后医生通常会首先给您做个急诊平扫CT检查。因为CT是快速而准确的区分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检查。而脑出血恰恰是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因此平扫CT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脑梗死发生后可能数分钟或数小时内CT上缺血病灶显示并不是很清晰,且无法识别一些体积很小的病灶,但是一些早期的征象及其排除出血的准确判断足以为临床医生作出决策提供有力的证据。并且CT检查具有其独到的优势:首先,该检查在各个大小医院相对普及,这样能够使更多的患者在发病后得到及时的诊断;其次,CT扫描可以在数秒内完成,耗时短;并且对于一些病情相对不稳定的患者,CT检查具有更好的接受度。 二、CT血管成像(CTA) CTA 需要注射造影剂。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血管狭窄部位及其狭窄程度。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显示血管及骨性结构,判别血管与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因此能够帮助判断血管狭窄是否由于周围骨质的压迫导致。并且CTA可以进行三维血管重建,重建后可以让临床医生从多个角度判断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 (箭头所指即为血管病变) 三、CT灌注成像(CTP) CTP可能有部分患者朋友不是很熟悉,其主要用于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诊断及治疗指导。该项检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根据其特定的参数,获得血管血流灌注的情况。对于超出静脉溶栓时间窗,又考虑可能仍存在一定可挽救脑组织的患者,医生可以参照这项检查判断患者是否还具备静脉溶栓的条件。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都是CT检查,却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判断病情,指导诊断和治疗。通过本期的科普,希望广大患者朋友再遇到上述检查时候能够不再有“为什么我做过CT还要做” 这样的困惑啦!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审核:李思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