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雲泉 2018-10-05
北京的洋建筑如同中国近代史一样,曾面对中西文化差异,古今时代更迭以及新旧观念对立等问题,但依然存世至今。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先从教堂篇看起京教之西什库教堂、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教堂,又称北堂。 北堂原建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西叫蚕池口的地方,当时叫蚕池口教堂。据说有一年康熙身染疟疾,御医久治不愈,耶稣会士洪若轩、刘应(也有资料称是神父张诚、白晋)进奉西药奎宁,药到病除。康熙大喜,将蚕池口一块地产相赠,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教堂,康熙为新建的教堂御题匾额'万有真源'。把教堂建在御苑之旁,显示了康熙帝的开明与自信。清中叶以后,屡起教案。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籍没教堂并拆除大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被迫归还教堂产业,同意重建。同治五年底(1866年)新教堂落成。20年后慈禧在扩建中南海时,深感教堂离御苑太近,教堂的高塔仿佛时时在窥视、威胁着她。她执意要教堂迁走,但又不敢得罪洋人。经与罗马教廷磋商,慈禧不得不赔地赠银,将教堂迁至已废弃的西什库旧址。1888年西什库教堂建成,成为华北天主教会的总堂。1900年庚子之乱中,义和团团民一万多人包围并进攻北堂,教堂受到严重损坏。在后来的修复中,教堂又加高了一层,成为今天的样子。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高大的窗子,显得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种向上升腾、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觉。北堂南立面有三个尖拱券入口,进入堂内,一根根巨柱高高地撑起金色拱顶,四周是80扇镶彩色玻璃的花窗,阳光射入,眼前是一片五光十色、璀璨晶莹的奇景。堂内有一幅圣母抱着耶稣的油画,然而圣母和耶稣穿的却是清朝皇太后与皇帝的衣服,不细看还以为画的是中国皇太后与小皇帝。这也表明教会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京教之圣弥厄尔教堂。此教堂为法国遣使会拨款,于1901年法国传教士高嘉理司铎主持兴建。是外国人在北京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教堂,当时专供东交民巷使馆区内老外使用,为哥特式建筑风格。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京教之西堂又叫七苦圣母堂。在西直门内大街南侧,是这四座堂中的小弟弟,最初名七苦圣母堂,系意大利传教士德理格始建于1723年(清雍正元年)。这位神父于康熙年间来华,曾受命在朝内教授皇子西学,学生中就有后来成为雍正皇帝的雍亲王,所以他受优待能在京置地建堂。1912年重修。在北京是唯一一座不是由耶稣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它历史最短,规模最小。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京教之珠市口教堂,始建于1904年,由美国卫理公会开设,属于简易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京教之东堂,又称天主教圣若瑟堂,属于罗马风格建筑,清顺治十二年由利类斯和安文斯创建,为北京第二座天主教堂。

宣武门天主教堂,又称圣母无染原罪堂。仿西洋古典式建筑风格,前身为明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创建的礼拜堂,清顺治由德国神父汤若望在原址上重建,为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也称南堂。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京教之亚斯立堂,是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义和团运动中遭焚毁,1904年在此重建后形成今天的样貌,为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京教之南岗子天主堂,初名普爱堂,于1910年由北京仁爱会修女和若瑟会修女共同集资修建,修女疗养和静修之所,并在此开设诊所,后增加缝纫班,义务为穷人和孤儿及贫困女孩提供服务。1921年教堂进行改建,形成如今的建筑风格。

北京城遗存的洋建筑之教堂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