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洛文尼亚有四十公里海岸线,却没有进入公海的出海口,为什么?

 第12区 2018-10-02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两国同属亚得里亚海沿岸国家,同为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加盟共和国,又同时在1991年6月获得独立地位。然而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国家,却常常因边界问题,即皮兰湾划界问题而唇枪舌战。

皮兰湾因毗邻斯洛文尼亚的小镇皮兰而得名。这片风景秀丽的海湾虽然只有数十平方公里,但其却是斯洛文尼亚仅有的出海通道,决定着斯洛文尼亚是否拥有直通国际海域的水路。在皮兰湾划界争端中,克罗地亚认为应该在皮兰湾的中间,即距离两国海岸相等的地方划界,但斯洛文尼亚却自始至终都坚称拥有皮兰湾整片水域所有权,因为在斯洛文尼亚方面看来,一个在地理上没有任何优势的国家理应获得更多照顾。那么同属前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成员,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海岸线差距为何如此悬殊呢?

斯洛文尼亚有四十公里海岸线,却没有进入公海的出海口,为什么?

现今克罗地亚版图的基础是在10世纪的时候奠定的,当时强盛的克罗地亚王国在德拉瓦河(多瑙河支流,现为克罗地亚和匈牙利的界河)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确立了绝对统治地位。此后,良港众多和海运畅通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带就逐渐成为了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足的代名词,吸引着越来越多克罗地亚人迁移至此,在扶老携幼的迁徙浪潮中该地区逐渐克罗地亚化。而斯洛文尼亚的传统民族领地是从的里雅斯特海湾一直延伸到现今匈牙利的巴拉顿湖附近,只不过随着奥地利日耳曼人和匈牙利马扎儿人的双向挤压,斯洛文尼亚民族的聚居地逐渐萎缩了。后来统治两地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和南斯拉夫都大体遵循了按照主体民族分布并兼顾历史边界的原则划分行政区。所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的时候,就是以原有的行政区划确立了各自疆域,这就是斯洛文尼亚只拥有四十多公里长海岸线的原因。所以在地理上没有优势的斯洛文尼亚竭力要求获得皮兰湾全部水域。

斯洛文尼亚有四十公里海岸线,却没有进入公海的出海口,为什么?

如果以皮兰湾中间划界,那么斯洛文尼亚领海将被邻国领海围绕成闭环,失去进入公海的出海口。其实斯、克两国关于皮兰湾的划界主张均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找到依据。克罗地亚方面的依据是海洋法公约第十五条中的前半部分,即如果两国的海岸彼此相向或相邻,两国中任何一国均无权将其领海延伸至距离两国海岸相等的中间线以外。而斯洛文尼亚方面的依据是公约第十五条中的后半部分,即如果因历史所有权或其他特殊情况而有必要按照不同方法划定两国的领海界线的时候,则不适用按中间线划界的规定。在斯洛文尼亚看来,他们国家海线短和距离公海远的现实就是公约中提到的特殊情况。斯洛文尼亚仅有四十多公里海岸线,而且其距离最近的国际海域有15.5海里(国际普遍承认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所以斯洛文尼亚有充足的理由索要整个皮兰湾,以弥补其地理劣势。

斯洛文尼亚有四十公里海岸线,却没有进入公海的出海口,为什么?

2001年的时候,斯、克两国总理曾达成协议,规定斯洛文尼亚将获得皮兰湾80%水域,并在克罗地亚领海内划定一条长12公里,宽3.6公里的海洋走廊以供斯洛文尼亚通向公海。然而此项协议却遭到了克罗地亚国内的强烈反对,致使克罗地亚议会自始至终都未批准该协议。此后,斯、克两国关于皮兰湾划界的争吵逐渐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克罗地亚声称不承认斯洛文尼亚有通往公海的出海口,而斯洛文尼亚则宣称坚决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公海出海口,并阻止了克罗地亚的入盟谈判(斯洛文尼亚在2004年先于克罗地亚成为欧盟成员国)。后来双方在欧盟的斡旋下同意以国际仲裁的方式解决争端。2017年6月国际仲裁结果出炉,斯洛文尼亚获得了皮兰湾3/4的水域和穿行克罗地亚领海进入公海的海洋走廊。然而由于克罗地亚早在两年以前就退出了将皮兰湾提交给国际仲裁的协议,所以克方并未接受仲裁结果(2015年7月29日,克罗地亚议会以141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了退出国际仲裁的协议)。时至今日,皮兰湾争端仍然悬而未决,仍然是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