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书》:人生有2大戒律,一旦违背,祸患随身,越早知道越好!

 萍水奇峰 2018-10-01

芸芸众生,羡慕之情人皆有之,但若发展成嫉妒心,则是损人不利己。看他人功成名就、家庭和乐,不少人反观自身不免心生羡慕,但羡慕之余,人还是要“退而结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在《素书》中,提及了人生的2大戒律,世人一旦违背,往往会为自己带来灾祸。当然,若世人能够早早明白,并严格遵循,则人生之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释义:小的功劳不及时奖赏,那么大的功劳就难以取得。小的怨恨不能及时化解,就会演化成大的怨恨。

与人交往,多找、多看他人的闪光点,多讲赞美的话,他人听了心里愉悦,自然会投桃报李,自己也会受益匪浅。孩子等家庭成员也好,同事、好友也罢,在大家合作时,一旦有了成绩,就要及时奖励,这在管理学上叫正向激励,如此大家的干劲会更足,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楚汉争霸时,在赏赐战功这个事情上,项羽一向比较吝啬,而刘邦则比较慷慨,这也是刘邦能战胜项羽的一个重要原因。

《道德经》讲,“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人与人结下怨恨,即使化解了,仍然会有余怨存在,所以人平时要注重道德修养,尽量杜绝怨恨的产生。如果真的结下了怨恨,怎么办呢?孔子学生问他,“以德报怨”怎么样呢?孔子讲“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凡事“解铃还须系铃人”,不小心结下了怨恨,就要坦诚面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如此双方很可能会冰释前嫌。遮遮掩掩,往往后患无穷。《道德经》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怨发展下去,极可能演变成大怨,此时再想救治,已是难上加难。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释义:放任自己而去教育别人是逆道而行,先端正自己而后教化他人则是顺道而行。

逆道而行则人心不服,不服则难从,难从就容易生乱。作为家长,个人屡屡对孩子失信,但却要求孩子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这就是缘木求鱼。作为上级,工作时间不务正业,却对下属再三强调敬业,不免沦为笑柄。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把自己不愿意或者做不到的事情强压给他人去做,纯粹是自取其辱。

顺道而行则人心敬服,人心敬服则易从,易从就容易治理。《道德经》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告诉世人,与其通过言语对他人施加影响,还不如自己先做到言行合一,届时他人自然会学习。孔子讲“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讲的也是如果上面的人切实端正了自我,下面的人也自然会跟随。

《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每个人都是自作自受,人生也是有道可遵循的,也是有规矩在的,若能依规矩行事,则可画出人生的方与圆,若肆意违背规矩,则祸患随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