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好语文,从抓好预习开始

 pharl 2018-10-02

同学们,你是否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让语文有个理想的成绩呢?看看周围优秀的同学的学习,我们就明白,其实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学习的尖子生在上课之前,自己先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上课时听老师讲,下课时跟其他同学一起学习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上课跟打仗的道理是一样的,大元帅、大将军制胜的法宝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的学习也要这样。要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预习的最大好处是能使我们的听讲一步紧跟一步,一环紧套一环,从而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

这其实就是笨鸟先飞的道理,课前注意预习,学习成绩也就跟着上来了。学习本身就是由预习、上课、整理、复习四个环节所组成的。预习是头一个环节,缺少了这个环节就会影响下面几个环节的正常进行。如果我们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就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把新课当作一场战争,把老师将要讲的内容看一遍,找出“敌人”在哪里设了“关卡”,然后再对比检查自己的弱点,从而克服它。这样,我们就能像一个有经验的将军。有目标地向“关卡”进攻了。

预习开始的时候,首先从头到尾将要讲的内容朗读一遍或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

新课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是按什么思路来讲的?

自学后懂得哪些内容?

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是自己不理解的?



经过自学预习后,仍然不能理解的内容也不必强求理解,把它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就行了。这些内容老师肯定会重点讲解的。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就是预习两遍、三遍也无法发现新课中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把所讲的内容,尽量的多读,尽量的熟悉下来。

语文是由一篇一篇内容上不紧密相关联的文章组成,它的知识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字、词、句的含义和语法上。语文学习的目的,一是学习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字;二是提升分析、理解、综合的思维能力。从这些特点出发,语文学习要采用及时预习的方法。那么,语文学习应该怎么样预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精读课文的预习

对于精读课文,通过预习来训练学生在自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意识。这种预习操作起来较为细致,通过搜集整理、朗读背诵、积累字词、思考感悟等几个步骤来完成。

1、了解课文背景、搜集整理信息。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课堂,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2、朗读背诵。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而言,它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它既是语文能力也是学习方法。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朗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朗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朗读要求就不同了,在做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先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课文一定要朗读,而且应该放声朗读。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课文时,可分为三步来进行,第一步为初读,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整体了解,读准生字、新词;第二步有感情地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则是精读背诵,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可以把精读课文背诵下来。

3、积累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段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以备老师讲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

(3)查。运用字典、词典、辅导资料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

(5)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4、思考感悟,解决课后思考习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课文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读书笔记,对自学的情况进行整理,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读文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词语,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即可在课文边进行批注或是注上标记,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二、略读课文的预习

在语文课本学习中,每个教学单元均会安排“略读课文”的学习。此类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可利用平时所掌握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自读自学,教师在课堂上只做学习指导。那么,自读课文的课前预习方法相对讲读课文来说,就不必要求那么复杂。

1、带着问题,通读全文,解决字词。

在拿到课文时,首先应阅读文后思考题,带着问题进行全文通读,对文章整体进行了解。在读文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标明段落,找到思考题答案所在段落,并标明;划出陌生字词,勾画好词佳句的任务。并借助工具书,对字词进行理解。

2、深入分析,解决问题,进行批注。

字词处理之后,对重点段落应进行细致研读,总结并作批注。理清文章主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三、作文课的预习

对于作文课的预习,可用“提前积累预习法”。

作文学习切忌无准备状态下进行习作。从习作材料的搜集,活动的体验,情感的酝酿等,应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做出精心地安排与准备,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我们可对习作要求进行改编,使学生能主动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工作。习作可从素材、语言、方法积累等方面着手做预习工作。

强调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尽量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学好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除预习方法外,还有就要注意预期时间的安排,预习时间可以分为三种:

1.假期预习。利用寒假和暑假时间自学新学期要学的全部内容。这种预习的好处是对下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地把握。

2.周末预习。抽出一个完整的时间。把下一星期要讲的内容自学一遍。

3.课前预习。老师讲课的前一天自学老师明天上课要讲的内容重点难点着重做计号,这就是听课的重点。

预习的时间的长短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时间的安排呢,要服从整体的计划,不能因为预习而耽搁了整体的学习计划。时间多时,可以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以少预习一点,大概了解内容就可以了。

我们在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充分的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