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针王”郑魁山典型医案选(三)

 郭医 2018-10-01

编辑:Leon

导读: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业已证明:医案,是一代又一代中医在读书、临证、传承的实践中,不断继承、不断发展,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晶,名老中医医案是指导后继者的临证范本。本典型医案是经由郑魁山的弟子、学术继承人方晓丽教授整理并加注了按语,分享与大家,以利郑老先生临证经验的传承。



胃溃疡/虚寒型郑魁山主治)

胃溃疡证属虚寒者,尊子午流注针法之“纳子法”虚

则补其母,择时取穴,用热补法,确有良效。


王××,男,45岁,于1973年9月29日初诊。

患者1971年5月发现胃痛,嗳气吞酸,饮食逐渐减少。


初诊:患者胃痛,嗳气吞酸,纳少,每天食量不足250g,身体逐渐虚弱,疲乏无力,恶寒喜温,钡餐透视诊断为胃溃疡。检查:巨阙、中脘处有明显压痛,舌淡,舌苔薄白,脉弱。证系虚寒性胃痛;治以温中散寒。

巳时取解溪,配中脘,用热补法,留针30分钟,胃痛即止。


复诊:第五天胃痛复发,又来就诊,因流注时间已过,则用热补法针足三里(胃经本穴),配中脘,留针30分钟,胃痛又止。以后约患者每日巳时来就诊,仍取解溪,配中脘,留针30分钟,治疗1个月即愈。


按语:子午流注“纳子法”根据气血流注至某经的时辰,结合五俞穴,配属五行属性,用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毋的原则,按时开穴并施以补泻手法,治疗病症。虚则补其母,就是在气血始流过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热补法,可以扶正补虚而气血不致郁滞。本案例患者身体虚弱,疲乏无力,恶寒喜温,舌淡,舌苔薄白,脉弱。一派虚寒之象。郑老临证遵子午流注针法之“纳子法”虚则补其母,择时取穴,每日在气血始流过胃经的时辰巳时(此时胃经气血最虚),取胃经(属土)之母穴解溪(属火),配中脘用热补法,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助运气血;流注时间已过者,则取胃经本穴足三里(属土)针用热补法,以温阳益气和胃。气血健旺经脉通利寒气得除,胃痛诸症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