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艾草的艾【汉字之美】“初夏系列”

 邈思遐想 2018-10-01


我过了一个悠长的端午假期。。。

充分体会了端午节开始,阳气渐旺的天地之气。。。

抱歉这两日都没有发稿,我其实在想,大家可有兴趣听我聊一聊跟设计相关的事情?过去的几天,我都在FE China的赛场,看到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及青春活力。。。一会儿会出发去看北京小学生的泥巴车大赛。。。请大家在后台留言吧,若有兴趣,我就找个时间说说。。。

说回天地之气。阳气还在渐长,每一日,每一日,到夏至时,日长至极。

我们在即将登顶的这几步里。

古人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为何是艾?在特殊的这一段,成为标志样的物?

今天讲讲“艾”吧。


先来猜一猜,“艾”字下面画的是什么?


1、树枝交叉





2、取火的台子





3收割





4、站立的人




答案是3、收割。

“艾”字不复杂,变化也不大。




小篆时候的字形如此,草字头表明是一种草。值得收割的草。

看来,中国古人很早已懂得使用艾。

 

《诗经》里已提到“艾”,看《采葛》篇,艾应该是很有知名度的药草: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孟子》里也拿艾来比喻: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说的是什么意思?表面看是说都病了七年这么久了,才着急去寻找三年的艾,想去治病,怎么可能呢?比喻平时要有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是来不及的。

三年之艾,不是长了三年的艾,而是采摘下来,放置了三年的艾,是上好的药用材料。

所以俗语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黄帝内经》里提到药材不多,但也提到艾草。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qí)地的特产艾叶,写了《蕲艾传》。其中提到“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今天,湖北的艾草仍然有口皆碑。




《说文解字》里解释“艾”,冰台也。

艾又叫冰台。

为何有此名?

《博物志》云:“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名冰台。”

解释一下,用冰做成放大镜一样,利用太阳光,对准艾,能生成火,所以叫艾冰台。

这里的艾,不是新鲜的艾草,而是干枯的艾,或者艾绒,非常容易点燃。




艾,阳气之旺也。

采艾,据说也讲究时辰。五月五日的盛阳之时,采摘的艾,据说药效最好。

万物生长,道理都在。

了解了,惊讶赞叹。




冰台之妙也在于,以至阴之冰,取天光,于至阳的艾上,得火,好美的一件事。

是因此,艾叶有了美好的意思吗?

《孟子》里说: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於君则热中。

人小时候依恋父母,到谈恋爱的时候,倾慕年轻貌美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忠于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心中煎熬。

人需要社会关联,多数人要寄望于外界的肯定。孟子习惯性地将一切归于礼教。

不管怎样,少艾,在这里是很美的词,指人生阳气旺盛的时节,很美。

 



奇怪,艾也可指老。

《博雅》里说,艾,老也。《礼记》里说:五十曰艾。

大概因为两鬓斑白,颜色如干枯的艾?




《尔雅》倒是有说:艾,历也。有人注释说:长者多更历。

想想艾是越放药效越好的,是如经历事实又有智慧的长者。

看看五年艾和两年艾的区别。



懂艾的人会辨别,艾年限短看着仍泛绿,时日久了,绿色才褪。

 

 “艾”字今天看着,变化不大。



神奇如艾。

因为阳气旺盛, 艾可用的地方也甚多。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医草。

端午时节,有的地方仍有风俗,以艾扎成人形,叫做艾人,艾散发特殊的气味,避邪除毒。

阳至,所有阴之虫毒退下。

艾,青春的赞歌。


好了,我们测试一下吧。



可见过艾草的花?我也没有亲眼见过,且看图片惊叹下。





很少见到它的花。

艾团倒是江南常见。我是喜欢好颜色也好美食的人啊。




过去年轻,认为人生必是向上,就算有曲折处,也认定是螺旋上升状。然而,然而,如今知道,阴阳之相生,知道阴影的部分是人必然的部分,就知道艾的好处。

了解一点艾灸,也觉得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贝。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顺便说一句,今天是每天一个字解的第一百个字。

巧得很是“艾”,愿染其福。。。


好了,该说再见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