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联趣话(185----188)

 一片心花正放时 2018-10-07
 
一日一联趣话(185)

古人爱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大抵除了战乱、天灾和疾病太多给先人们造成折磨困扰之外,生产能力低下,物质条件困乏,缺吃少穿,忧虑三餐无着,困扰衣不蔽体,担心风雪难熬,烦恼破屋漏水,等等。与现在相比,更多的体现在生活的艰难方面。

今人也爱说“愁”。只不过,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改善,更多的烦恼已由物质生活转而进入精神生活方面。

因此,解除愁闷,便成为古今人类的一大难题。读书、会友、打牌、下棋、闲聊、饮酒、远足、做事,等等,都是消解愁闷的一些办法和途径。或许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古人把“忘愁”也列入人生四十乐事之一。

“不判明朝教作病,却图今夕要忘愁”,这是杨万里《闷歌行十二首》里的诗句。用什么办法把“愁”打发走呢?酒。以酒浇愁是诗人们最常使用的招式。杨万里此夜也不例外:“索酒频添醉未休”。但用酒麻醉自己,虽然省事,却不能显示诗人的浪漫气质。李商隐用期待“共剪西窗烛”的快乐来消解“夜雨涨秋池”之愁闷,便有诗人的非凡想象力。

忘愁,最佳的办法当然是寻找自己最得意之事。“漫漫阳春不见秋,人生得意总忘愁”,这是明人刘基《有感(七首)》中的诗句。西窗烛也好,月下酒也好,只要能让自己立时高兴起来,都是办法。但“以酒浇愁愁更愁”,剪了西窗烛,也剪出了更多的涩味,这也都是人生的无奈。

今日之联,共撰二副,各有别趣,索性全都用上,看朋友们喜欢的是哪一副。如果都不喜欢,你提供一副也行,我帮你写出来。

忘愁正有西窗烛,解渴终须宫禁书

忘愁一夜听春雨,解渴三章颂菊诗

一日一联趣话(186)

宋人苏颂有诗句云:“休嗟进取无成去,幸有荣名足慰亲”(《和林成之五题·江上》)。慰亲,也是被古人列为人生四十乐事之一。“古人思慰亲,愧辱宁在己”(王安石《三战败不羞》)。这是说,无论自己受到多少委屈、羞辱和艰难困苦,都会自个默默忍受,而告知父母的、能让父母知道的,则都是些荣光喜乐之事。王安石是历史上极有才智的政治家,他在担任北宋宰相的时候,为改革弊政而创行新法,但因损害权贵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变法失败后辞官隐居南京。三战败不羞,既是自己的心声,也含有用管仲事迹激励自己的一层深意。《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了管仲的一段话云:“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为尽孝心而甘愿承担“愧辱”之事,只有鲍叔能理解他。王安石当时被人称为“拗相公”,也正是有不计“愧辱”而执意而为的情节。

自己独自忍受“愧辱”而以荣名“慰亲”,这在古代是屡见不鲜之事。即在今天,中国人也还是未改初衷。最常见的,是那些出国留学、谋生的人们,都忍受过各种异国求学、打工的种种艰辛,可是在与国内的父母通电话或写信时,大多还是“报喜不报忧”,其心思,也当属于“慰亲”情结而已。记得有一位青年诗人,就写过一首“慰亲”情结的小诗:“木落秋风劲,波涛海上寒。恐惊慈母泪,不敢报衣单。”(许习文《修书寄母偶成》)不敢报衣单当然还是小事,但诗人只是选取一个细小的情节“以小见大”,藴含隐喻,表达亲情的可贵而已。到了遭遇车祸、性侵、殴打或拐骗都不敢直说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善意的谎言了。其实,不管是否出自“慰亲”情结,隐瞒或编造美丽谎言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便拟移家去城郭,可无萸菊慰慈亲。”宋人周南的这一诗句,倒是从另一个侧面表述“慰亲”的情结。亲情是比爱情更为古老和持久的一种美好情怀。而且也比爱情更容易得到满足。只要你勤劳、善良、诚实、勇于进取,父母的脸上就有笑容,倒不必非要有功名或巨大的财富什么的。所以,我今天为“慰亲”所撰的对联便十分地朴素。唯朴素方见真,希望大家喜欢。联文曰:

   慰亲喜乐唯耕读,耀祖荣光乃善良



一日一联趣话(187)

古代《三字经》有“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之句,“习业”是儿童时代最要紧之事。但凡小时候读书能下得苦功夫者,有学问与知识装在肚子里,日后无论为官为民、务工务商、从文从武,都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多了,学问广博而高深了,看问题的眼力、处理事务的见识、做人做事的境界,便决然有别。可惜儿童时代能珍惜学习机会的人不多,毕竟儿童的天性便是好玩,能掌握好玩与学的分寸者,便习业有成。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了能理解汉代乐府这两句诗时,最好的学习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

《吕氏春秋·博志》中记载了孔子、墨子如何刻苦治学的情节:“盖闻孔丘 、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日夜诵读,这个可信。但说夜里梦见周文王、周公旦,便向他们请教学问,这便是夸张之语了。孔墨之习业有成,后来开坛授徒,各创一门学术流派,的确与他们小时候的刻苦读书有关。不但刻苦,也还有好的学习方法。多思,多问,是其共同的特点。“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不一定有,但多思、多问的做法都见于他们的言谈著述之中,这一点又可以有。

习业,作为人生首要的必做之事,其实本身也充满极大的乐趣。当你从书里了解到大千世界的神奇、了解到古今人类的遭遇、了解到各类名人的生活经历、了解自然与人生的某些必然规律、了解、了解…了解得多了,你的好奇心,你的求知欲,你的人生观,都装得满满的,去得远远的,长得高高的。有了知识,才知道投身于知识的海洋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明人张羽有诗云:“怕见是非休看史,未忘习业尚耽诗”(《燕山客中》)古人习业,《周礼》的说法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只是六艺之一,但包括诗、书、史、传记等,主要是诵读经典。隋唐以后科举取士,儒家经文是必考内容,诗赋也是考试项目之一。也因此,古代凡经由科举考上做官的读书人,都能写诗,全都是诗人。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和平年代普通民众布衣换锦袍的唯一通道。所以,隋唐以后的习业,基本上就是读书而已。后来书院在各地纷纷兴起,便与读书的大量需求有关。

人生遭际,除开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不说,有太多人的命运,就与习业的用功程度有关。人的一生,许多方面都是相似的,比如吃饭、穿衣、做事、睡觉、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建功、立言、最后回归成仙。但又有许多方面是有着太大差别的,比如地位的高低、社会贡献的大小、生活享受的档次,等等。这些差别,很大程度来自习业所完成的人格塑造的质量。生活的品味,思想的境界,能力的源泉,盖由习业奠定主要的基础。

好啦,当我们明白这一些时,也算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习业”了。孔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可矣”,我认为有二层意思,一是把做人的道理都搞明白了,死了心里坦然;二是尽管不能改变自己,但传下去可以让后人获得教益。如果在生之时未能造福于人,那么死前能把自己悟懂“道”的体会说出来,也是一种贡献啊。今日为“习业”所撰之联,比较传统、守旧,但相信还能用:

    习业千攻勤有得,持家万计俭为先

一日一联趣话(188)

记得清人程允升编著的《幼学琼林》有“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之句,“为善”便也是人生四十乐事之一。 

为善一词,最早见之于《尚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为善,指做好事。惟日不足,指时间不够用。《孟子·公孙丑上》有:“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是说,君子最高的德行莫大于跟别人一起做好事。“与人为善”一语,由此而来。但古人讲的“为善”,均指行善,做好事,这与今天讲的只限于“善意助人”,范围要更加广泛一些。宋林逋《省心录》“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苏轼《姚屯田挽诗》“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欧阳修《答圣俞莫饮酒》“自古不饮无不死,惟有为善不可迟”,等等,“为善”均指做好事而言。

做好事可以流芳百世,这是“为善”的回报。但“为善”者不能期待或追索这个回报,所以说“为善者不云利”。如果为贪图名利而行善,“为善”的动机、“为善”的境界,便会沾染上势利的灰尘。

世界上“为善”的最高楷模是特蕾莎修女。这个阿尔巴尼亚人用其一生致力于解救贫困。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的一生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1979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中国例外)。

中国也有类似特蕾莎修女的人物,他是清末的一个乞丐,叫武训。这个山东人从20多岁开始乞讨,用乞讨得来的钱办学校,让穷孩子上学。武训的行乞,非常人所能忍受,他吞石头,吃粪便,生吃蛇蝎,唱小曲,给小孩子当马骑,只要能乞到钱。乞到的物品不舍得吃,不舍得用,都尽量变成钱,存起来生利息,把全部所得用来办学。这个千古奇丐的一生坚守着一个原则:除了维持自己最低的生命保障,决不把一分钱花在自己身上。武训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自己对于慈善的诚信。但这样的好人在新中国却遭到批判,还连累了一大批人。当然,历史自有公断,人民最终会分清善恶,该敬仰的一定流芳千古,该遗臭的也一定不能幸免。

“君子但知为善乐,岂同余臭满人间”(宋胡寅诗句)。今日之联便为“为善”而撰,联文曰:

     为善流芳春性格,储仁济世大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