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硅谷教父教你如何融资(下篇)

 齊一伍 2018-10-02

本文接上篇和中篇,是教父融资系列文章的终结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硅谷创业教父教你如何融资(上篇)

硅谷创业教父教你如何融资(中篇)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创业者在在第二阶段及之后融资时,常抱有一种“坐地起价”的心理,遇到了出价可接受的投资人后,心理预期就会提高,想着拒绝现在的投资人,兴许未来能遇到更好的。


未来不可预测,合适的投资人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创业者的首要任务本来也是完成融资并回去公司工作。一味想要更好的投资人而踌躇不定,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既错失了合适的投资人,又分散了运营公司的精力。



最好的投资者通常也是最挑剔的,因为他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初创公司。他们会吸引众多创业者,并拒绝大多数人,这也就说明通常情况下以一个可接受的肯定出价去换取更好的出价,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有一类投资人需要创业者警惕,他们以“情绪化”的方式出价,“诱惑”创业者,在只有几天的有效期内决定,减少创业者考虑其他投资人的时间。


记住!好的投资者很少是“情绪化”出价的,因为他们足够自信。影响力稍低投资者可能会给出短期有效的出价,因为他们担心创业者选择了其他投资人。三个工作日的有效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有人给你可接受的出价,接受它。如果你有很多不同的出价,要最好的。不要想着以后能有更好的就拒绝现有的、可接受的出价。


保留至少75%股权


在之前的融资中,你应该避免做会搞砸后续轮次融资的事情。例如,你卖了公司的40%,就很难融到A轮,因为风投们担心剩下的股权不足以激励创始人。


若是公司的“中流砥柱”都失去了公司的控股大权,自己的公司已经快成了“别人”的公司,他们还会像最初那样尽心尽力地运营公司么?


最好不要在第二阶段卖掉超过25%的股权,而第一轮要少于15%。如果你以不封顶的备注融资,你要保守地去估测最终的股权有多少。


“单枪匹马”去融资


对于有多位创始人的公司,最好是找一位来专门负责融资,这样其他创始人就可以继续在公司工作。否则,会影响决策效率,引起摩擦,影响创始人的内部和谐。



就算在融资时有一个或多个创始人关注在公司本身上,公司的发展还是会变慢。但你还是要尽快发展,因为融资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段。公司这段时间内经历的事情会影响到总体业绩。


在两次投资者会面期间,如果你的经营数字上涨,投资者会急切想要投资;如果经营数字持平或下滑,你可能就会遭到拒绝了。


融资前期和中期需要一位创始人“单枪匹马”地推进,在融资后期的合适时机,可以让投资人见识下公司的“千军万马”,在投资金额较大或最后决定前可以带领所有创始人去见投资人。


融资要适可而止


那什么时候该停止融资呢?理想的情况是当你融到足够的钱了。但是如果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呢?或者融不到那么多呢?你什么时候放弃?


打个比方,当你觉得吸管吸上来的大多是空气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快喝完了,可以扔掉了。融资也是如此,吸上来都是空气的时候就不要吸了,希望不大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停止融资。


融资带给创业者的快感堪比“赌博”,“赌”赢了,获得投资;“赌”输了,资金上大抵不赔不赚,可能赔了些时间精力。不少创业者痴迷于融资“游戏”,对融资上瘾。



痴迷于融资会变得危险,对融资上瘾的最大的危险不是你会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或是拿到太多的钱,而是你会开始认为自己已经是个成功者,于是对那些真正能为你带来成功的“麻烦事”却不怎么上心了。


融资过度有着不易察觉的潜在危险,即初创企业的估值一般会随着每次的融资升高。如果公司有一个高估值,下一次融资时你可能无力拿到足够的钱。


此外,资金本身也许比估值问题来得更危险。融的钱多,自然用的也多,“挥金如土”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拒绝傲慢


创始者有时在融资时,会因为自大而与投资者疏远。有时是因为他们真的自大,有时只是因为菜鸟们笨拙地试图模仿他们看见过的有经验的强势创始人。


有些投资人觉得傲慢是变向的强势和自信,有些投资人则觉得这是一种自大、无知的表现。正如暴力会让一些人卑微地臣服,也会让另一些愤怒地反抗。最保险的方法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表现得傲慢,哪怕是融资前景不错。



无论是你要拒绝投资人,还是被投资人拒绝的时候,态度都要温和、友好。初创期是个小圈子,“得罪”了某个投资人,可能就失去了众多和这个投资人关系密切的投资人。


礼貌地对待拒绝过你的投资人。好的投资者不会拘泥于对你的第一印象。如果他们在第二轮拒绝了你,但你之后表现得很好,他们还是会在第三轮投资的。事实上,拒绝过你的投资者很可能是你在未来投资路上的温暖的领路人。


重视“C”轮死现象


很多创业公司会“死”在2轮融资之后,3轮融资之前。原因无非是盈利太慢或花销过快,最终导致资金无法周转,公司倒闭。


挺到第三轮融资的创业者不难发现,相比前两轮融资难了很多。在过去的几年,投资行业的策略已经从挑选一小批优秀者进行投资并在之后的几年全力支持,演变为对早期的初创企业撒网式投资并在下一个阶段中优胜劣汰。


这也许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佳的策略:自己去挑选早期的投资者实在是太麻烦了,还是让市场来做出选择吧。



当你的公司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做一个有希望的试验品,值得投入资金来看看它会变成怎么样。下一次你筹钱的时候,这个实验最好已经成功了。


你需要走在通往上市的道路上。虽然证明实验成功的证据有很多,但通常就是盈利。第三轮投资一般得是前文所说的A类融资。


别让融资变得太复杂


我意识到以「别让融资变得太复杂」作为这份超长篇文章的结尾有点奇怪。但如果你回顾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它其实是由一个一个的点组成的。


在你决定要融资后再与投资人接触,并且要同时接触几个投资人,并根据他们给出的估值给他们排序,拿到尽可能多的融资 offer。这就是我的一句话融资经验。



融资并不会帮助你成功。它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你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搞定它并回到你该做的事情上去,创造产品、和用户沟通等才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Be good,

take care of yourselves,

and don't leave the pat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