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互联全链条全智能全天候 ——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方向思考

 假装是昵称 2018-09-30

目前的应急管理部门机构改革是将安全生产监管、消防监管与安全事故、火灾、地震、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处置整合在一起,既有“天灾”——自然灾害,又有“人祸”——安全生产事故。从职能上讲,如果只是物理拼凑,那只会是一个虚胖的巨无霸部门,对于“天灾”、“人祸”的治理并无实质性的改变。个人认为,职能合并要产生化学反应才能1 1>2,职能整合后,未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将由单一的安全生产监管过渡到公共安全(包括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体系构建,从安全监管的隐患排查逐渐过渡到强调全过程的风险管控和防灾减灾救灾,从微观的对企业保姆式监管逐渐过渡到宏观的区域协同安全发展。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蓝图。

 

蓝图要实现,需要机构的改革、人员的配备、资源的整合,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非常需要安全和应急信息化工作的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水平,整合战斗力。

 

目前应急管理领域(包括政府应急、安全生产、消防、三防、地质灾害)的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是有诸多不足,归纳起来如下:

 

一是建设思想不一。基于行业、领域差异,信息系统建设目标不一致,视角有差异,内容侧重不一,水平参差不同。比如有的是以摸查数据,填报为主,希望是建立一份电子档案;有的则是以应急处置为主,强调通讯保障和过程留痕,不尽相同。

 

二是系统自成一体。基本上所有领域的系统都是使用者从自身角度考虑,不希望被别人分“一杯羹”,垄断自己的数据,做成一个个封闭的系统。所以,目前互不相干的系统满天飞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个单位还有多套不兼容的系统,形成如同繁星点点的“信息孤岛”,造成数据资源和人力成本的巨大浪费。

 

三是模块界限分明。相当一部分系统的功能看起来很丰富,其实能够有效应用的非常少。而且,模块之间界限分明,缺乏呼应和联系,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多个模块好似一盘散沙,没有形成一个有机互联的系统。

 

四是数据应用低效。大部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不全,就算齐备,也充其量是一个沉默的数据囚笼。最多的应用就是向领导展示一下各类图表,挖掘大数据还是一句空话,不能从数据流中读取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密码”——安全规律,不能为安全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在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流行语的时代,信息化不能只是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处置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更应该是一个实施载体。在机构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同时考虑信息化建设,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打造一个全互联、全链条、全智能、全天候的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处置系统。

 

一是全互联。信息系统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层级较多的国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希望做出一个大而全的系统,供所有政府部门、企业、公民使用,这个想法现阶段难、很难、非常难实现;另一个极端就是前文所提,各个部门随心所欲开发出千万个封闭的系统,导致系统满天飞。

 

个人认为,不同用户的系统需求会有差异。需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最合适的需求就是最接“地气”的需求。我们国家目前分为中央、省、市(地区)、县(区)、乡镇街等5个层级,如果加上社区(村),就有6个层级了。每个层级会有完全不同的需求,上级所关注的需求,想实现的意图并不能和基层完全一致,众口难调。

 

所以,应该是鼓励各层级或者某几个层级根据实际建设自己的系统。但是,这种系统应该是开放的,所谓开放就是要在横向和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实现数据交换,在纵向和上级机关实现数据交换。未来,不尽如此,还要紧密结合数字城市建设,强调数据共享,加强和“生命线”工程——水、电、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数据对接,强化与企业、社区进行数据双向传输,在电子栅栏等安全技术保障下,形成一个全互联的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处置系统。

 

二是全链条。事故和灾害有一个从产生到消失的生命周期。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处置系统也应该是围绕这个生命周期做文章。我认为,可以将信息系统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监督;二是应急;三是保障。

 

所谓监督,就是公共安全治理部分,以信息采集和预防为主。其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第一个是信息采集,就是建立传统的人工报送、自动监测、信息抓取等多渠道的信息采集系统,形成不间断的数据流,为后续的评估、预防、处置提供决策依据。第二个是风险评估,就是要在传统的工业危险源风险评估基础上,横向扩展对各类自然灾害风险源的风险评估,纵向向下开展对社区各类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能要命的“风险源”的评估,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评估体系,并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第三个就是预防,预防就是在前期基础上,按照风险控制的要求,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风险源,按照领域还可细分为工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地质灾害、极端天气、水灾等预防和治理模块。

 

所谓应急,就是对事故和灾害进行应急处置。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预警,预警一般分为自动监测,主要来源于自设传感器、卫星、企业自身监测装置等危险信号识别后的应激预警;二是借鉴“群防群治”的概念,强调基层(社区)、一线的人工预警,这是一种主动预警;三是借用信息技术抓取灾害舆情,这是一种被动预警。第二个阶段就是应急处置,这是目前应急系统做的相对较好的,主要包括指挥、资源调度、现场救援等等,这里不详细叙述。第三个阶段就是灾害恢复,目前对灾害恢复还是一种简单的重建,需要建立更细的标准和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双环学习”机制,全面改善,提升灾害的再抗击水平。

 

所谓保障,就是要实现监督和应急功能,应该有哪些技术予以支持和保障。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比如大数据、5G、物联网、窄带互联网等等。没有新的技术做保障,全链条的信息系统就是一句空话。

 

三是全智能。正如上文分析,当前的信息系统还是一个人工参与较多的系统,智能化程度低。未来的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应该是一个智能化较高的系统,归结起来一句话:“有神经、长脑子、主动出手”。“有神经”,就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所联系的传感器,所形成的物联网,能够对外界信号进行感知,比如数据的自动监测,能够适时感知外界信号并传导上来。“长脑子”就是系统所形成的数据中心,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让系统像人脑一样,能够分析数据、总结规律,作出预警。比如,监测到某地干燥度低于安全值后,可以提出局部火灾预警。尤其是,在机器学习普遍应用后,对于任何灾害,“大脑”都能提出准确的处理办法。“主动出手”是指智能处置、主动处置,例如,某森林发生火灾,监测系统发现后,迅速发回,“大脑”立即做出反应,指挥就近的灭火无人机携带消防弹直接把初期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真正叫做“该出手时就出手”。

 

四是全天候。全天候是指保持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刚刚经历过超强台风“山竹”,深感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随时可能摧毁“生命线”,比如通信、电力。对于信息系统来说,通信和电力一旦失去,就是一堆废物。在人类对自然改造和破坏加剧的今天,自然灾害的报复越来越凶猛,我们不得不考虑可能的“失能”(指失去能力无法运转),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就是一个不可逃避的命题。解决的方式有两类,一是传统的备用电能、备用信息传播(比如广播)、建设应急通讯专网,实现“有备无患、以备万一”的目的。另一类思路就是考虑建立一个难以破坏的信息传导系统,比如是否可以利用低能耗的窄带互联技术建立一个通讯网络,保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我想,办法总是比问题多的。

 

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处置系统的全互联、全链条、全智能、全天候的“四全”思路,也许今天看有点超前,但是一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而且实现时间不会太久。三五年后“蓦然回首”,发现“那人”确实出现在“灯火阑珊处”出现过。

 

谨以此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