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把控演讲,才能不多不少、不慌不乱?

 1976zyh 2018-09-30

怎么把控演讲,才能不多不少、不慌不乱?


『试讲』是可以迅速熟悉演讲内容,并提升自己演讲能力,把控演讲的最有效的方法。

所有演讲前的准备工作中,唯有『试讲』是多多益善的。即使再有经验的演讲者,面对规格再低,再不重要的演讲,如果不是讲过多次的内容,通常也都是要进行试讲的,更何况那些业余演讲者呢!演讲能力越差,演讲经验越少,越要充分进行试讲。

试讲必须出声

试讲必须出声,不仅要出声,而且必须用演讲需要的音量发声。默读是不行的。演讲演讲,这个“讲”字就代表了必须开口。每个人的默读速度,通常比朗读速度和背诵速度要快,那是因为在默读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跳过一些内容和文字,而一旦把所有的文字都读出声,就不会有跳过的现象发生了。

只有用演讲需要的正常音量去试讲,才能够发现演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和修改。这其中包括演讲稿内容的问题,演讲时间长度把握的问题,以及发音吐字问题等。所以,试讲的时候,你需要一个相对封闭,不影响他人的环境。公司的会议室,家里单独的房间,或者公园里僻静的角落都可以。

试讲必须尽可能模拟演讲的环境:如果你的演讲是招商路演还是产品介绍,正式演讲的时候是在会议室中坐着讲的,那么试讲也要坐着讲,面前可以摆上你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你的演讲是产品发布会或研讨会、论坛,那么你就要选择一个相对空旷一点的场所,并且站着讲。躺在床上或者歪在沙发里进行试讲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话虽然你同样发声了,但是整个人的精气神却不一样,从而导致你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演讲时的感觉,尤其是控场的感觉,这样就不能充分达到试讲的目的。实际上台之后,反而更容易产生紧张感。

试讲需要录音

试讲应该像一场真正的演讲那样开始并结束,有开场白,有结束语,而且全程都要录下来。

录音的好处有很多,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录音有助于发现你演讲中的语言问题。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演讲语言问题就是“赘字”和“吞音”。

“赘字”

指的是在演讲或说话时出现“嗯....”“啊....”“这.....”“那....” 等语气词,这通常是思路不连贯的表现,如果对演讲内容极为熟悉,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赘字”类似口头禅,例如“也就是说”“所以呢”“说实话”“其实呢”……这种完全是语言习惯问题,更容易纠正。

“(那....)线上观看人数(实际上)我们已经列于(这个)移动领域的TOP3,(啊,这个、这个、这个)大家(确实可以)看一下,(主要是参与,)到15年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这个)选手已经到了(这个) 十六万五千人,(可见,也就是说)电子竞技在前两年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有一个叫,嗯,)已经很受欢迎(了吧),(那)这个概念在2016年的时候(实际上)被很多公司所提出来,(在这块,实际上,)我们公司已经在2014年,(那个)提前两年时间储备这块业务了。”

上面这段话是某位演讲者一次演讲的实录,括号中的话也是演讲者说出来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内容,也就是“赘字”,我们可以看到,“赘字”的数量几乎跟真正的内容差不多。演讲者自己说的时候可能不觉得,但是一旦录下来播放一遍给自己听,这个问题就会明显暴露出来了。

把这些字或者词找出来,写在手心上,上台之前看几眼,提醒自己不要说,或者用个记事贴贴在演讲台的电脑键盘上,时不时看一眼,这些都能起到一定的提醒效果。

怎么把控演讲,才能不多不少、不慌不乱?


“吞音”

如果你不知道“吞音”是什么,可以来北京,坐坐北京的公交车,听听售票员报站名,那简直就是“吞音”大会。例如把“天安门”读成“天门”,“王府井”读成“王五井”,“大栅栏”读成“大扇”,“中央电视台”读成“装垫儿台”等,都是非常常见的“吞音” 。

“吞音”是指说话比较快的时候,有些字的发音会被省掉或和其他字连读。演讲的时候由于过于紧张或者对内容不熟悉,急于把该讲的东西讲完,就很容易出现“吞音”,也就是大脑比嘴皮子更快。纠正“吞音”的方法:深呼吸,放慢节奏,把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字的发音上即可。

试讲时录音可以帮助掌握演讲时间

很多大型的会议和沙龙,对于每一个演讲者的演讲时间都会严格控制,时间快到的时候台下会有人不断提示。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超时,会议主办方也不会强行将你拖下场,但是这样很容易引发观众的不满,从而降低观众对你演讲的评价。想想上学时老师拖堂的情景吧:“同学们,就耽误大家一分钟时间,我把这点儿讲完。”然后呢?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分钟! 这位老师通常会占掉大部分的课间时间,让你来不及上厕所。只要回忆起那时的心情,你应该就不会超时了。

我见到过的最极端的演讲超时情况发生在一次很专业的行业会议上,一个演讲者的演讲内容很水,基本都是广告,又严重超时,而且他还是午餐之前的最后一个演讲者。饿着肚子的观众在一肚子怨气、实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自发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演讲者愕然站在台上,愣了半分钟,当他继续开口的时候,又是一阵掌声,如是三次,演讲者不得不提前终止了演讲,鞠躬下台。


严格遵守规定时间是一个演讲者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对主办方的尊重。新手演讲者对于自己的演讲时间心里没底,试讲一遍就有把握了,如果时间过长,可以适当考虑删减内容,如果时间偏短,不妨增加一两个例子。

录音还可以帮助你“复习”演讲内容。我经常去外地演讲或讲座,如果这个演讲很重要,且我对内容还不够熟悉,我通常会在家先试讲一遍,并且录下来。在出租车上、飞机上或整个旅途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听,一方面可以反复检查自己演讲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一遍一遍地熟悉内容,这是个非常高效的方法。

试讲录像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为你的试讲录像,尤其是在发布会上演讲,更强调肢体动作和舞台走位,就非常适合录下来,看看自己的动作和内容配合得是否恰当,站立的角度和动作编排是否完美等。如果录像的话,最好能够试穿演讲当天要穿的衣服,看看服装是否得体,是不是过紧,会不会影响动作等。

试讲应该找个听众

很多经验不多的演讲者会有羞怯心理,总是不好意思请别人来听自己的试讲,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找个听众提提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你最终要面对几十、数百甚至成干上万的观众,越是没有把握,越是要事先找人听听,他们可能会发现很多你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听众的介入,可以在试讲的最后阶段。你自己已经试讲过几回,内容也已经干锤百炼,自己听录音、看录像都觉得没问题了,就可以让“听众”入场了。

“听众”可以是亲人朋友,也可以是同事同行,最好是关系比较近,没有利益冲突,又有一些演讲经验的人,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意见。一切都和正式的演讲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你只有一个听众。听众的数量贵精不贵多,一个人是最合适的。如果你希望多几个听众,最好分别针对不同的人,一人试讲一次。这样也可以避免不同人的意见相互之间产生干扰。

对待听众的意见,要虚心听取,区别接受。先把听众所提的意见都记录下来,然后做一个分类:你认为对的,且容易改的,立刻就改;你认为对的,但不容易改的,尽量改正;你认为不对的,且容易改的,可以和对方讨论一下,亮出自己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做个碰撞,再决定是不是要改;而你认为不对的,又不容易改的,就可以扔到一边了。毕竟我们要做的是迅速完成一个相对优质的演讲,太耗时间的动作不属于我们的规定动作。

试讲自检手册

下面把试讲要解决的问题做个列表,大家可以对照这个列表一项一项地检查一遍。

内容

  • 整体内容有无偏差?是否符合演讲主题要求?
  • 内容主次详略是否得当?先后逻辑顺序是否合理?内容的表达是否清晰明了?
  • 是否有描述过于简略,让观众难以理解的地方?是否照顾到了观众的专业水平和理解能力?
  • 数据是否准确?例子是否得当?有没有爆点?如果流于平庸,是否有更合适的例子取代它?
  • 有没有违反公序良俗的,会令人感到不适的内容?有没有会得罪人的负面内容?

▌ 语言

  • 演讲的时间长度是否合适?
  • 语速是否适当?会不会过快或者过慢?语言和情绪是否具有感召力?音量大小是否合适?
  • 遣词用句是否适宜得当?有没有过于冷僻或者容易引起歧义的字词和成语?

动作

  • 站姿是否挺拔?
  • 动作设计是否合理?动作是否过于频繁
  • 从而扰乱了观众注意力?
  • 有没有不适宜的小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