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棉湖说客 | 云湖公园:心灵的栖息地

 风吟楼 2018-10-07

云湖公园:心灵的栖息地

作者 | 林政醒


南方的秋是暧昧的纠结的。晚上天气清爽怡人,秋韵十足;到了白天,特别是午后,天气燥热异常,虽秋犹夏。

我是一个生活方式简单的人,往往不会计较生活怎样待我。午后来一杯清茶,来一出已知道开头与结尾的电影,我便会一个人傻傻地坐上几个小时。今天仍然有茶有电影,但我的心有点点烦躁与不安,仿佛在茶与电影之外还有我想得到却又还没得到的东西。



时光好似凝固了一般,一分一秒过得好辛苦。好不容易熬到了四点多,我轻轻地带上门,走上大街,穿行小巷,左顾右盼,希望能偶遇传说中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姑娘没遇到,而我却无意间来到了云湖公园的大门前。



大门若亭,八根门柱既高且粗。整体看来,高大宏伟,气势非凡。门顶黄色琉璃瓦装饰,正中两龙戏珠,栩栩如生。两侧稍低,同样以黄色琉璃瓦装饰。夕阳下,大门正中,“云湖公园”四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蔚为大观。横梁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大门的两侧,各有房一间。



走进公园,大埕空阔,正中花圃里,树木茂盛,花草杂植,绿意盎然。大埕左侧有一亭。环顾四周,几处树木,葱葱茏茏,长势喜人。移步至石栏杆边,倚着栏杆,看云湖对岸,树木丛生,蓊蓊郁郁,苍翠欲滴;俯视云湖之水,但见碧水微澜,水天一色。此情此景,不禁喃喃自问:云湖之水哪里来?又因何叫云湖公园?



打开手机,百度一下:云湖公园,在揭西县棉湖镇东南隅,占地153亩(其中水域80亩)。公园内有云湖,因云石岩之水南注,潴於湖中而得名。

关闭网页,把手机揣入口袋,沿着栏杆边的石路,到了九曲桥。走上九曲桥,静观游鱼比目嬉戏,喜看流水静静流淌,霎那间,忘记了俗世带来的烦恼。



往前踱步,见一小岛,种植各种树木。很遗憾,我只知它们很美,很宜人,却未能喊出它们的名字。本想走上小岛,近距离欣赏,然而又怕打扰它们清幽的梦,只好作罢。

我转身往桥的方向,见一桥门,门顶题写着“朝珊长春桥”五个金色大字,门柱上写着:朝气欣腾遵四化,珊声宛转奏三春。门柱前蹲着两只的石狮子,煞是威武。



走进门,沿着曲曲折折的石桥,来到了赏月亭。赏月亭虽没有名胜古迹的湖心亭那样美丽壮观,但于我而言,此际坐在亭子里的石凳子上,沐浴着清凉的晚风,抬头仰望远处的美景;或是倚着栏杆,静赏游人往湖里扔食物,喂养湖里的小鱼,这些都令我感到了无比的快意。



我闭上眼,看到湖里有一只小船。小船上,有一对情侣悠闲地划着水,悄悄地说着绵绵的情话。当我睁开眼,只见到缓缓流淌的湖水。我有点失落。

离开赏月亭,顺着石桥走,来到了云湖对岸。此处有亭台楼阁、曲径石路、花木园圃。这里,古榕繁盛,垂柳成荫,四时花卉,争妍斗艳。然而,游人还有来这里散步或打球、跳舞的人太多。



我无心赏景,漫无目的地来到文化广场。在这里,小孩特别多,他们天真无邪地呼朋引伴,喊着叫着,他们毫无顾忌地尽情地追逐着。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我带着一丝丝的惆怅回了家。



晚上,照例为日常琐事忙了一通。等到十点多,往窗外看,才发现月色如此纯美,如此撩人。

我再次踏上云湖之路,但我没有重走白天走过的路。我沿着步行长廊,往永昌古庙方向走。水泥路面平坦宽敞,路旁的石栏杆气派非凡,栏杆的似盛开的花朵一样的灯发出柔美的光。倘若你走累了,你还可以在路旁的石椅上坐下来,休憩一下。

我已融入这个美丽的夜晚,还有这个美丽的城镇。我感谢上天送给人间美丽的景色,更感谢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了把这个城镇变得更美而默默地付出。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永昌古庙前。皓月千里,月色很柔和,月光如水般从天上倾泻下来。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是碎了一地的银子。月下的石桥,迂回曲折,宛如长龙卧波,通往南岸。据说,这座桥建成于清雍正四年,全长246.2米,宽4米,桥洞五孔,桥头三孔,桥尾二孔。桥上石矴40条,左桥矴36条,右桥矴4条。



漫步于石桥灰路之上,游人稀少,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见桥的两旁水中月影成双。当地人说,这就是棉湖古八景中的“云湖两月”。

两月在湖中跳动,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天地融为一体。面对如斯美景,我真想放声歌唱,或是尽情朗诵诗歌。但我没有。我不忍心骚扰谐美而又宁静的云湖公园。



所有白天里该说的话我可以不说,所有白天里该做的事我可以不做。我尽情地享受着这云湖无边的夜色,我静静地倚在云湖的怀抱里,静静地休憩。

我没了纠结,没了烦忧,我只想扬起风帆,再次起航。




➊ 图片来源于「今日棉湖摄制组」提供 编辑「今日棉湖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