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一位博集众多范本之一身,最终形成个人独特书法风格的书法家

 海航润泽馆 2018-10-05

启功(公元1912—2005年),字元白,生于北京,满族,清世宗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文献学家、书画家、书画鉴定家。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西冷印社社长等职。其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从》《启功书法选)、《启功书画作集》、《诗文声律论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启功幼年对文史和书画体现出浓厚兴趣,学习十分刻苦。后从贾羲民、吴镜订二位先生习书法丹青,从戴姜福先生修古典文学。20岁以后,经傅增相介绍,启功受教于陈垣先生。陈先生治学严谨,对启功循循善诱,当时师生之谊,有逾父子。在以后的岁月里,启功还结交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和书法家,如沈兼士、容庚、唐兰等人。启功一生勤勤恳恳,为把自己生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留给后人,他经常加班加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启功先生是书法大家,但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甚至不愿意让人称他为书法家。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教育工作者,教书是他的第一职业。他认为,作为老师写好字是必须的,写好字,那是敬业。他在回忆陈垣老师的文章里写道:“老师常说字写的不好,学问再大,也不免减色。一个教师板书写不好,学生先看不起。”他对“写字”这门技艺,兢兢业业,坚持了一辈子。

启功6岁人家塾,字课均为先祖自临《九成宫》的仿影。11岁见《多宝塔碑》,掌握其基本笔法和结构。其真正意义上学书是从二十几岁开始,先生对自己的“书法生活”做过详细的描述,“廿余岁得赵书《胆巴碑》,大好之,习之略久,或谓似英煦斋。时方学画,稍可成图,而题署板滞,不成行款。乃学董香光,虽得行气,而骨力全无。继假得上虞罗氏精印《宋拓九成宫碑》,有刘权之跋,清润肥厚,以为不啻墨迹,固不知为宋人重刻者。乃逐字以蜡纸勾拓而影摹之。于是行笔虽顽钝,而结构略成。此余学书之筑基也。”

可见,启功学书早年临赵孟頻《胆巴碑》,又学董其昌,重读《张猛龙碑》,对书法渐渐有所领略,后又得宋拓本《九成宫碑》,于是逐字钩拓进行影摹,打下深厚功底。再后来广临历代名家碑帖,尤以临隋智《千字文》时间最久。也从这可以看出启功在书法上的奉献及努力的身影是多么的令人敬佩,也是他的这一种精神让他的书法有了更好的突破,从此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