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中有禅才是黄庭坚书法的真谛

 明远小筑 2018-10-05

许多年前因写字慢不下来,那时我主攻王铎草书,写的有点形了,但控笔始终是个问题,也因此曾多方求教,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师对我说,建议我写一下黄庭坚的草书,或许可以慢下来。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局部)

写大草可以使快的速度慢下来,这对我是闻所未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书店买了一本黄庭坚的《诸上座帖》,临习了几次,在静心品味黄庭坚这种苦涩味道的线条的同时,速度可是真的慢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人们也叫他黄山谷,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分宁( 今江西修水) 人。在北宋文坛上,居“苏门四学士”之首,后更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苏轼非常称赞黄庭坚的品行和诗文,说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他开创的“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很大。他的书法取法颜真卿、怀素等书法名家,用笔纵横奇倔,自成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世称“宋四家”。

黄庭坚手札

平心而论,苏黄米蔡宋四家中,米与蔡的书法相对要好看一点,而苏东坡黄庭坚的并不是那么好看,然而,苏东坡与黄庭坚凭着自身雄厚的文学功底,在坎坷的仕途中练就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艺术对人生的深度思考,最终扛起了宋代书法“尚意”的大旗,而这所有的一切,才学、坎坷、坚韧与豁达,在其书法中也得到了极好的表述。因此,无论是苏东坡还是黄庭坚,其书法都呈现出的是浓浓的书卷气,才气和逸气。

黄庭坚草书《廉颇另想如列传》(局部)

据黄庭坚自述,他的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而黄庭坚的小字行书,则是因其才学赋予了浓浓的书卷气,与苏东坡的书法一样,开了文人书法之先河。

黄庭坚草书《花气蕉人帖》

在宋四家中,草书成就最高的也是黄庭坚。自唐代张旭怀素创造了狂草这种完全写意的书体后,有宋一代,唯有黄庭坚的狂草是在继承张旭和怀素的基础上自称面目。

因此,单从形态上看,黄庭坚的狂草明显脱胎于怀素,但与怀素冷峻的,疾风骤雨般的冷线条不同的是,黄庭坚把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绵延的线条从笔端表现出来,因此,黄庭坚的线条是一种人间烟火式的温情,虽然其中不乏苦涩,但这苦涩之外,是一种对世事的豁达和淡然,因此,黄庭坚的线条虽然是生涩的,但很舒展,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禅意人生,在黄庭坚的狂草中表现的淋漓至尽。

黄庭坚行书《跋东坡寒食帖》

书中有禅,有人生的酸甜苦辣,还有他对这个世俗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淡然的胸襟与气度,这才是黄庭坚书法的真谛。

大家都在看

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傅山:“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田英章的“书学有道,楷法无欺”

苏轼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渡海帖》

黄庭坚书法线条传承之作——《花气薰人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