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科汇纂

 彝人泰山 2018-10-04
竹帘

  释义云:凡肢体有断处,先用手法安置讫,然后用布缠之,复以竹帘围于布外,紧扎之,使骨缝无参差走作之患,盖通用之物也。

  杉篱

  释义云:凡用以围裹于竹帘之外,将所穿之绳结住,再于篱上加绳以缠之,取其坚劲挺使骨缝无离绽脱走之患也。盖骨节转动之处与骨筋甚长之所,易于摇动,若仅用竹帘,恐挺劲之力不足,故必加此以环抱之,则骨缝吻合坚牢矣。

  陈远公曰:有跌打骨折,必用杉木或杉板,将折骨凑合端正,以绳缚定,勿偏斜曲,再扎,不可因疼痛心软,少致轻松,反为害事。后用内服药,如皮破血出,须用外治药,但骨折而外边之皮不破,即不用外治之药,然内外夹攻,未尝不更佳耳。内治法宜活血去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内治用接骨神丹煎服,外治贴全体神膏,再加末药胜金丹,掺伤处为妙。每膏一张用末药三钱,掺膏上贴之。凡接骨不须二个,至重则用二个。此绝奇绝异之方,倘未损伤,只贴膏药,不必用胜金丹掺药。内外治法三方,有不可形容之妙,医者患者得以旦夕奏功,故特为表出,方出《冰鉴》。

  谷兰云:损伤固痛,因痛而以板木缚之则愈痛,愈痛而手软、心软,转致轻松,是痛其反增其痛,迨至不可医药,悔何及哉!学人务熟习手法,临症时得自然之妙,自无手软、心软之弊矣。

  耀山云:凡臂骨及小儿颈骨、腿骨、大手膊骨,截断折断、碎断斜断者,不必用大杉篱用杉木皮尽可。将杉木皮削去粗皮,或三片或二片,如指面大,长短以患处为则。况杉木皮似竹样阁漏式,合于骨处极为妥贴。又杉木皮挖空,用纸粘裹,可缚手肘手腕,使其能转能伸,能屈能曲,此夹扎中之活法也。又有竹蔑大片,再以纸包,或用三片、四片,看患处之宽狭长短,定为法则。又有松木薄板,象今做糕匣者,用纸包裹,安于骨断之处,以棉带紧扎甚妙。此皆常用验过之器具也。

  抱膝

  释义云:膝盖骨复于楗 二骨之端,本活动物也。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左右。虽用手法推入原位,但步履行止,必牵动于彼,故用抱膝以固之,庶免复离原位,而遗跛足之患也。其法将抱膝四足插于膝盖两傍,以竹圈辖住膝盖,令其稳妥,不得移动,再用白布宽带,紧紧缚之。

  耀山云:膝盖骨脆碎或跌碎者,常用纸竹毛篾缠绕一KT ,与膝盖大小相等,再加四绳缚于KT 上,贴膏药后,即将篾KT 安上,四绳分前后缚之,较之竹圈,稍觉柔软矣。

  又云:以上器具,皆伤科必用之物,又增补试验各具,然未备也。有肩胛出臼,用布带手上,系于柱间,在带上 者;有腿骨出 ,用阔带缚定腿足,将人抱住,以大 头吓者;有用硬挺者;有用软骗者,种种器具,总不出缚缠夹扎挺托之法,复其原位,使勿游移活动为得耳,要在人之活法变动也。

  《选粹》云:凡损伤平处,骨断骨碎,皮不破者,用接骨定痛等膏敷贴。若伤在手足曲缩之处,要用包裹,可令时时转动。指骨碎者,只用麻片夹缚。腿上用麻绳扎缚。冬月热缚,夏月凉缚,余月温缚。又云:骨断皮破者,不可用酒煎药。或损在内而皮破者,可加童便于破血药内和服。若骨断、皮不破者,可全用酒煎药。若只伤而骨不折、肉不破者,用消肿膏或定痛膏。又云:皮里有碎骨,只用定痛膏敷贴夹缚,如十分伤重,自然烂开其肉,碎骨自出,然后用补肌散,外以补肉膏敷贴。又云:夹缚处,须药水以时泡洗,春秋三日,夏二日,冬四日,洗去旧药,须仔细勿惊动伤处,洗讫,仍用前药前膏敷缚。凡换药不可生换,须用手巾打湿拓润,逐片取脱,随手荡洗换上,又不可停留一时刻,药膏必须预为摊就,随手换上,此乃敷药之诀,如换膏药亦然。

  接骨歌诀

  接骨由来法不同,编歌根据次说全功。若能洞达其中意,妙法都归掌握中。骨折大凡手足

  或短或长或脱窠,或凹或凸或歪侧,务将手足慎抚摩。长者脱下短缩上,突凹歪斜宜度量。

  身上骨若断而分,须用三指摩的当。内如脉动一般呵,骨折断碎无别何。整骨先服保命丹,

  酒下骨软方动他。手足断须扯捻好,足断而长添一劳。先须脚底牢牮实,断伤骨下微 高。

  足跟之下更高 ,病痊无患自证验。如不牮实骨尚长,以后愈长愈可厌。此为缩法之手功,

  手长难疗成废躬,歪从患骨下托起,扯直无歪归于同。合奠不突还原样,凹者捻妥无别尚。

  试手必以两手齐,试足须将脚并放。复臼膏药自急需,光细布摊称体肤。长短阔狭随患处,

  膏宜摊浓糁多铺。将膏紧裹包贴定,夹非杉皮力不胜。浸软渐剖去粗皮,板长患处短方称。

  还当排得紧重重,夹上布缠缠莫松。缠布阔宜二寸许,从上至下尽力封,布上再扎三条带,

  中间上下护要害,先缚中间后两头,宽紧得宜始安泰。如缚手足斜折断,中间紧而两头宽。

  骨断若如截竹样,中宽聚气紧两端。气血断处来聚着,手用带儿复掌络。脚要米袋两边挨,

  挨定不动胜妙药。对症汤丸日日施,药洗换膏三日期。三七之时骨接牢,房事油腥犯不宜。

  紫金丹作收功例,骨仍坚固无流弊。我今编此手法歌,传与后人须仔细。

  上歌诀

  上 不与接骨同,全凭手法及身功。宜轻宜重为高手,兼吓兼骗是上工。法使骤然人不觉,患如知也骨已拢。兹将手法为歌诀,一法能通万法通。

  托下巴歌诀

  头骨圆圆曰髑髅,下把骨脱两般求。单边为错双边落,上似弯环下似钩。两指口中齐重捺,各腮颊外共轻揉。下巴往里徐徐托,托上还须用带兜。

  提颈骨歌诀

  人登高处忽逢惊,首必先坠颈骨顷。面仰难垂惟伸续,头低不起则端擎。腔中插入须提拔,骨上歪斜要整平。再看有无他磕碰,临时斟酌度其情。

  整背腰骨歌诀

  脊背腰梁节节生,原无脱 亦无倾。腰因挫闪身难动,背或伛偻骨不平。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 。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

  上肩 歌诀

  损伤肩膊手筋挛,骨 犹如杵臼然。若是肘尖弯在后,定当 骨耸于前。常医或使两人拉,捷法只须独自掮。倘遇妇人难动手,骗中带吓秘家传。

  托肘尖歌诀

  臂膊之中曰肘尖,凸凹上下骨镶粘。直而不曲筋之病,屈若难伸骨有嫌。骨裂缝开翻托好,筋横纵急搦安恬。仍当养息悬于项,屈曲时时疾不添。

  挪手腕歌诀

  腕似农车水骨联,仰翻俯复曲如旃。行车竭蹶应防复,走马驰驱或致颠。手必先迎筋反错,掌如后贴骨开偏,轻轻搦骨归原处,骨若还原筋已痊。

  上大腿 歌诀

  环跳穴居跨骨前,中分杵臼似机旋。筋翻肿结脚跟HT ,骨错斜行腿足蹁。宣用手掎并脚牮,或施布缚发绳悬。

  推膝盖骨歌诀

  膝骨形圆盖膝间,原系活动各筋扳。盖移腿上腰胯痛,骨走 中步履艰。若出外边筋肿大,如离内侧 难弯。推筋捺骨归原位,抱膝相安何足患。

  拽脚踝拐歌诀

  足趾足跟踝相并,伤筋动骨致难行。脚尖向后应知挫,踝骨偏斜定是拧。骨突骨坳宜摸悉,筋翻筋结要厘清。筋须揉拨又须拽,筋若调匀骨亦平。

  耀山云:骨 者,两骨相交活动之处也。如杵之臼,如户之枢,又如桔槔之有机。以筋之,故能转运而不碍。若脱 者,筋必受伤,是以上 必先理其筋也。前接骨歌,系陈氏秘,法赅而备,惟原稿韵脚未妥,稍为润色之,脱稿之后,复撰上 歌诀十首,未敢言工,聊便诵记而已。接骨 之 字,音料,乃尻骨上有八孔,谓之八 。《叶氏医案》云:接骨上骱,骱音戛,小骨也,或有用作窍,用作 ,均未切当。薛氏《正体类要》有骨 接而复脱之句,今仍借用之。

  方法总论

  《选粹》云:大法固以血之或瘀或失,分虚实而为补泻,亦当看伤之轻重。轻者顿挫,凝滞作痛,此当导气行血而已;若重者伤筋折骨,如欲接续,非数月不瘥;若气血内停,阻塞真气不得行者必死,急泻其血,通其气,庶可施治。又云:出血太多,头目昏眩,先用川当归、大川芎,水煎服,次加白芍药、熟地黄、续断、防风、荆芥、羌独活、南星,煎加童便,不可用酒。如血出少,内有瘀血,以生料四物汤一半,加独圣散水煎服。皮肉未破者,煎成加酒服。

  内证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若误饮凉水,瘀血凝滞,气道不通,或血上逆,多致不若入于心即死,急饮童便热酒以和之。若患重而瘀血不易散者,更和以辛温之剂。睡卧要上身垫高,不时唤醒,勿令熟睡,则血庶不上逆。故患重之人,多为逆血填塞胸间,或闭塞气道咽喉口鼻不得出入而死。

  《选粹》云:损伤,寒凉之药一毫俱不可用,盖血见寒则凝,若冷冻饮料致血入心而死。惟外伤者,当内外兼治。若外无所伤,内有死血,唯用苏木等治血之药,可下者下之,鸡鸣散是也。

  《可法良规》云:凡损伤之症,外固不宜敷贴硝黄之类,恐济寒以益其伤。若人平素虚虽在夏令,内服亦不宜用咸寒之品。盖胃气得寒而不生,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能行,腐肉得寒而不溃,新肉得寒而不生。若内有瘀血停滞,服以通之,不在此例。

  出血

  《正体类要》曰:若患处或诸窍出血者,肝火炽盛,血热错经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遥散热养血。若中气虚弱,血无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或元气内脱,不能摄血,用独参汤,加炮姜以回阳;如不应,急加附子。或血蕴于内而呕血,用四物加柴胡、黄芩。凡损伤劳碌、怒气、肚腹胀满,误服大黄等药,伤阳络,则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伤阴络,则为血积血块,肌肉青黯。此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补脾肺,亦有生者。

  《急救方》云:跌压伤重之人,口耳出血,一时昏晕,但视面色尚有生气,身体尚为绵则皆可救。但不可多人环绕,嘈杂惊慌,致令惊魄不复。急令亲人呼而扶之,坐于地上,先拳其两手两足,紧为抱定。少顷再轻移于相呼之人怀中,以膝抵其谷道,不令泄气。若稍有知觉,即移于素所寝处,将室内窗棂遮闭令暗,仍拳手足紧抱,不可令卧。急取童便乘热灌之,马溺更妙,如一时不可得,即人溺亦可,要去其头尾,但须未食葱蒜而清利者,强灌一、二杯,下得喉便好。一面用四物汤三、四倍,加桃仁、红花、山楂、生大黄各二两,童便一大钟,如夏月加黄连四、五分,用流水急火,在傍煎半熟,倾入碗内,承于伤者鼻下,使药气入腹,不致恶逆,乘热用小钟灌服;如不受,少刻又灌。药尽不可使卧,服药之后,其谷道尤须用力抵紧,不可令泄其气。如药性行动,不可即解,恐其气从下泄,以致不救也。必须俟腹中动而有声,上下往来数遍,急不可待,方可令其大解。所下尽属淤紫,毒已解半,方可令睡,至于所下尽为粪,即停止前药。否则再用一二剂亦不碍。然后次第调理,不可轻用补药。

  王肯堂云:血溢血泄,诸蓄妄证,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区别治之,虽往往获中,然犹不得其所以然也。后来四明遇故人苏伊芳举,闲论诸家之术。伊芳举曰:吾乡有善医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则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之有。予闻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释然矣。

  又云:凡九窍出血,用南天竺主之,或用血余灰,自发为佳,次则父子一气,再次男胎又次则乱发,皂角水洗晒干,烧灰为末。每二钱,以茅草根煎汤调下。又荆叶捣取汁,酒和服。又刺蓟一握,绞汁,酒半盏和服;如无生者捣干者为末,水调三钱,均效。

  诀曰:墙头苔藓可以塞,车前草汁可以滴,火烧莲房用水调,锅底黑煤可以吃。石榴花片可以塞,生莱菔汁可以滴,火烧龙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急救方》注:治跌打损伤已死者,用男女尿桶人中白,炼红投好醋七次,研末酒送二钱,吐出恶血即可救矣。慎不移动,动者不治。

  泛注

  《可法良规》云:凡损伤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盖血得热则,其害甚速,须先伐肝火,清运火,砭患处,和经络,则瘀血不致泛注,肌肉不致遍溃。次则壮脾胃,进饮食,生血气,降阴火,则瘀血易于腐溃,新肉易于收敛,此要法也。若用克伐之剂,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濒湖集简方》曰:治打仆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用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

  发热

  东垣曰: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如昼夜俱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急泻其阳而峻补其阴。夫热入血室之症,妇人经水适来,或因损伤,谵言如见鬼状,宜小柴胡汤加生地主之。王太仆曰:凡热来复去,不时而动,乃无根之虚火也,宜六君子汤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或八味丸最善。

  《可法良规》曰:凡损伤之症有出汗者,当审其阴阳虚实而治之。若阴虚阳往乘之,则自汗,以甘寒之剂补其气,如补中益气汤之属是也。若阳虚阴往乘之,则发厥自汗,以甘温之剂助其阳,如参附汤之属是也。亦有因痛甚而自汗者,宜清肝火为主。亦有因阴阳损伤而自汗盗汗者,宜补气生血为主。若心孔一片汗出者,养其心血自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