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雷平阳作品中的乡愁.doc

 置身于宁静 2018-09-30
文档介绍:
论雷平阳作品中的乡愁
摘要:乡愁是雷平阳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张,作品中的乡愁既写自己对云南、对昭通的热爱和眷恋,也写在为了生活在城市里打拼的人们的乡愁,。在雷平阳的散文中,写过太多有关云南许多地方的文章,这既是对云南山水的赞美,也是对家乡满满的思念和爱。
关键字:雷平阳;作品;乡愁
没有诗人不怀乡,从《诗经》开始,民间的吟唱者便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来诗仙感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有诗佛王维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摆脱不了对于故乡的思念。在雷平阳的作品中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雷平阳诗歌中的乡愁
(一)自己对乡村家乡的愁
雷平阳在《雷平阳诗选》的扉页上写到:“我希望能看见一种以乡愁为核心的诗歌,它具有秋风与月连的品质。为了能自由地靠近这种指向尽可能简单的艺术,我很乐意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这段话表明了雷平阳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即“以乡愁为核心”。同时,这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出发点。
最能坦露雷平阳强烈怀乡情怀的莫过于《亲人》这一作品:
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因为其它省我都不爱;
我只爱云南的昭通市, 因为其它市我都不爱;
我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因为其它乡我都不爱……
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
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
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
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
第一次读雷平阳的《亲人》,我对作者这种“狭隘、偏执的爱”是不理解的,我甚至觉得有些地方性的色彩,特别是他在用字方面,他不是说“我爱我寄宿的云南”而是说“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接下来还说了其他省、市、乡都不爱。现在不是说要博爱吗?对于作者对亲人的这种“狭隘爱、偏执的爱”我是很不理解的。后来查看了一些对《亲人》这首诗的解读之后,才慢慢有所明白。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那个故乡是他生长熟悉的地方;那个故乡是他情感的发源地;那个故乡是他离不开的回忆。相反,那个故乡也需要他的关注和回报。像针尖上的蜂蜜,是多么浓烈的情感。虽然我相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历史,很渺小,但我的爱象针尖一样尖锐敏感,我对故乡的爱要比我大得多得多。诗用层层递进的情感语言,由大到小,从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因为其他省,我都不爱,到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诗人对故乡的情感达到了极致。
反复诵读此诗,顿觉那情感弥漫开来,无限地扩大。我想这里的地名并没有那么重要,它可以是云南省、可以是昭通市同样可以是其他省市,重要的是那个地方是谁的故乡,谁对那个地方有乡愁。雷平阳从细节入手,开掘出我们惊异的内容。从云南省道昭通市再到土城乡,这样越来越深入最细小处的写法,将他对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亲人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中细节如针刺,虽尖细,却刺人最痛,也最能刺入是人的本质里。
(二)他人的乡愁
雷平阳的作品并没有因为驻足乡村的悲苦而变得凝滞与狭隘。他同样也将视线投向了那些在都市进化中,生存轨迹和精神处境都发生了深刻位移的昔日乡民。试图在一个更宏阔的空间里,书写出故乡人民的遭遇的新困境、哀苦和不幸。雷平阳的《战栗》这篇作品就是很好的例证。
《战栗》中写到“那个躲在玻璃后面数钱的人,她是我乡下的穷亲戚。她在工地苦干了一年,月经提前中断。返乡的日子一推再推为了领取不多的薪水,她哭过多少次,哭着哭着,下垂的乳房就变成了秋风中的玉米棒子;哭着哭着,就把城市泡在了泪水里;哭着哭着,就想死在包工头的怀中;哭着哭着啊,干起活计来,就更加卖力,忘了自己也有生命。……”
在诗人的笔下,如果说闭塞的乡村不是乐土的所在,那么喧嚣的都市也同样绝非梦想的天堂。逃离了故乡的乡民们,只不过是将贫困和苦难重新移植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多不多的悲哀才成为他们用生动负累。诗歌的中心词是“战栗”,这里的战栗,是幸福的战栗,也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