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从不炫耀

 天地人和w 2018-09-30


1


炫耀的本质是自卑

 

有位读者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她们单位一位40多岁的大姐,特别爱炫耀。

明明每月6000块钱薪水,总爱和同学朋友说自己月薪9000;

别人买件几百块的包包,她一拎一捏,说一看就是小牌子…


我们讨厌死她啦。


我以为她会问我怎么应付这样的人,结果她话锋一转,发了个开心的表情说,你猜怎么着?今天这位大姐糗大了!


原来,有一个上级的参观团,今天来她们单位参观,召开现场会。那位大姐穿了一件名牌风衣,结果,参观的过程中,不知什么时候,她风衣上的吊牌从衣角垂了下来,很多人看到了,她自己浑然不知。


后来有位领导悄悄提醒了她,她脸红到脖根,赶紧跑到办公室到处找别针——那件风衣,她过了今天,是要退回专柜的。那位大姐的把戏,单位里都知道。


说完,那位读者说,特别不理解,那位大姐这是什么心态?


我说,因为她自卑。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炫耀行为是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自卑是炫耀的内部心理活动,他们是一对性格上有所区别的孪生兄弟。炫耀欲强的人,也是自卑感强的人,这是成正比的。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炫耀:


拍个方向盘照片,刚好露出LOGO,配一句:唉,又堵车了;

买个奢品包,朋友圈也要发一张照片;

朋友聚会,三句话不到,就是昨天和某局长、某大老板喝茶了;

……  

心理学家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中说:炫耀的本质就是自卑,因此喜欢过分炫耀的人,通常自卑感强烈。

 

2


炫耀的两种坏结局

 

网上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位20多岁的青年坐动车回家,邻座是一位年龄相仿的小哥,落座不久,小哥问青年:在哪读大学?青年说,理工大


小哥于是语带自豪地说:“你高中要是再努力一点,就能跟我一样考上清华了。”


青年默默点头,转身看窗外。小哥又追问:“你是在哪个理工大?”青年淡淡回答:麻省理工。小哥瞬间一脸尴尬。


我感觉这只是个段子,不一定真实存在。但是,类似的场景应该不少。


炫耀的结果之一,就是直接被高手碾压,自取其辱。


前一阵子,一个女儿考上清华、妈妈却被踢出同学群的新闻刷屏。


原来,这位妈妈有一个特别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女儿。是这位教师妈妈社交圈中无人不知的事,为什么?因为她时刻不忘炫耀。


她的女儿今年高考结束后,她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在聚会上,全场都在炫娃,大家也都应付性的恭维称赞。


这次聚会结束后,班长为了能多联系,就建了一个班级群。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平时工作生活也都繁忙,除非什么重要事情,大家也不会在班级群中闲聊。


可是她不一样。每天她都会在群中发信息,没人理她就自言自语。


有时会发发自己生活中的照片,但更多的是晒女儿。晒女儿在认真学习时的照片,晒女儿的笔记......


同学们连最初的应付性称赞都没有了。


在女儿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她第一时间就拍了录取通知书的照片发到了群里,配了一句:“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然后,她发现自己被群主班长踢出了群。


而且,班长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通常情况下,爱炫耀的人总是喜欢向 “不如自己”的人去炫耀,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并通过别人的“羡慕”来获得“满足感”。


岂不知,炫耀的同时,自己的无知与狭隘也暴露无遗。这是炫耀的结果之二。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优越感这东西,就像内衣一样,你可以有,但不能到处秀给别人看,如果你非要到处炫耀,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会恶心别人,还会出尽洋相。

 

 

3

内心富足的人从不炫耀


作家亦舒说过: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从不炫耀拥有的一切,她从不告诉别人自己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前几天知乎上看过一个帖子,一位读大学的女孩,说她的一个室友很随和,平常也就穿阿迪耐克,浑身没有奢侈品,嘻嘻哈哈和大家打成一片。


后来她俩约着去香港旅行,换港币需要排很长的队,室友说,我换给你吧。随手拿出钱包,里面就有一万多港币。


去了香港,女孩想换一个大床房,两个人一起住,但是酒店告诉她们只有商务大床房,要加一倍的钱。女孩正犹豫,室友却立刻同意,并自己负担了升级房间的费用。


闲聊之间,才知道女孩子平时在学校就几千块钱生活费,放假却是每月七八万。


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却没有任何令人不舒服的炫耀,而是处处替别人考虑,非常低调,这除了来源于家庭的教育,更是女孩子善良、有教养的表现


俗话说得好,缺什么,才炫什么。缺钱的人,喜欢装大款;官位低的人,喜欢摆架子。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什么都不炫。


杨绛先生一生生活简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房子 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精美,但是,她40多年来,一直住在一个80多平米的旧房子里,水泥地面,除了满屋的书籍,别无长物。


就是这样的一杨绛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把丈夫钱钟书的稿费全部捐赠给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


2016年,105岁的杨绛先生去世前,把她自己的稿费也全部捐给了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现在累计已近2000万。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种素与简,才是最牛、最高贵的“炫耀”。


4


其实,人生在世,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余都是身外之物。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从不炫耀。


电影演员周润发,把自己的56亿财产全部捐赠出去,和妻子过着简单的生活;

香港首富李嘉诚,退休后经常去慈善食堂陪老年人吃饭,蔬菜都是菜市场捡回来的剩菜叶做的,但是,他都认真吃干净,一点不剩,临走却付出一千万的餐费给食堂。


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在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悟出人生的真谛: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不炫耀,自有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