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提示】买保险中的一些法律风险你注意了吗?

 刘锡春律师 2018-10-02
买保险中的一些法律风险你注意了吗?

车险、家庭财产险、健康险、意外险……现在,保险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面对各个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面对一沓沓厚厚的保险合同,你注意过买保险中的一些法律风险吗?

01

网络投保免责条款要明示


案例

徐小姐是位自助游爱好者,短短几年已经游走了世界多地。这次,她准备去内蒙古大草原旅行。由于需要自助驾车,因此她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份短期意外伤害保险。投保过程中,徐小姐选择了产品险种后,支付了保费。保险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向她发送了保单和保险条款。在随后旅行途中,徐小姐因骑马不幸摔伤骨折。然而,保险公司以“徐小姐从事高危活动,属免责条款”为由,拒绝赔偿。

解析

当前网络投保以其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流程、丰富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然而,网络投保在便捷的同时也引发出诸多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明确规定: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以网页、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予以提示和明确说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但部分保险公司设计的网络投保程序并没有主动出示格式条款,或者虽出示格式条款,却没有对免除保险人责任的内容采取特别标识,导致投保人购买产品时,并不了解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和免责条款约定。以徐小姐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为例,徐小姐投保时,保险公司并未尽到对高危活动免责的条款的说明提示义务。因此,保险公司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2

使用人上车险 一样可获赔


案例

因女儿在澳洲生子,李先生打算与老伴一同去照顾女儿,所以想变卖北京的轿车。正好,李先生的好朋友张先生急需用车,经多次摇号,均未取得购车资格,于是跟李先生商量购买此车。

最终,张先生一次性全额支付价款,双方约定在张先生获得摇号资格后,再办理车辆过户事宜。此后,张先生连续两年在保险公司为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并且在保单特别约定处注明行驶证车主为李先生。今年3月,张先生驾车时与前方车辆追尾,支付修理费5.2万元。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以张先生不是行驶证载明的实际车主,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绝赔偿。

解析

          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部分保险公司在理赔中,即便实际使用人为车辆上了保险,却以实际使用人对车辆不具有所有权为由,拒绝赔偿。这种行为明显有违诚信原则,不仅使得实际使用人权益受损,亦会导致受害人面临无法获得责任保险赔偿的境地。

3

核保超期 被保险人可索赔损失


案件

周先生购买的水泥搅拌车行驶中遭遇车祸,除车辆前部受损外,罐体中的水泥凝固,整个罐体需要更换。周先生将水泥搅拌车拖至修理厂后,便向保险公司报了案。保险公司派出定损人员对车辆进行了3次查勘。然而过了两个多月,保险公司也没有向周先生出具受理意见。周先生多次同定损员联系,但对方均以“车辆受损部位特殊、情况复杂”为由进行拖延。

解析

“投保容易理赔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明确规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核定期间,应自保险人初次收到索赔请求及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的有关证明和资料之日起算。这个规定破解了拖延核定的顽疾。对于超过30日出具核定意见的,被保险人除有权获得保险金外,还可以向保险公司主张因拖延核定遭受的相关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