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解读】越婢汤和越婢加术汤

 wxzzn 2018-09-30

【经方解读】越婢汤和越婢加术汤

转载自经方观止版权归原作者张建荣老师所有

支持中医发展请购买正版图书

越婢汤《金匮要略》

【原文】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1],续自汗出,无大热[2],越婢汤主之。(金匮水气:23)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注释:

[1]脉浮不渴:《金匮要略心典》作“脉浮而渴”,当从之。

[2]无大热:指肌表无大热。


【功效配伍】越婢汤发越水气,兼清郁热。方中麻黄与生姜宣散肌表水气;麻黄配石膏,且石膏量重于麻黄,取其辛凉透表,外散水气,清解肺胃郁热;甘草、大枣补中益气。若水气过盛者,加白术以利水;若汗出卫阳伤而恶风者,加少量炮附子温经止汗。吴崑《医方考》云:“名曰越婢者,越,以发越为义。婢,卑也。是方能发越至卑之气,故以越婢名之。”上五味药,先煮麻黄去上沫,后入诸药同煮,去滓,分三次温服。


【方证论治辨析】越婢汤治风水,夹肺胃热证。症见恶风,一身悉肿,续自汗出,无大热,口渴。


本证为风邪袭表,表气不宣,水气滞留肌表,肺胃之气郁久化热。此风水来势急剧,风激水溢,故恶风,一身悉肿;因风性疏散,加之风邪化热,热邪鼓荡,故续自汗出,脉浮;肌表邪热随汗外解,故表无大热,但肺胃内郁之热仍在;热邪消灼阴津,故口渴。治用越婢汤发越水气,兼清肺胃郁热。


【用方思路】越婢汤属向外发越邪热与水气的代表方,治风水夹热证,其病变重心在肌表,水肿主要见于腰以上、四肢、头面。本方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荨麻疹合并血管性水肿等疾病。

【医案举例】吴鞠通医案:范某,18岁。风水肿胀。生石膏四两,麻黄(去节)六钱,生姜三钱,桂枝三钱,杏仁泥五钱,炙甘草三钱,大枣(去核)二枚。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一帖而汗解,头面肿消;次日与实脾利水,五日痊愈。戒其避风,伊不听,后八日,腹肿如故,仍与前法而愈。后受戒规,故不再发。[吴瑭.吴鞠通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24.]


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原文】里水[1]者,一身面目黄肿[2],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3]主之。方见下。(金匮水气:5)

注释:

[1]里水:《脉经》注:“一云皮水。”

[2]黄肿:《脉经》作“洪肿”。

[3]越婢加术汤:属倒装句,应顺接在“故令病水”句后。


【原文】里水[1],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2]亦主之。(金匮水气:25)越婢加术汤方:见上。于内加白术四两,又见脚气中。


注释:[1]里水:即皮水。[2]甘草麻黄汤:见经方解表剂。


【功效配伍】越婢加术汤发汗利水,兼清郁热。方用越婢汤发越水气,清宣郁热;加白术健运脾气,并渗利皮间水气。诸药合用,发汗佐以利小便,使水从表从里分解。上六味药,先煮麻黄去上沫,后加入其他药同煮,去滓,分三次温服。


【方证论治辨析】越婢加术汤治皮水,脾肺郁热证。症见一身面目洪肿,小便不利,脉沉。

本证为脾肺俱病,水气内郁化热。由于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一身面目洪肿,小便不利。皮水虽可见脉浮,但水气盛压迫脉道,脉必沉。本证表气不宣,里气不通,水气既不能汗解,又不能从小便排泄,势必内郁日久而化热。治用越婢加术汤发汗利水,兼清郁热。假若口渴而小便自利者,为津液已伤,则当禁用发汗之剂。


【原文】附方:《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风气[1],下焦脚弱[2]。(金匮历节:附方)


注释:

[1]历风气:指历节病。

[2]下焦脚弱:指脚气病。

附方《千金方》越婢加术汤与《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组成、煮药方法完全相同,但本条对汗出一症的机理阐述甚为妥切,如云: “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汗出是风水或皮水用越婢汤的必有症。此为风邪入营化热,或为水气郁热,热迫营阴,加之风性开泄,腠理不固,故汗出。越婢加术汤又可治历风气、下焦脚弱。


【用方思路】越婢加术汤治皮水,是将发汗与利水结合运用的方药,即发汗佐以利小便。临证若水肿甚者,加茯苓、泽泻、猪苓等;若里热较重者,加蒲黄、滑石等。本方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医案举例】

(1)刘天鉴医案:陈某,女性,16岁,学生。月经来潮时受湿,经后周身浮肿。人民医院门诊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无效,就诊于余。患者头面及四肢肿大如水包,周身皮肤光泽,按之凹陷,询其小便短涩,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质润,一身沉重,精神萎靡,嗜睡,气促,纳差,其脉浮数。“经先断后发肿者为血分”今察其证无少腹痛,入夜无热及谵语,溲便均不利,是血分无证也。《金匮要略》云: “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遂遵其法,投以越婢加术汤。处方:麻黄,石膏,白术,甘草,生姜,大枣。3剂。服完2剂,身微汗,小便略畅;服完3剂,  漐漐汗出,小便通畅,浮肿全消,思食。复诊:脉缓,面苍白,精神略差,处以六君子汤加当归、黄芪,调理脾胃,和其营血,康复如常。[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刘天鉴医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7.]


(2)米伯让医案:王某,男,42岁。因全身浮肿20天,于1957年10月12日收住院。入院后检查:血压:160/96mmHg;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5个,颗粒管型(+),透明管型0~1个;X线检查:心脏向两侧扩大;眼底检查:肾型视网膜炎;腹水征阳性。西医诊断:①急性肾炎;②肾炎性心脏病。请米伯让治疗。症见全身浮肿,以面部为甚,恶风发热,心慌气短,胸闷咳嗽,腹胀恶心,腰痛尿少,舌苔白腻,脉浮滑。诊为水肿并发心悸证。治宜宣肺清热,健脾除湿,消肿利水。方选越婢加术汤。药用:麻黄24g,石膏48g,生姜、白术各17.5g,炙甘草10.5g,大枣5枚。3剂,水煎服。


每日1剂,服药3剂,症状大减,尿量剧增,日排量4500mL,舌淡,苔白腻,脉沉滑。继服原方3剂,体重减少1.5kg,诸症消失,时有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证属脾胃虚弱,治宜健脾益胃,方选六君子汤。每日1剂,连服6剂,血压、尿检一切正常,临床痊愈而出院。

[米烈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米伯让.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