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浆含有“植物雌激素”和嘌呤、乳腺增生、痛风,这些病真要忌豆浆?

 水竹ezweqh53rj 2018-10-07


豆浆、豆腐是好东西,中国传统上将黄豆视为“土里长出的肉”,“素肉”,现代营养学也强调,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富含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是每天饮食中不能或缺的食物。


但是,一旦有几种情况出现,人们第一反应是忌掉食物中的豆浆、豆制品,一个是有乳腺增生有子宫肌瘤的时候,一个是得了痛风的时候。事实上,这绝对让豆浆“背了黑锅”,可以负责地说,没有一个病患是因为喝多了豆浆得上了这些疾病的,而且这类病患大可以放心的吃豆腐喝豆浆,不仅不会加重疾病,甚至还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豆制品的嘌呤含量并不高


痛风病人都知道,痛风是因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所以饮食中禁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除了动物内脏,海鲜,特别是硬壳海产品, 还包括黄豆制作的各种豆制品。事实上,黄豆在制作豆制品之前会用水浸泡,这个过程中便会有一部分嘌呤被溶到水里,从而降低了嘌呤含量。之后,制作豆制成品的过程中,还要再加水,又稀释了嘌呤的浓度,所以,豆制品里的嘌呤并不高,而制作豆浆的时候,一般不会添加很多的豆子,豆浆的嘌呤含量就更低。



100g黄豆中嘌呤的含量大概在200mg左右,100g猪肝中的嘌呤就经接近300mg,100g的猪腰子中的嘌呤含量则更是超过了300mg,由此可见,对于痛风患者而言,真需要忌口并非豆制品这样的“素肉”,而是动物类食物,用豆制品替代部分肉食,甚至是降低嘌呤的好办法。


美国的一项针对近千名痛风患者,连续12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对比他们的饮食习惯、饮食频率等发现,痛风发作率较高的人群,属于那些日常吃肉类和海鲜类食品较频率的患者,对比之下,食用植物性高嘌呤食物如豆制品频率较高的患者,痛风发病率反而会很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食用黄豆类和荚果类(包括红豆、绿豆、大豆和豌豆等豆类)食品,不但不会导致痛风病的患病率,还可能会降低痛风病的患病风险。



痛风在最初,是出现在欧洲宫廷中的,号称“宫廷病”,因为欧洲宫廷的食物热量太高,奶油鹅肝等高脂肪食物是宫廷特供,宫廷中人先是胖起来,之后才得上痛风的,现在我们身边的痛风病人也一样,大多是肥胖者,而他们的痛风病情也会随着减肥成功而减轻甚至痊愈。这些肥胖者,没有几个是因为嗜食豆制品而变胖的,他们大多无肉不欢,因此更不能将痛风的罪责和忌口,都落在热量很低的豆浆身上。


豆浆可以减轻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乳腺增生这两个病很常见,一旦诊断了,很多人马上忌掉的是豆浆以及豆制品,她们说,黄豆里含有“植物雌激素”,而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就是靠“吃”雌激素而生长的。


这个说法只对了一半,过高的雌激素确实会诱发子宫肌瘤,增加对乳腺的刺激,但“植物雌激素”和人体雌激素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植物雌激素”还有间接预防和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的作用呢。


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两个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明确,但众多的研究推测:与长期过高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因此,更年期之后,月经该结束时不结束的人,更容易罹患子宫癌或者乳腺癌,因为这两个器官接受雌激素刺激的时间延长了。



但每个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都存在规律性地波动,都有过高的时候,很多时候和情绪波动有关,但人活于世,哪能没有心情的起伏,所以,虽然知道了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的病因,也很难预防和避免。


但是,有几点可以确定:首先,就算你不喝豆浆,不吃豆腐,子宫肌瘤乳腺增生都还会长,而且还可能长得严重。因为 黄豆含有的“植物雌激素”,与人体内的雌激素是有区别的,前者主要是异黄酮类和木脂素类,而且“植物雌激素”的活性很低,和女性自身分泌的雌激素相比,作用几乎微乎其微,基本不具备竞争优势。



其次,“植物雌激素”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也就是说,“植物雌激素”在体内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低时,“植物雌激素”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高时,“植物雌激素”会竞争性地占据受体,由此阻止了雌激素和受体的结合,产生拮抗雌激素的作用。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放胆喝豆浆了,特别是如果你用豆制品代替肉类将肥胖减轻后,反倒会减少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的发生。


因为供给肌瘤、增生“吃喝”的雌激素,除了来自卵巢,还有一部分是从脂肪额外生产的,如果你体重正常,脂肪转化出的雌激素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你是个胖子,脂肪中转化出的雌激素就很可观了,所以,研究提示:肥胖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的发病率,远高于不肥胖者,原因就在此。


康加商城 改善睡眠质量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