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魏征故乡人 2018-10-02

【组成】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方歌】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功用】调和营卫,温阳化饮。

【主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方解】茯苓、白术、白芍、甘草,乃治太阳里水法也。解肌或下,水邪不去,而反成太阳变症,是非解肌者矣,当去桂枝,而以茯苓、白术、生姜代桂枝行阳,存芍药以收阴;不取辛甘发散于表,取茯苓、芍药约阴利水,甘草、大枣培土制水,即太阳入里用表里两解之义。

【方证要点】

1、水遏阳抑证:以心下满微痛,悸而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小便不利,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缓。

2、常用于癫痫、胃脘痛、流感、心悸、泄泻、哮喘、颈肩综合症、痢疾、恶寒不解等属于太阳误下后气水郁结者。

【类似方证鉴别】

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与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治疗水证和阴之法,苓桂术甘汤是治疗水证通阳之法,两者乃一阴一阳对应之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重在心下满微痛,苓桂术甘汤重在胸满。

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与五苓散:都可以治疗小便不利,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术,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症自解散,所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见心下满微痛;而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所以五苓散见烦渴。

【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技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医案举例】

1、癫痫案(李克绍医案)

王某某,女,约50岁。患者经常跌倒抽搐,昏不知人,重时每月发作数次,经西医诊断为“癫痫”,多方治疗无效,后来学院找我诊治。望其舌上,一层白砂苔,干而且厚。触诊胃部,痞硬微痛,并问知其食欲不佳,口干欲饮,此系水饮结于中脘,但病人迫切要求治疗痫风,并不以胃病为重。我想,癫痫虽然是脑病,但是脑部的这一兴奋灶,必须通过刺激才能引起发作,而引起刺激的因素,在中医看来是多种多样的,譬如用中药治癫痫,可以选用怯痰、和血、解郁、理气、镇痉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有时都能减轻发作,甚至可能基本痊愈,就是证明。本患者心下有宿痰水饮,可能就是癫痫发作的触媒。根据以上设想,即仿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意……

处方:茯苓,白术,白芍,炙甘草,枳实,僵蚕,蜈蚣,全蝎

患者于一年后又来学院找我看病,她说,上方连服数剂后,癫痫一次也未发作,当时胃病也好了。现今胃病又发,只要求治疗胃病云云。因又与健脾理气化痰方而去。

2、胃脘痛案(毕明义医案)

徐某某,男,27岁,1989年8月29日初诊。上腹部疼痛18年,加重2年。患者自9岁之时因食水饺过多而当即感到脘腹胀满,同时腹泻,经治腹泻已止。从此之后,腹部经常胀满,吐酸水,饮食明显减少,反复吐血、便血,曾因上消化道出血而手术治疗,术后胃脘疼痛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遍服甲氰咪呱、204胃特灵、保和九、参苓白术丸等药物,效果不显,遂来诊。刻诊:不但空腹时疼痛,而且每因饮食入胃之后,即刻疼痛,有时即便饮入西瓜汁亦感疼痛,更为甚者,每因饮水、或饮茶后即感心口隐隐而痛。若仰卧时,上腹部自感胀满,如有物堵其间,大便排解无力。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不振。舌质稍淡,舌体大,苔薄白、微黄而滑,边有齿印。右脉浮弦,关虚大,左脉沉弦。诊为胃脘痛,属脾胃气虚型。给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炙甘草15g,白芍50g,白术50g,茯苓50g,大枣30g,生姜50g。

3剂后疼痛减其大半,饮食较前增多,胀满已明显减轻,宗上方仍服3剂,疼痛己止,胀满已除。为巩固疗效,仍服上方10剂,而疼痛一直不发。(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