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挑燈看劍r7wtm5 2018-10-06

所谓谶纬,皆出于神学,往往被人们习惯于合称,其实说到底,谶、纬别为二种:谶是方士化儒家造作的图录隐语,是记载预言预兆及其如何应验的谶书;而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异怪诞指说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经学的支流。当然,这是定义上细致的条分缕析,在实际的运作中,谶纬原本并不分家,或单称“谶”,或单称“纬”,或合称“谶纬”,其本质上无所分别。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谶纬的起源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经学成为官学,此时没有谶纬的名目,但是今文经学中的穿凿附会、衍附缘饰已经在思想上为谶纬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草蛇灰线,成为之后谶纬所凭籍的丰富思想资源。

第二阶段,王莽谦恭未篡之时,为了给自己的政治路径和身份变化寻找合法性,通过刘歆等“理论家” 正式确立和强化了『汉为火德』、『汉家尧后』——“汉为火德”,意思是汉朝在五德运序中的属德是火;“汉家尧后”,意思是汉朝天子是古圣王尧的后裔——在王莽这里,“汉家尧后”和“尧汉火德”的移植和利用是为了给“ 新室舜后”、“舜新土德”做铺垫 ,“火德销尽”是为了推导出“土德当代” ,这些说法,结合大量进一步确证其“受命为真”的符命谶记,形成了谶纬的完整体系,成为其篡汉的理论和文宣基础。

第三阶段,光武帝以图谶兴,起兵之初,就是接受宛人李通的图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称帝之时,凭借的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的“赤伏符”。光武帝取得政权后,继续把谶纬奉作一项重要的统治工具,可以说,他虽然和王莽、刘歆是政治上的死敌,但是几乎全盘接受了王莽、刘歆制定的历史系统。不过,光武帝删除了有关王莽“接受天命”的言辞,而只是保留了高祖、光武受命于天的种种预言和符命,也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谶纬形态主要就是刘秀命人加以进一步删改整理的结果。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阴丽华剧照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刘秀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

由上述情形可知,王莽凭借谶纬符命来篡汉,但是在逻辑上他的前提是必须承认汉室和刘家的正统合法地位,不然其代替汉室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立足点,然而,这个对汉室合法性的官方认可恰好成为其敌人光武帝光复汉室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谶纬本身并不是一个坚固的具有确凿的倾向性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人人可以从中各取所需。

也正因如此,待到汉室也包括蜀汉灭亡之后,『卯金刀』、『刘氏复起』、『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刘家欲兴』等一系列谶语(被史家总称为『卯金刀』谶语或金刀之谶),作为政治预言,依旧在魏晋南北朝以至于唐代的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汉代佩玉刚卯承载的寓意分别是辟除邪灵和“强刘”之意

拿『刘氏复起』这个谶记来说,本来在王莽新朝末年开始流传,在东汉王朝禅让给曹魏之后(曹魏受命的谶记可以概括为“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我们也注意到之前黄巾军的“苍天当死,黄天当立” 和袁氏兄弟的“赤德衰尽,袁为黄胤”、“以黄代赤,德运之次”都失败了 ) ,它再度出现,以“汉祚复兴”、“兴复汉室”等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张昌、刘尼、刘根、王弥、刘茫荡、刘黎、刘灵助等人的起义或起兵,甚至三国时期刘备(汉昭烈帝)建立蜀汉、匈奴贵族刘渊(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的起兵反晋,都是在上述“汉祚复兴”等的谶记号召之下发动起来的。

这些谶记本质上就是所谓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政治口号,在这样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卯金刀”、“刘举”等也就自然地成为新的统治者对之十分敏感和警惕防范的符号。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三国时期魏蜀吴鼎立及周边少数民族态势地图

北魏道教的代表人物寇谦之《老君音诵诫经》中借太上老君之口,严厉抨击借名李弘、刘举起事的行为:

世间诈伪,攻错经道,惑乱愚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返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其中精感鬼神,白日人见,惑乱万民,称鬼神语,愚民信之,诳诈万端,称官设号,蚁聚人众,坏乱土地。称刘举者甚多,称李弘者亦复不少,吾大恚怒。

『刘举』不是一个普通的姓名,它或者是「刘氏再举」的缩略,或许是「刘季」、「刘秀」、「刘子」的讹写,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刘举和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李弘一样,是道教意义上的谶纬。

在东晋司马元显时期,当时就有“金刀既以刻,娓娓金城中”的民谣,这和当时实力派中有刘牢之、刘毅、刘裕等依靠军功迅速崛起的所谓彭城刘氏子弟有关;而萧齐(南齐)取代刘宋而建立,连皇帝使用金柄刀子切瓜都成为禁忌。

从东晋至南北朝,发生了无数次托名李弘、刘举起义,但是,随着道教传统中未来的圣君被逐渐确定为『李弘』,『刘氏复起』这个『卯金刀』谶语或金刀之谶需要在新的文化资源中寻找和吸取营养和生命力。

随着弥勒(Maitreya )信仰在6世纪的中国广泛传播,以新佛(佛教救世主)为名的起义起事层出不穷,其领袖大多姓刘——这些身份或者是泾州沙门、秦州沙门,或者是幽州沙门、冀州沙门的暴动首脑,往往都冠以俗姓“刘”,此种情形,无疑说明对他们来说,『卯金刀』谶语或金刀之谶仍然是在政治文宣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的内容。

及至隋朝,文帝面临的第一场严重的谋叛就是自称姓是卯金刀、名是一万日的刘昉为首的,而隋末诸雄中,出身北海刘氏的刘兰成、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的刘黑闼,都充分利用了『卯金刀』谶语或金刀之谶。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刘黑闼影视形象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隋末唐初群雄割据势力地图

在唐朝建国之前(以618年为时间节点)或者向前延伸到各种李氏集团势力急速膨胀之前,弥勒下生和道君出世可能在宗教层面存在着争夺信众以及延伸的供奉资源的竞争,但是『李氏将兴』和『刘氏当王』本身都是所谓在野政治集团的诉求和文宣,本身同为当时的在朝统治集团所忌,彼此之间并无太大的利益冲突。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京剧《断密涧》剧照,描写李密被唐军斩杀

但是,随着李密、李渊、李轨等李氏家族成员(当然他们并不是立场相同的政治人物)先后以『李氏将兴』号令天下,特别是李唐王朝正式建立之后,道教成为国教,与皇室形成牢不可破的联盟,『李氏将兴』自然登堂入室,成为官方正式认可的意识形态;而与之相反,当初与『李氏将兴』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刘氏当王』愈益地下化、非法化,在李唐统治集团的忌惮、防范和残酷镇压下,转而成为下层群体的非官方意识形态。

换言之,道教意识形态对谶语的解释,随着李氏将兴已经「靴子落地」(也可以理解为「道君李弘出世」已经得到现实政治和历史的验证),即只存在一种官方解释,另外的解释都已经被封杀,所以『卯金刀』谶语或金刀之谶一方面被迫底层化,另一方面被迫只能和弥勒信仰结合。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奉先卢舍那大佛是高宗和武则天亲自捐资和经营的皇家造像工程

当弥勒信仰得到武则天的支持,以某种形式成为或即将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之后,『卯金刀』谶语或金刀之谶从中吸取了充分的滋养,有关人士利用武则天本人散布的李氏天命将终的舆论继续宣扬『刘氏当王』的谶语,并与弥勒信仰想结合,从高总年间一直到玄宗年间,屡次发动暴动,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甚至出现针对性很强的『伐武者刘』这一变形的谶语。

事实上,每当李唐皇朝遇到政治危机,『卯金刀』谶语为政治口号的政治势力就会乘机崛起,一直到唐末,割据军阀、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不但号称“天下方乱,卯金刀非吾尚谁哉?”,而且在有人认为“(官署中的)巨木不可伐”时,他说:“吾能斩白蛇,何畏一木!”言辞间竟以自比高祖刘邦。

但是,随着后汉被后周取代,南汉、北汉被宋朝吞并,『卯金刀』对刘氏家族来说也逐渐变成不具有现实政治意义的话语;而随着相对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天水一朝学术(宋学)的兴起(北宋欧阳修作《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劄子》,南宋魏了翁作《九经要义》删去了谶纬之说),谶纬之学被逐渐从官方学术体系中剥离了出去。

刘秀夺天下时散布了一句话,在东汉灭亡后700多年里让人惶恐不安

“十八子主神器”成为李自成号令天下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号召

不过,在民间,无论是谶语(如元末的直待龙蛇继马;明末的十八子主神器),还是转变成秘密会社之类的弥勒信仰(如弥勒教、白莲教),都以繁盛蓬勃的生命力野蛮生长着——这个谈古论金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地聊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