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光眼知识

  清泉 2018-10-01

青光眼是指以视野损伤和视神经损伤为临床改变的一组疾病,主要特征是病理性眼...更多青光眼其实是一个有些病非常难以诊断的病,我们的定义呢就是青光眼是一组以视野,视神经损坏的一组疾病,统称为青光眼,眼压高只是它的一个特征而已,所以有些患者,他的眼压高不一定是青光眼,但是眼压过低,他不一定不是青光眼,所以我们的诊断标准一定要有视野和视神经损坏为基础,结合它的眼压才能诊断青光眼,目前青光眼的分类呢,主要有两大类型,一个是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主要是两种类型,一个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它的发病年龄不一样,对于继发性青光眼来说,下面分类就很多了,比如说白内障也可以激发青光眼,过熟期的白内障,外伤也可以引起青光眼,还有有一些罕见的病,叫虹膜裂皮综合征也可以引起青光眼,所以这青光眼的这个病还是很广泛,它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其他病一起的同时发生。

     青光眼是一类非常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0.21%~1.75%, 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1.4%,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它发病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属于老年性疾病。并且随着沙眼和其他感染性眼病逐渐被控制以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青光眼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据调查我国目前至少有500万青光眼病人,其中79万人双目失明。青光眼这一疾病的严重性在于病人一旦发生失明,视力就再也不能恢复了,因为视神经受到的损害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改变。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生往往累及双眼,尽管双眼发病可有先后,但最终双眼视力丧失的结果是一样的。另一个严重性在于青光眼就象糖尿病、高血压一样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如果不治疗,它就会向坏的方向不断进展,直至最后失明。即使在短期内用手术或药物控制病情,仍然需要长期随访、治疗。尽管如此,如果我们对该病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就是说,在视神经受到损害之前早期发现和治疗,就能防止和延缓青光眼病程的发展,绝大多数人都能终身保持有用的视功能。从而避免青光眼所导致的盲目。遗憾的是,许多人对青光眼的危害知之甚少,即使患病也不积极进行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问医生 

什么是青光眼?

由于病理性的眼压增高引起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者称为青光眼。正常眼压范围10-21mmHg。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的眼压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视神经和视野仍然表现为青光眼性损伤,这部分患者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所导致的视神经损伤为不可逆的,亦即损伤后不能重新恢复。
青光眼有什么临床表现?

1)   病人急性期主要症状是感觉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象、严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 医生检查时,可发现眼压高、瞳孔散大、眼部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晶体改变、前房变浅、房角闭塞、虹膜萎缩等。
2)   慢性闭角青光眼病人主要症状是或多或少眼部不适,发作性视蒙、虹视,这种发作冬季常见,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充分睡眠休息后眼压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不适,偶尔遮盖健眼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医生检查时有阳性发现。

3)   开角青光眼主要特点是高眼压下前房角宽而开放,主要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胀或视蒙。眼压初期不稳定,以后渐增高。眼底、视野均有改变。

4)   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疾病,表现为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眼压高,医生检查有阳性发现。

5)   继发性青光眼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它通过影响房水循环使眼压升高。粘连性角膜白斑、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性眼内出血、房角挫伤、白内障膨胀期、虹膜新生血管等均可继发青光眼。

谁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1)   有青光眼家族史,尤其是一级近亲的患者更要注意警惕;

2)   40岁或以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机会增加;

3)   远视眼患者,由于前房角狭窄,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

4)   高度近视眼、糖尿病和某些主要导致微循环障碍的疾病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

如果我是青光眼,我需要注意什么?

1)   青光眼患者注意避免眼睛劳累,在阅读、看电视、用电脑半小时至一小时后,要起身远望10分钟,以缓解眼睛的疲劳,防止眼压升高。

2)   饮用液体的量要适当限制,忌咖啡、浓茶,因为咖啡、浓茶易引起眼压上升。

3)   忌烟酒,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青光眼患者术后注意每天必须有充足的睡眠,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