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媒要死了吗?

 如歌行板11 2018-10-06

文丨东顺   来源丨学生记者团(ID:xsjzt2015)


 1. 


电视初现,影院票房一落千丈。


曾有人断言,电影院关门大吉,电影将死。


如今,电视铺天盖地,电影峰回路转。

 

近几年来,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网络热潮,开启了人人是记者,人人都有发言权的时代,并有要大盖过传统纸媒的趋势,纸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媒体如日中天,纸媒的末日真的不远了吗?


经报告显示,传统媒体每况愈下:


·纸媒:用户耗时比例逐年下降,渗透率降幅明显

· 电视:用户耗时比例降幅明显,渗透率增长缓慢

· 广播:用户耗时比例逐年回降,渗透率增幅相对较快



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于传统纸媒的,比如一篇文章,发布在新媒体上,不到几分钟就被全世界的人看到,转发评论上千万次,而传统纸媒的传阅力有限,印刷发放需要时间,与网络相比显得较为笨拙,不如手机电脑的轻轻一点,就可以看到想看的内容。


 2. 


纸媒穷途末路,新媒体一枝独秀,到底是谁在制造恐慌?


纸媒发展历史悠久,是社会自然发展和人类探索发现的产物,遵循事物的发展且在人类思想中占有权威地位,根深蒂固。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人唯恐天下不乱,把鼠目寸光当大智若愚,把新媒体看成未来趋势的宠儿,将传统纸媒弃之如敝。


那么纸媒真的回天乏术了吗,不,未必是这样。


一位资深媒体人说,我们正在身处一个语言碎片的时代,每天被速食消化着,形不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听风就是雨,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经常出现虚假新闻的症结所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



想要看一个人的笔杆子是否过硬,得在报纸上才能显现,想要看到可靠的政治文坛风云,得看到报纸才安心,想得到最真实的报道和最客观的评价,还是得看报纸。


据了解,在新闻领域,为适应时代发展多数媒体人纷纷转型,但由于急功近利且经验不足往往转型失败,倒是一些在纸媒经验丰富的老新闻媒体工作者往往能够一举成功且声名鹊起。这大概是因为新媒体就是传统纸媒衍生出的一种传播的新形式。


 3. 


谈起新媒体,想的最多的就是娱乐八卦和心灵鸡汤,而这些都是个人写的,匿名也好,假名也好,他们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没有受过专业指导和训练的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态度往往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而这正是新闻的大忌。


作为新闻媒体人,必须要置身事外,作为一个旁观者,你要做的事,就是单纯地把这件事讲出来,不要掺杂任何的个人色彩,否则报道失实,会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纸媒如何在新媒体重压之下突破重围,重获新生?


将纸媒与新媒体结合,即纸媒作为发生事件真实性的基底,而新媒体则是通过报纸权威发布真实消息的主观延伸,制造舆论效果并成功抓住公众眼球,从而实现纸媒与新媒体的完美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无纸媒,则无权威,无新媒体,则无传播力。


 4. 


报纸未来的发展倾向?


就现在的情形看来,纸媒确实处于不利地位,虽然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也有很多弊端正在凸显,传统纸媒的发展历史较久,因为人们的阅读习惯很难改变,较权威的消息还是通过报纸发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任电子产品科技再发达先进,它永远也代替不了盈盈墨香纸质版触摸的那种感动。



它将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小众的读物,成为拥有精神洁癖者的奢侈品。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新媒体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纸媒。


最后,我知道,有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对传统纸媒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新媒体时代的确到来了,我越来越觉得,其实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都不过是信息的载体而已,只要保持信息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