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公桥云峰寺就是“东寺晓钟"遗址

 赋闲堂dxa9a3wp 2018-10-02
明开州志记载的“开州八景”,是我濮阳地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标志。而其中的“东寺晓钟”景点所在地,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地方为争取此景点、牵强附会改变了历史事实,有可能误导后世。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笔者就近期对八公桥云峰寺考察了解的部分史实做了整理,竟发现八公桥云峰寺就是“东寺晓钟”遗址!
 八公桥云峰寺晋朝时叫“迎凤寺”;宋朝真宗征北在此驻骅之后改称“迎皇寺”;金元期间又改称“云峰寺”;元世祖宠臣、状元王鹗在云峰寺东侧盖一别墅,称“延寿寺”、也叫“东寺”至今。据我云峰寺元朝古碑记载:“云峰寺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可知,八公桥云峰寺是一座具有1700年历史的千年古刹,与苏州虎丘寺都是西晋时期始建的寺院,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著名大寺院之一,碑文对云峰寺的记载是”其飞甍傑構、凌切云汉“”气势恢宏“。到了宋朝年间“真宗征北至此”。历史还原就是,1004年,在澶渊大战时,宋真宗怯战,不敢在北城久停匆忙回到黄河以南,(当时黄河在我澶州穿城而过,将我澶州分成南北二城)把我云峰寺当做他的行宫驻骅,在此烧香拜佛以期保佑前方将士打胜仗。并在此指挥了北城的寇准与萧太后对峙。所以,八公桥云峰寺和县城回銮碑一样都是澶渊之战的指挥部,一个后方一个前方而已,能互为佐证。据寺内另一清代古碑记载,嘉庆年间我寺院占地还有120亩,比四川省政府近年重建的雅安云峰寺还大40亩!
 鉴于八公桥云峰寺历史上规模浩大”称名胜于中原逾久而不衰“,故而引来”四方贵人名流之过寺者必不以事而废游于此也“。笔者近日参考了一些资料,整理还原了一下很多历史名人曾在我寺的活动轨迹,今日仅着重说一下金代状元王鹗与"东寺晓钟”的关系。王鹗是东明人,金哀宗时期状元,元朝忽必烈折服其才华委以重任,朝中轨制典章皆出自其手,为官多年忠直敢言,在蒙族阿合马争夺相位之时,曾愤然掷笔于地道:“吾以衰老之年,无以报国,即欲举任此人为相,吾不能插驴尾矣!”遂使阿合马奸计为之终止。至元五年气愤之余的王鹗辞官。由于王鹗青年时期是在八公桥云峰寺学以致仕又中状元,故辞官后将寺院重修即碑文中的“至元五年重修”。至元六年王鹗又在八公桥云峰寺东侧建了一座别墅,命名“龙泉阁”是为遇龙恩而涌泉相报之意,后为还愿、养老,置办了佛事用品后改名为“延寿寺”(时王鹗已80岁,欲延己寿之意)。70余年后,时逢朱元璋攻城略地元朝气数将尽,由其后人王亢宗将“别墅”(龙泉阁、延寿寺)捐给原云峰寺,与原云峰寺合并后仍总称“云峰寺”。这次合并重修的碑文,就是元朝湖北按察使李可道撰写的碑文。现存碑文为残碑,笔者为恢复全文,在清乾隆年间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中,查到了碑文的出处,才得以精确恢复。东西二寺合并之前,当地百姓进香时爱称延寿寺为“东寺,”原云峰寺旧址为“西寺”,这便是碑文中“至正二年捐为寺,始东西二寺”的由来。在我濮阳地区一个寺院分为东西二寺,八公桥云峰寺是唯一的寺院。
笔者近期看到明朝开州志上为“东寺晓钟”写的一些诗句,更加坚定了八公桥云峰寺就是“东寺晓钟”的认识。明朝吏部尚书王崇庆曾为我云峰寺题诗道:“苦爱疎钟云里寒,翻嫌清漏梦中残。浮生唤觉知多少,谩说韩家熊胆丸。”诗中表达了对前朝清官王鹗的敬仰之情,感叹王鹗的人生坎坷,官场失意后的冷清,并以典故的形式启发人们联想:一代状元王鹗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迹呀!王尚书有惺惺相惜之意!清版《开州志》郡守张寰曾以东寺晓钟为题赋诗一首:“斜阳院落吏人稀,退食萧然静息机。何处钟声清入耳,晚烟杳霭锁禅扉。”诗中人物情景与王鹗辞官退隐龙泉阁延寿寺后的生活高度吻合。你看:新修的别墅门前不再是当年府邸前的车水马龙,而今是“吏人稀”,退隐后心情失落,在寂寞中还静观着国家时局的变化,(在这期间忽必烈曾数次派人到别墅,就军国大事问计于王鹗)故曰:“退食萧然静息机”。诗的后两句描写了逆境中的王鹗摒除红尘烦恼,把自己封闭在佛堂中、听着寺中清脆悦耳的钟声,虔诚礼佛的生活。明《开州志》有一篇题为“云峰寺”的诗:“岹峣古刹望云峰,殿撰读书有旧踪。谁见烟峦平地起,何年杖锡住禅宗。瀛洲独步人如玉,十道抡才金在熔。故迹当年曾相像,愁闻斜阳一声钟。”这首诗无论对人物历史还是地貌情景和八公桥云峰寺的历史则更加贴切:八公桥云峰寺建在高堌堆之上且有1700年历史,能不是"岹峣古刹“吗?传说少年王鹗中状元前曾在云峰寺读书多年,曾向佛爷许愿,若他日高中,定重修寺院重塑金身。故诗中曰”殿撰读书有旧踪”。明吏部尚书王崇庆说“因天晦时,仿佛见有云峰之现,遂相传以云峰名之”,所以诗中便有“谁见烟峦平地起”之句。下句“何年杖锡住禅宗”,这要说一个故事:宋朝年间,苏州虎丘寺有一青年僧人叫清顺,他才华横溢,一日在墙壁上题诗一首,被云游至虎丘寺的大诗人苏东坡发现,苏欣喜不已,遂与清顺成为诗友。后清顺在佛门修为“尊者”,被派至我云峰寺任主持。因清顺在佛门是著名洞山派鼻祖良玠的弟子,属得道高僧持有锡杖,敢称禅界一代宗师,故有“何年杖锡住禅宗”之说。现存老人说:1942年大灾荒时,云峰寺周边还有五六个连绵不断的大沙丘。当年的云峰寺,地势高出周边平地数丈,土丘上松柏碧翠、绿草如茵、野花烂漫恰似瀛洲岛仙境,人生洁白无瑕的清官王鹗,常独自漫步于此。诗中形容为“瀛洲独步人如玉”。而“十道抡才金在熔”则是记载了王鹗的历史功绩:网上资料显示,经十道程序层层选拔人才,是王鹗施政时的首创,至今还有遗泽。“金在熔”有感王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最后两句是说王鹗辞官后重回故地,感叹不能为国尽忠,无奈只能伴着斜阳和寺钟渡过余生。以上仅择其几首便足以证明,王鹗的别墅就是延寿寺、后来又成为云峰寺的东寺。所以“东寺晓钟”的东寺,就是八公桥云峰寺王鹗的别墅“延寿寺”。虽为东明人,王鹗学业是在八公桥云峰寺完成的,辞官后又重回到我寺建“东寺”还愿、清修、养老终生。所以“东寺晓钟”景点和文状元王鹗的传奇人生是密不可分的!
 元朝湖北按察使李可道,濮阳人,黄公望唯一官场关门弟子,于至正九年为我云峰寺撰写了碑文,其中碑文记载道:“至元六年于寺之东,盖元王鹗状元之别墅,至正二年捐为寺。始东西二寺,”。这说明:至元六年到至正二年期间是有东寺和西寺存在的。甚至后来合并重修后,当地老百姓到云峰寺烧香时仍习惯叫“东寺”和“西寺”。至明朝吏部尚书王崇庆在修《开州志》时记载:延寿寺”东寺晓钟“在”城南四十里一带高阜“其位置距离及地形地貌的描述就是我八公桥云峰寺无疑!无独有偶,据民间传说,董尚书为求皇上到开州一游,亦真亦假的为皇上描绘了八公桥云峰寺一带的美景;董说我们开州东南,四十五里八孔桥,十八里堌堆万丈高,两山(大山、小山村)加一国(郭庄村),紧靠吕家大海(吕家海村),大桑树(村)罩(照)着两门(村),往西一看一溜花园(徐、王、程、郭花园村)。虽是传说,但也可想而知,当时八公桥云峰寺一带,也确实有相当多的美景可看,不然万一皇帝来了,拿什么让皇帝看?岂不犯欺君之罪!综上所述,有古碑文记载、有《开州志》记载的方位地貌、有我云峰寺饱涵的历史沧桑、有文状元王鹗的坎坷人生、还有大量古代名人为我云峰寺写的古诗词描述的意境,八公桥云峰寺就是开州八景之一”东寺晓钟“遗址,难道还用质疑吗?但笔者文陋学浅,业余考之,还期望智者斧正。
 濮阳县八公桥镇南街 崔运旺 2016年12月3日(发表在“濮阳杂志“2016第4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