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因离开军队,错过大将军衔,3年后重返军队,他却说:上将就行

 浙江LBZ 2018-10-04

古往今来,封侯拜将成了无数人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他们有的人,往往会在达成了这个目标之后,眺望更高的目标,然后再次发起追逐。因为更高等级的身份,相对应代表着更高等级的荣华富贵,更多的成就感。然而,在这一股大流挟卷之下,却有人毅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尚未有军衔的他,拒绝了大将军衔。

这个故事真实发生,它的主人公便是中国的开国功臣,李聚奎。在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授衔仪式上,评出了我们现在熟悉的十大元帅,并授予许多将军军衔,然而在此次授封仪式上,战功累累的李聚奎将军并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

三年后国家补授军衔,由于当时十大大将的名单已经确定,本该出现在名单上的李聚奎却因为三年前的错过,而不被评为十大大将之一。李聚奎将军明确地向为难的工作人员表示:“不需要大将,上将就行了。”从此,在新中国的史册上,留下了一位大度的李聚奎上将。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么好的提升机会,为何不选择更高的位置?毕竟,在1955年的时候,李聚奎将军因离开军队,担任国家石油部部长,错过了一次授衔机会,也就错过了大将军衔。3年后他重返军队,面临难得的提升机会,却甘愿放弃高位,还说:“上将就行。”实在奇怪得很,要知道机会一去难复返啊。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李聚奎上将。出生于1904年,湖南安化县,李聚奎上将于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从军队基层做起,到成为师长,军区司令员,国家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上将,最后是一名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的一生,战功赫赫,荣誉加身,就连上将杨得志和中将孙继先也是他手下将领。

同时,他的一生,也是功与德并行的一生。他曾在一次战役中救过彭德怀元帅的性命,彭德怀元帅将这份救命之恩常挂至嘴边,但是李聚奎将军却甚少提及;为了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提供方便食用的干粮,他发明了炒面军粮,从而解决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粮食保障。此类事迹还有很多,是在难以一次说完。于1995年,这位上将逝世,留下了他的赫赫战功,也留下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光辉事迹。

“就低不就高”,这位拒绝了大将军衔的将军,是没有军衔的大将。难怪世人皆称他德高望重,豁达大度,光明磊落。他因离开军队,错过大将军衔,3年后重返军队,他却说:上将就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