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小制作

 浓眉大侠图书馆 2018-10-04

简介

科技小制作的类型根据科技小制作思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仿型、创造型两种。
科技制作工具
模仿型是指这类小制作主要是模仿别人而形成的。因为孩子年龄小,这是可以的,而且大部分孩子的科技小制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开始,慢慢有了兴趣,就可以自己创作了。
创造型是指这类小IMPROVE ABILITIES OF CHILDREN能力的培养275制作主要是孩子自己进行创造的。如自己制造一辆小汽车等等。创造有层次高低之分,一般孩子的科技小制作属初级的东西,因此不能要求过高。
进行科技小制作的困难科技小制作对于孩子来说,非常生动有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即时间问题和课题问题。
1.时间问题作为学生,搞科技小制作大部分是在课余时间,而在课余时间,孩子既要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又要休息玩耍,再加上要做小制作,时间是比较紧张的。那么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解决时间紧张的问题呢?合理安排是充分利用时间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通过安排,可以大大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比如,当孩子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小制作时,家长一定不要打断他的活动,以免扰乱思路耽误更多的时间。
2.课题问题让孩子进行科技小制作,做什么东西好呢?是制作小汽车,还是制作飞机?这就是课题问题。有了课题,才能进行小制作。但是,要叫孩子去确定一个课题是比较困难的事。那么,课题从何而来呢?它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来自听到的消息、来自偶然的发现、来自实验需要、来自事物的启发。[1]

制作不倒翁

方法一
[材料]:乒乓球、胶皮球、白乳胶、碎布或碎彩纸,橡皮泥
  [制作过程]
  (1)将胶皮球的顶端开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孔,从孔口向球底部装进相当于球体三分之一左右橡皮泥做不倒翁的身体。
  (2)用白乳胶把乒乓球粘到胶皮球的小圆孔上,做不倒翁的头部。
  (3)用布角或彩纸剪出不倒翁的五官和四肢分别帖在头和身体上。
方法二
[材料]米、碗、筷子、卫生纸、鸡蛋
[制作过程]
  (1)用筷子在鸡蛋的顶端上戳一个洞,用筷子搅乱蛋清与蛋黄,让蛋黄和蛋清流进碗里去,用水冲洗、用卫生纸擦干。
  (2)往鸡蛋刚戳破的小洞里倒进一些米,再倒点胶水,让米固定在鸡蛋里面的一端。
  (3)用彩纸做了一顶圆圆的小帽子。
  (4)把小帽子粘到鸡蛋顶端的洞口上。
  (5)给不倒翁画上一张脸、眼睛、鼻子、嘴巴。
方法三
[材料]硬纸片、乒乓球、钢珠或玻璃球、彩笔、美工刀、乳胶
  [制作过程]
  (1)用纸片制作一个圆柱形圆桶。
  (2)将乒乓球平分成两半,先将其中一半粘在圆筒的一端。
  (3)将钢珠或玻璃球(钢珠或玻璃球可以在里面自由滚动)放在圆筒中,然后将另一半乒乓球粘到圆筒的另一端,把小熊猫的身体组装好。
  (4)在圆筒的外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像。
  一个会翻跟头的小动物就做成了,将它竖直放到一个页面上,轻轻一推,它就会翻着跟头往前走[1]

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
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1]

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做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床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下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1]

手电筒

材料:
1.废弃的易拉罐
3. 两节5号电池
4. 塑料盖2个
5. 灯泡1个
6.导线与易拉罐相对立的一段
制作方法: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5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导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
用法: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1]

太阳灶

首先要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后再用硬质泡沫塑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 。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出一个细孔,穿入一根 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 成90°的直角,之后各留5厘米 。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 板上。然后再将一根细竹签 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它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 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过一会儿,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若想要加快烤熟的时间可用大号的放大镜在不同面同时进行加热。

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
1.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2.在一张素描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3.取一枚大头针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4.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5.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6.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的![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