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小元宝爸 2018-10-04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雨果言: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顾名思义,行进中,与其被别人指摘,适时的自我反省从来不是多余。

有时,你脑袋一片空白,不经意会问自己,我正在努力的方向是何方?我正在做的有什么意义?高度在哪里?又能走多远?

不断发展与进取中的腾跃也是如此在思索。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作为教培行业垂直的知识供应商,应该如何为用户提供知识?内容是否可以尝试不同呈现形式?尝试何种形式?

为解答这些问题,腾跃对校长学习行为开展调研,收集了近500位校长的真实反馈后,一份真诚的《K12教培行业校长学习行为洞察报告(2018)》应运而生。

调研报告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分享几点,与各位校长共勉。

一 校长画像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不难看出,3年间,教培行业创业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办学群体主力军也从70后、80后逐渐变成了80后、90后。可以预见,随着90后的成长,后续涉足教育培训行业的会更多。

说实话,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前,我们对校长画像的固有认识还停留在70后、80后这几代人身上,而今看来,办学群体主力军正在发生代际转移。

出现如此态势,原因何在?

其中的原因逃不脱宏观层面的利好政策和开放的市场环境,也离不开90后个人的微观基础,比如创业观念、管理先经。

采访过的一位90后校长如此表达:“之前在北京的教育行业待过,总结了一些经验,加之自己是老师,于是选择创业,深海浅滩都趟过,觉得不必太过纠结与担心。”

虽然大多数90后的人生阅历比前代人浅,但知识获取渠道和方式的多样使得这一代人在观念上一点都不落后。

90后更加热情、充满精力、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作为教培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70后、80后的这代校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结合我们调研过程中对用户的访谈,有这么几点可供参考:

  • 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 尝试参加实用型管理行业的线下会议,取经补己之短

  • 多与办学突出的90后校长交流,并去校区观摩学习,了解这一代人的办学经验

二 校长学习习惯分析:学习时间和场景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校长群体作为创业者,学习的诉求主要是为了个人提升,从而带动老师、学校的成长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校长多是在碎片化时间学习,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也仅有1~2小时。

很多人不免认为,这点学习时间塑造出的个人知识格局是没有多少含金量的。

采访中,河北的杨校长如是说:“不管是线上课程还是私下自己学习,在时间上总是有刮蹭,会被琐事耽搁,经常被打断,吸收的不是很好。”

我们承认,时间碎片化、琐事多在时空上对学习效果进行了打折,但是如果换个维度看待,碎片化的学习是值得期待的。

说个理论,或许你会认同我。

即被称为人生算法的“复利思维”。

经济学家用一个公式表达复利效应:(1+R)N。

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时间,只要R是正值,即你在做正确的事,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很多人认为复利的核心在于回报率,但其真正的核心在于时间:即使年5%的回报率,100年后,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在有限的时间里,知识的获取完全可以运用复利思维。例如你每天坚持看1个小时书,也许一天两天,你和别人的差别无法显现出来,但三四十年之后,差异是你想象不到的。

所谓知识复利,就是新知识不断成为下一次思考素材的积累,从而让知识能够不断以“复利”速度快速迭代,缩短认识与实践的距离。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击败北大硕士成为年度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就是这样的。

人们一定会认为,他背后付出的辛酸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当记者问雷海为:“你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啊?哪有时间看诗词呢?”

雷海为笑答:“不管工作和生活多么忙碌,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送外卖其实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背诗词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商家等餐、路上等红灯、回到住处换电瓶、午休等。”

辛苦吗?好像也没有到挑灯夜战的地步,和你等红灯、坐地铁看手机没有区别。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持续做到20年每天1-2小时的知识摄取。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没有这个耐心。

三 校长学习习惯分析:学习渠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校长学习提升的渠道很丰富,书籍、学习类APP成为超过6成校长的首选,60后校长更喜欢通过看书学习,80后、90后则更倾向于学习类APP;“线上+线下”是校长学习的主要模式。

②APP正在超越其它众多学习渠道,受到校长群体的推崇,虽然崛起时间不长,但APP的渗透率已经从一线城市扩大下沉到四线及以下城市。

访谈中,浙江的张校长这样谈到:“我手机里的APP比较多,比如得到、樊登,APP内容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可以反复听,系统性强,所以我每天都会用。”

一种事物的面世广为用户喜欢,指定有它存在的必然条件,APP亦遵循此理。

相比其他学习渠道,APP总量上譬如百科全书,内容多样化,系统、全面;质量上,内容专业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阅读体验上,倾向于主动学习,可以自主选择搜索,易于集中注意力。

细思之下,校长这个群体存在着一种矛盾。他们一方面渴望获取更多信息,尤其是办学经;另一方面苦于时间有限且碎片化,知识的内化吸收则成为痛点。

该矛盾下,对内容供给侧的启示是明确的:

  • 从“表”入手,高级化包装内容,快速抓取用户注意力,以期给予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

  • 深入“里”的境界,丰富内容维度,达成在一个平台享受两个平台内容的系统知识摄取。

而在这种启示下,腾跃依调研结果而动的落脚点亦是清晰的:让校长最高效地学习,办学路上无忧而行。

随附《K12教培行业校长学习行为洞察报告(2018)》全文。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校长们集体陷入创业焦虑,90后或成最大办学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