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木香草堂 2018-10-05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海丰县公平镇第四小学  钟木清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学生发挥学的主动作用。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则学就失去了目标;同样,如果没有学生的学,教便没有了对象,失去了意义。教与学是师生之间行为的互动,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

         常听有些教师埋怨,说自己的学生基础差,上课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是简单的问题也是如此。也常常听到有些教师反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的情绪无法调动起来,整节课如一潭死水。长此以往,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学校组织的互听课活动中,我也常看到这种情形: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而学生在下面神情漠然,无动于衷。碰到这种情况,听课的老师可能会认为授课的教师水平低,不会教。其实不然,能站到讲台上的大都是念了十几年书的高才生,可谓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是教师的水平低,而是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使“教”与“学”无法相长,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多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强,学习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则容易搞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较为轻松,教师教起来自然就事半功倍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呢?现谈谈我这些年来从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会不知不觉地犯了包办主义的错误,整节课滔滔不绝,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端坐在教室里如“鸭子听雷”,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微。这种教学模式,我们要坚决地摒弃。例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说:“这里是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很多革命烈士遗留下来的珍贵纪念品,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在,你是这里的导游,有一批客人正在这里参观,他们对一根长满红锈的鱼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向客人介绍一下鱼钩的来历。”刚开始,学生们还犹犹豫豫的,经我一番鼓励之后,他们跃跃欲试,纷纷走上讲台表演,一个讲得比一个好,学生们都非常的投入,整个课堂的气氛也空前的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由此可见,一个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远远大于一个心不在焉、置身事外的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它的实质就是主体性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些教师担心把课堂让给学生会引起课堂混乱,造成课堂纪律的失控。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担心是必然的,但并不是有些教师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是教学的主导,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们是有的放矢,而不是放任自流。我们不是在做祷告,应当允许学生有一点点的“乱”,这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好处的。“贵在参与”,只要学生热情参与,教师适时指导,我们的教学就能获得“双赢”的局面。 

        要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教师要树立现代学生观,要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设计课时计划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按照主体活动的规律开展教学。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想,大胆地参与,使学生从上课到下课都在动眼、动耳、动嘴、动手、动脑,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同时开动,活跃学生思维,使大脑皮层得到多方位的刺激,从而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意味着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就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实施课堂设计和教学步骤,使高、中、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既要有深度,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有用武之地”,又要有普遍性,使大多数学生能学习知识、操练技能;既要使个别学生到讲台前面得到实践,又要使大多数坐在下面的学生投入到活动中,一同看、一同听、一同说、一同想、一同做,思维不掉队,注意力不分散。教师可利用“分组合作法”、“游戏激趣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还可适时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

         学生大都有表现的欲望,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也渴望鲜花和掌声。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敢于表现自我,敢说敢做,他们更害怕失败,害怕嘲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表现的欲望,却又不敢流露出来,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的鼓励。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必须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一位西方哲学家说过,克服最初困难获得成功的经历是终生努力奋斗的诱因。对于一些内向型的孩子和后进生,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心理障碍勇敢地站出来时,不管对错与否,教师都应当及时地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等,使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试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所以,教师要适时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想到“我能行”、“我很行”,进一步地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第三,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从个人感情上信赖老师、亲近老师,喜欢上老师的课,自然就乐意参与课堂各项活动。另外,教师还要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有节目主持人的睿智与风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初步懂得主动是迈向成功的起点和获得成功的动力,并逐步端正学习动机,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强化能力,敢于竞争,勇于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勤于动脑思考、善于动手实践,有见解、会表达、重参与、敢承担责任。因此,每一位奋斗在教育前线的工作者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01110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学教程》

http://wenku.baidu.com/view/da4e55b8960590c69ec3766c.html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