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知识故事集•“秀才”也曾称“茂才”20

 钟家台 2018-09-30

文学知识故事集·“秀才”也曾称“茂才”20

20“秀才”也曾称“茂才”

“秀才”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泛称,我们现在还经常把有学问的人或者是读书的学生称为“秀才”。其实,“秀才”称谓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从泛称到特称再到泛称的过程。

“秀才”原本指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于饱读经书。直到魏晋南北朝,“秀才”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也就成了某一特殊人群的专称。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下诏求贤,云:“其令州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里的“茂才”即“秀才”,因为东汉人避光武讳,所以改作“茂”,这也是“秀才”的别称“茂才”的来历。

到南北朝时期,最为重视此科。当时虽然出自荐举,但是也有策问策问考试时以问题出之于第(),令应举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也有秀才科。唐初,秀才科第最高,从武德到永徽,每年秀才不过一两个人。高宗永徽二年,停秀才科。后玄宗、代宗时,几次恢复,后来又停止了,所以这个时期的秀才极少。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都要通过礼部的会试,沿用了唐代后期的做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明太祖时,曾举秀才数人,如洪武四年以秀才丁士梅为苏州知府,十五年以秀才曾泰为户部尚书,此均系辟举辟举即通过推荐获得功名。,不是科举之士。后来,“秀才”又专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明清时代的“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这个时期的“秀才”得来不易,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童子试亦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获得取录,而且秀才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应举。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在前清多次参加童子试均考不上,人已老了,还是童生,或称老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接受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

可见,“秀才”最初并非是指通过科举取得一定资格的人,只是到了后来才被科举所用。也就造就了一大批“百无一用”的书生,为了追求功名而知识狭隘的“秀才”。而如今,我们需要的“秀才”才是真正的“才之秀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