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观点】特级教师顾志能:带学生做思维体操

 书写自我 2018-10-03

小学数学名师

小学数学老师de公众号

顾志能

顾志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教育部“优课”评比小学数学专家组组长,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编写组成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浙江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在全国各地做展示课或学术报告数百场,在《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01

将发展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回看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不难发现,伴随数学一路走来的,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如各种原始的计数法,内涵就是“直观”“一一对应”等思维方式;几何的产生,“形象思维”功不可没,几何的发展,“推理思想”贯穿始终;各种算法,往往就是“优化”的结果,就是一种“数学模型”……每个数学知识都是人类“思考”的结果,都承载着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所以,我一直认为,数学知识本质上就是一个思维的载体;教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借助这个载体,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更有意义的思维发展。

  

以“三角形面积”这节课为例,我自己教过多次,也指导过其他教师的展示课。我主张,该课的设计要牢牢扣住“发展思维”。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刚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他们学会了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拼接在另一边,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种“割补”的方法,蕴含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那就是“转化”。

  

教“三角形面积”时,刚一上课我就请学生说说生活中三角形状的物体,然后先挑了学生最熟悉的红领巾,让他们计算面积。学生很顺利地用“割补”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求出面积。在学生都觉得很容易之时,我再让学生尝试另一个普通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结果学生反复实验,发现无论沿着哪条高(或中线)剪,都无法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分析原因。学生发现,原来红领巾是“割补”成了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所以才能转化成功,而现在的普通三角形,不管怎么剪,都不能分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割补”的思路看似不通了,那怎么办?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最后发现不用“割补”而用“拼组”也可以实现转化(拿两个一样的普通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上课的过程曲曲折折,也许会让人觉得“啰唆烦琐”。然而,这样的过程,究竟给了学生什么呢?深刻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自不必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对“转化”思想更深入的认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发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空间观念这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获得思维的发展,不就是这个内容带给学生的最宝贵财富吗?至于长大后会不会用到这个公式,那还重要吗?

  

一个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之所以能成长,之所以会越来越聪明,之所以能适应生活,能开拓创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通过受教育,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发展着思维。作为富含理性思维的数学学科,自然也担负着这个重要的使命,“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早已为我们点明发展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02

挖掘每个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维元素


数学思维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人说是指抽象、分类、类比、归纳、证明、化归等数学的思想;也有人说是指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数学的能力;还有人说是指数学内容中蕴含的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严密性、清晰性等思维的品质。

  

我以为,以上这些名词,均区别于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均体现出用脑“思考”的明显特征。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需要理解这些名词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意义,更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并挖掘出每一个普通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维元素,并且想办法把这个内涵在课堂上切实彰显出来。我在执教“比万大的计数单位”这节课时,受到了观课者的好评。

  

这节课的教学要说容易,两分钟就可教完,因为内容就是4句话:10个1万是10万,10个10万是100万,10个100万是1000万,10个1000万是1亿。然而,为了这4句话我教了40分钟。因为在备课时,我意识到计数单位名词的规定,蕴含着值得学生深入思考的元素。比如说,“10个百”要变成“千”,“10个千”要变成“万”(每次要换一个字作单位),但到了“10个1000万”时,怎么不叫“十千万”,而突然要换成一个“亿”字了?任何一个数学知识,其规定的背后都是有道理的。现行的计数单位是前人深入探索、理性思辨之后的成果,它展现着数学的简洁之美与结构之美。

  

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数学活动的经验……这些都能彰显出数学学习最宝贵的价值。于是,我将教学目标放在——让学生经历对计数单位猜想、排序、比较等探究的过程,发展迁移能力、推理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全力引导学生展开思辨与探究。学生由此亲历了猜想、辨析、说理等思考的过程,主动运用了观察、比较、迁移、推理等思考的方法,最后既深刻地理解了知识,又有效地发展了思维。

  

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就是能把握住每一个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维元素,能将其明确地呈现于教学目标之中,能在课堂上全力去追求这个目标的实现。


03

引导学生深刻经历思维提升的过程


有了明确的目标追求,还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教学过程。这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情境、学习材料、教学环节还是教学形式等,都应当紧紧贴着“发展思维”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各尽其能。

  

在学习情境方面,我常常选用或创设蕴含较强思考成分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愿望,促使学生深入探索。在教学环节方面,我常有意制造一些“障碍”,让学生的学习之路变得曲折坎坷,从而需要持续思考。在学习形式方面,我努力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分析、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亲身去“做数学,悟数学”。

  

小学数学中有一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比较典型,一般教师大多是借助教室座位图解这个情境,来描述某个学生的位置,然后利用课件将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再抽象成格子图,最后引导学生用列和行两个信息来表示,得出“数对”。这样的教学过程很顺畅,但我觉得,这里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学生没有深刻经历思维提升的过程。如座位图为何要变成点子图,又为何要变成格子图,为何要用到列和行两个信息来表示等,这些都不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就是听讲,就是接纳,他们也缺少操作、思考、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活动。

  

如何改进?我依据笛卡尔看见蜘蛛而发明直角坐标系的传说,以一张白纸当作一面墙壁,以“描述墙壁上一只蜘蛛的位置”为情境,设计了挑战性的任务,逐层推进:蜘蛛先在底边上爬,学生发现只要给底边标上刻度,用一个数就可以讲清它的位置;蜘蛛爬到了底边上面另外的位置,学生发现用一个数无法刻画了,怎么办?蜘蛛继续爬,爬到任意的位置,接下来在白纸上可做些什么,让人一看就能说清蜘蛛的位置?

  

整节课,因为巧妙引导,使得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主动采用丰富而有个性的学习形式,展现出深入而美妙的思考方式,逐步地“再创造”出了坐标系、数对等知识。学生的思维,真正经历了从“一维”到“二维”的发展过程,他们对“数形结合”的感知,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他们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都在不知不觉间获得了提升。

  

除了依托情境、过程、形式等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一直强调,任何一个教学的元素,哪怕是课件、教具、学具、多媒体、板书等,也都应努力体现“助推学生思维深入”的功效。


附:


过程——数学教学最亮丽的风景

顾志能


很多人都非常欣赏这句广告语: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是的,无论是旅行,还是人生,过程丰满了,收获就有了,意义就在了。旅行如此,人生如此,数学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于学生而言,经历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富有挑战的学习过程,他们就能在数学学习的旅程中,感受体验到与数学有关的各种“风景”——丰富而有趣的数学知识,深邃而精妙的数学思想,等等。他们更是由于在过程中不断地开展着观察、比较、分析、猜测、推理、操作等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由此而迸发出学习数学的美好“心情”——数学是好玩、有趣的,数学是严谨的、抽象的,数学是充满魅力、引人思考的,等等。看着这样的“风景”,怀着这样的“心情”,学生的学习是何其之美呀?


于教师而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探索、交流等学习的过程,教师就会看到与学生有关的各种“风景”——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的自主建构,等等。由此,教师也一定会产生为人师者最喜悦的“心情”——学生在教师的引领,知识掌握了,思维发展了,生命成长了。看到这样的“风景”,产生这样的“心情”,教师的教学是何等幸福呀?


因此,数学教学要关注过程,凸显过程,要把过程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去追求。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凸显过程,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首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一个教学内容,表面看来,都只是包含着一个数学知识或一项数学技能。但教师若只看到这个表面,那么他的课堂就很难实现过程的丰满。因为我们都知道,教学内容中除了知识和技能,还有它们所承载的思维方式,有隐藏在其中的思想方法,有在知识技能学习中可开展的数学活动,有与之相关的数学文化,有可提升学生学习情感的各种元素,等等。即使是数学知识,也常会有表面看不到的前后联系、学习背景、数学本质等丰富资源。可想而知,好的课堂,一定是彰显上述内涵的课堂,而要彰显,那就一定会产生一个厚实丰满的教学过程。因此,凸显过程,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通过相关的学习和思考,挖掘出知识与技能背后的内涵,并通过合适的形式展现于课堂中。


其次,需尽量清晰教学的目标。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表面看似有“三维”,但其真正关注的往往还是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性目标,或方向不明,或语焉不详。这样的做法,很难使课堂真正凸显出教学的过程。反之,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一旦方向明确且策略清晰,教学就可有的放矢,有意而为了。如,一位教师教学《平行与垂直》,制定了这样的过程性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深刻经历两直线动态变化的过程,感受平行和垂直的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这样的目标,明确地揭示了教学的核心追求,清晰地呈现了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开展的探究活动与学习路径,课虽还未上,但其厚实的过程却已依稀可见。


再者,可大胆曲折教学的过程。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也是如此。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制造一些障碍,使学生的前进之路变得曲折坎坷,学习的本真价值才会展现——学生面临阻拦和挑战,只能主动调用已有的经验,充分激发自我的潜能,经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坎坷艰难地去跨越障碍。但很明显,跨越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积淀情感的过程,而这正是学习的本真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多设这样一些“障碍”:减少新知教学前的复习铺垫——使学生得不到暗示;延缓问题呈现后的点拨启发——逼着学生自己先动脑筋;增加问题的挑战性和复杂性——让学习不再一帆风顺……如此障碍,过程是曲折的,但意义也是显见的。


最后,要努力丰富学习的形式。传统的数学教学,常常过于看重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练”等看似高效的教与学的形式。但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若一直是被动听讲、机械练习的形式,就难以获得探究数学的真切体验和解决问题的真正能力,难以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的情感态度。要实现这些更有价值的追求,就必须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形式,如观察、描述、画图、操作、猜想、实验、推理、交流等,亲身去“做数学”,去“再创造”数学。可以想见,如此丰富的学习形式,必定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多元的发展,课堂绽放了精彩的魅力。这,不也是最美的教学风景吗?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数学课程的目标!让我们在数学教学的旅行中,看到风景,收获心情,实现目标。


名师分享,珍贵资料

与经验和智慧零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