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昨日景象 憧憬美好明天

 吴越尽说 2018-10-04

记忆昨日景象 憧憬美好明天

——黎里中秋显宝古镇老照片展侧记

本报记者 黄明娟

图1


图2


图3


      留存岁月痕迹,回味久远时光,是老照片的魅力所在。

      9月21日,黎里双凤楼格外热闹,室内的陈设与以往也截然不同,近500张老照片在此集中亮相,珍贵的昨日景象勾起了来访者种种回忆。2018年黎里中秋显宝活动,通过聚焦古镇老照片的方式,再次展示了黎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文化风情。

      李海珉是中秋显宝吴江非遗传承人,也是本次老照片展的主要组织协调者之一。当天,他早早来到双凤楼,引导来访者逐一参观。走进这幢两层小楼,只见老照片均被精心地装裱,并艺术性地进行了摆放、悬挂,其中,既有黎里名贤参与的重大事件的记录,更有许多普通百姓生活与工作的生动写照。李海珉介绍,此次展出的照片,时间集中在民国前后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约100年的时间跨度,照片的内容以名贤、风景、文体和百姓生活为主,涵盖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照片的征集工作非常不易,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些照片,不仅反映出黎里的灵秀与古朴,也蕴藏着水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李海珉直言,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老照片的存在,对黎里更好地进行古镇保护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海珉将记者引至正门附近的一张黑白老照片前,指着照片,李海珉介绍道:这张照片摄于民国9年夏,是当地初等小学在黎里中立阁(俗称八角亭)拍摄的一张毕业照,因毕业生较多,采用了全景的拍摄手法,因此,照片中,不仅保留了中立阁的全貌,其周边的环境也一目了然。

      这张照片的提供者,是盛泽的一位民间收藏家姚远,当时,姚远向李海珉展示了这张照片,询问其是否为黎里一景。对此,李海珉十分谨慎,通过翻阅史料等方式,进行辨认、考证,确定其为黎里中立阁,并系统了解了当时关于中立阁的历史渊源。

      1965年冬,中立阁被拆,建造沪江日化厂,该厂在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左右,对黎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贡献,不过三四年前,其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后黎里在发展文创产业过程中,引入六悦博物馆。李海珉说,前段时间,六悦博物馆创始人杜维明、馆长陈杰找到他,想要复原博物馆周边环境。

      “这张照片的存在,比我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都更有力度,更加直观。”李海珉说,黎里的保护开发工作,涉及复原部分古建筑,老照片为该项工作提供了依据。“当然,我们的复原,是在老照片的基础上,艺术地复原、进步地复原。”

      顾瑛早年在柳亚子纪念馆工作,对黎里有着特殊的情感。听说有老照片展,她欣然前往,在一张张老照片前驻足欣赏。“这些都是沉淀在镜头里的美好记忆,勾起了儿时的种种。当前,时代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怀念以往的慢生活。老照片的展出,对黎里人民来说,既是享受,也是警醒,警醒的是如何更好地对古镇进行保护开发,掌握快慢节奏。”顾瑛说。

      当前,黎里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古镇核心区风貌环境有了显著提升,接下来,黎里还将围绕“新城古镇”发展战略,进一步在打造特色小镇上展现亮点,以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和水乡古镇联合申遗为抓手,加快实现古镇在形态、业态、文态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李海珉也希望,此次的老照片展,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热心人士,能够提供有关古镇风土人情的照片史料。

图1:李海珉在“黎里中立阁”前向记者介绍。(黄明娟摄)

图2:顾瑛在欣赏老照片。

(黄明娟摄)

图3:双凤楼二楼老照片展场景。

(黄明娟摄)

吴江日报2018-09-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