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衡的家庭教育

 木香草堂 2018-10-03
失衡的家庭教育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来源:《浙商》-天下浙商网

  常年在外做生意,使家长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父母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却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

  “我们1993年开始办学,是一所民办寄宿学校,接收的学生都是一些父母在外经商的孩子。”乐清育英学校创办人黄纪云曾分析过这类学生的性格形成。他认为,这类学生在生活、思考等方面会有较强独立性。但是,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20岁的小美是寄宿学校过来人,在温州育英学校初中部,她曾呆了3年。

  “那时候每天想着的,就希望爸妈能回家,陪在我身边,每当看到别的同学和爸妈在一起欢笑,就有种莫名的失落。那几年,小美多数时候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她的一些同学甚至连父母的联系电话也不知道。他们很少或从不与照顾他们的成人聊天,他们像荒草一样被放逐,在孤独的世界里玩耍、成长。

  这些孩子的孤独心理普遍表现如下:一是自我封闭,遇事不与人说。二是自卑感强,总觉得低人一等。三是缺乏爱心,有暴力倾向。

  此外,监护人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从柳市镇的情况来看,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占很大一部分,由于监护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与孩子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子女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另外,部分父母们由于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钱+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孩子拥有的零花钱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然而,这样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部分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成绩普遍较差。”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陈有为分析说,从家庭现状来看,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是温州人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两大顽症。

  事实上,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由于在外经商的温州父母们文化程度偏低,加上年龄、文化、身体和精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类似寄宿学生的教育问题,与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有极大的关系。”陈有为说,常年在外做生意,使家长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父母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却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

  http://business.sohu.com/20100809/n274088592.shtml

 失衡的家庭教育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