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想录(18)关于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heitudi 2018-10-04

教育随想录(18)关于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自身发展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的转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不断自我反思的学习者、研究者。要努力打造一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思想、有作为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弘扬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学校教育品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思想务虚,继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每位教师的工作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主体,学校准确的办学定位,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办学思想需要内化为教师的认识,并逐渐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而且表现在行动上常会有反复,所以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上,必须花大力气,常抓不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学校将继续以假期集中培训、理论学习、定期召开各类讲座、课改推进会、校本教研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教学等教育理论,丰富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地走素质教育之路。

教育随想录(18)关于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二、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反思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通过课堂观察、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提供教师自我观看、自我反思、自我矫正的机会。要求教师通过发现自己教学设计中的闪光点和不足,提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技能和调控能力。同时,利用不断积累的个人教学素材,可以再现教师的成长轨迹,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2.建立“说课制度”。通过教师间的对话反思教学,说课不单是讲解自己的教学设计,还要分析说明其中的理论依据。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思想交锋、共同探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后面的教育观念,重构教学设计。

3.选择“关键事件”进行反思和研究。要实现教师个体的自我超越, 引导教师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学期工作小结以记录“关键事件”的形式进行,重在围绕该事件决策自己的行动方向,促进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与自己个性的融合,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育随想录(18)关于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三、强化教研组的基地建设,使教研组成为名师、名学科的孵化器

1.认真分析教研组现状,制定新的发展规划。要全面分析总结过去几年教研组的建设情况,从课程开发、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培养、梯队建设、教师个性化发展、科研成果等方面反思教研组建设的特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教研组帮助每位老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成为教研组发展的基础。

2.强调团队学习,以组织的力量推动教师的学习和实践,建立理论学习制度。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部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的实力,带来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组内实行叙事交流制度,,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个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

3.以教研组为科研主体,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教师即研究者,在以校为本的科研活动中,课题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教学现场。每个教研组都承担一项县级课题的研究,通过子课题的形式,将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教师身上,在组内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教育随想录(18)关于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四、加大对名师、名学科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增强学校竞争力

名师、名学科不仅出自于过硬的教学质量,更出自于对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进而在全市、全县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名师、名学科地位的确立必定要经历长期的积累,拥有深厚的底蕴,所以,学校对于名师、名学科的培养必须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物力、财力上的支撑。

1、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进一步发挥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的创新和激励功能,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校际交流、参加各层次的教学研讨、送出去培训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视野和理论水准。

2.建立名师培养推出机制。学校重点在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选拔名师培养对象,帮助其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加强过程管理和目标检测。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有重点地指导这些教师在教学、教研、评比中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3.以研讨会、开放日、校本教研等形式,打造强势学科。 客观分析学校各学科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选择1-2门学科作为学校重点项目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保证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通过一年一度的教学“开放日”、定期开展的校本教研与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该学科在我县的影响力,为名学科的形成打下扎实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