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串枪理论与应用变化及其训练方法

 爱骑马的金马刺 2018-10-07
「串枪」是我国大枪技巧里相当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枪法技巧之所以被称为「游龙」,这个美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串枪的应用变化。它不仅仅能够避开对方的革枪,从而达到「引进落空」的效果;它同时是扎枪攻击过程里的粘合剂,使得多样化的攻击技巧得以形成一个绵绵不断的攻击链,使得一个平淡无奇的扎枪得以变成晴天霹雳式的突袭。本文试图系统化的分析串枪的理论、应用以及训练的方法。


二、串枪理论的形成条件

大枪,一般指的是长度在3公尺以上的枪。这种长兵器除了3公尺长的枪杆以外,就只有在顶端部分装置的带有双刃的枪头,而且这个枪头的刃部一般也就在20公分左右的长度。实战用的大枪一般还在枪头的底部装上枪缨,这个枪缨又被称为血挡。

使用大枪时有三种基本的持枪势:上平、中平、下平(见图1~3)。从这三个图里,我们可以理解持枪的原则就是枪杆水平、枪头直指着对方。枪法的基础理论就把自己的鼻尖、枪尖以及脚尖连成一条直线,然后把这条线直指着对方;枪法理论里把三尖对成一条直线的原则称之为「三尖对照」;而这条直线就是自己的「中心线」。中心线的右侧方,也就是胸口面对的方向为圈内;另外一侧就是圈外。


如果对枪的双方都采用这三种之一的持枪法、同时掌握三尖对照的原则,从敌对的角度来看,双方的枪器就只有枪尖的那一点的大小了(见图4中平势的前视图)。正因为整支的大枪只有一点是正对着彼此,所以扎枪的时候可以在对方枪尖的上下左右各个部位进行攻击。也因为这个攻击多样性的特色造成了枪法丰富的变化。


中平势的前当扎枪攻击的时候,对方做为防御的一方,必须移动他的枪头,使得他的枪杆与我的枪杆相交叉、建立接触点,然后才能够进行革枪的动作。防御方这样的找寻两枪的接触点以进行革枪是枪法的必然。但是对方一旦移动枪尖来接触我的枪杆,他的枪头必然会偏离了中心线,而在另外一侧露出空门。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一方面不希望被对方革枪而使得自己的空门被打开;另一方面则希望把自己的枪头转换到对方的另外一侧来攻击。这种从对方枪杆的一侧转换到另外一侧的动作就是本文要阐述的「串」。我们可以为串枪理论做以下的定义:「串枪是把自己的枪头在对方的枪杆的下方做圈内、外的游动」。同时由上述的分析来看,串枪包含了两个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目的:被动的逃避对方的革枪,以及主动的选择新的攻击目标。

从枪技竞赛的角度来看,整个的过程基本上不外乎:不断的在扎枪攻击与革枪防御两个状态间转换。这两个过程是枪法竞技的必然法则。但是如果竞赛的双方都谨守着这个法则,那么就成了千篇一律的机械化运动了。而这个串枪就是用来打破枪法竞技的规律性。使得枪法对抗更具有变化性、趣味性与技巧性。所以枪技的高下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串枪原理的运用。

一般来说,枪法技巧的变化普遍的利用了串枪的特性。我认为「串枪」是枪法变化的原理,应该属于枪法理论的一部分,而不能仅仅将之视为枪法的技巧之一。


三、串枪的基本应用技巧

参考《手臂录、一园分形入用说》,在图5的说明里有:『仰月形(指的是枪头运动的轨迹),凡穿指、穿袖、双头枪。』在同书的《针度篇》里有:『穿指:于圈外进而于圈里者。穿袖:于圈里进而于圈外者,有口授。二法真如名串。』


我们可以理解古人把从圈内转圈外的串称为穿袖,而从圈外转圈内的串称为穿指。这两个枪技,穿指与穿袖,就是由串枪理论发展出来的最基本的技巧。因为必须避开对方的枪杆,所以枪头运动的轨迹是呈仰月形的弧线。

      理解了串枪的基本应用技巧以后,我们可以从这些技巧广泛的应用来说明串枪的重要性。在唐顺之著作的《武编*2》一书里对枪法应用变化的说明有这么一段记载:『他使里把门等我,我将枪闪向圈外(这就是穿袖的串)拦拿放枪。他若一拦拿我,我闪过圈里(第二个串,穿指)进枪。他若使外把门等我,我将枪闪过圈里(第三个串,穿指)缠拿放枪。他若一缠拿我,我闪过圈外(第四个串,穿袖)进枪。此顺其势而用之也。他若使里把门等我,我用缠拿硬上一剁放枪,他缠拿我,我闪(第五个串,穿袖)从圈外进枪。他若使外把门等我,我用拦拿硬上一剁放枪,他拦拿我,我闪(第六个串,穿指)从圈里进枪。此逆其势而用之也。』在这么一段讲解枪法变化巧妙的论述里,都是使用串枪的原理来展开枪法的变化。在同文的其它枪法技巧的介绍里,也大量的使用串枪做为变化的基础。由此来看,串枪原理对于枪法变化的重要性就非常明显了。


四、由串枪引申的变化技巧

前面一节所说的只是串枪原理最基本的技巧。在较为进阶的枪法技巧里,串枪仍然扮演着相当关键性的角色。以下分别列出一些进阶的枪技,并且分析串枪的关键性:

(一)串扎

串扎就是在穿指或者穿袖之后立即扎枪。所以串扎根本就是串枪再加上攻击的扎枪。

      一般来说,在对方静止不动的时候,我最好不要做串枪。因为对方静止不动之时,他的三尖对必然守护着中心线。在这种情形下做串枪,由于对方没有革枪,所以此时做串枪就不具备逃避对方革枪的意义;由于对方守护着中心线、尚未露出空门,所以此时做串枪也没有主动掌握对方空门的意义。我认为这种情形之下的串枪是一种盲动;反而容易把自己的空门曝露给对方。

如果对方是一个守株待兔型的用枪者,那么就必须主动的创造使用串扎的必要条件。在我的经验里,我喜欢用枪杆去敲击或者去压对方的枪杆。如果对方抵抗,那么我就可以立即使用串扎;如果对方不抵抗,那么我立刻扎枪攻击。如果对方想要使用同样的手段,用敲打或压我的枪杆来强迫我抵抗,这时候如果能够识破对方的意图,而够迅速的用串扎对应,那么这就是标准的串扎应用了。


(二)双头枪

双头枪是扎枪技巧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在《手臂录、针度篇、革法》里面说『双头枪极难革,只以封闭革之。能革双头枪,封闭方小成也。』也因为双头枪难革,所以在对枪的时候双头枪是取胜的重要技巧之一。


      在《手臂录、针度篇、戳法》里解释双头枪:『敬岩名圈手、真如名虚扎。』在同书《游场扎法》里又说:『双头枪:串,力在前手,此在后手。有右无左,亦名圈手。又名蜈蚣钻板。』

      由以上的记载里可以理解双头枪之所以难革,就是在扎枪出手以后,对方一开始准备革枪,就立刻用串枪把枪头调转到对方的另一侧,然后接着继续的扎。这样的扎法好像一支枪有两个枪头一般。故而称之为双头枪。

      前面在论述串扎的时候,提到我为了创造串枪的条件而去敲击、压对方的枪。如果对方依然不抵抗,我就可以立刻进扎。在这种情形之下,对方很难不去革枪。如果对方一开始革枪,这就是双头枪的最佳使用时机了。


(三)梨花三摆头

在《手臂录、游场扎法》对「串圈」的说明为:『先用串后用圈也,三摆头之轻者。』这里说明了串圈的技巧就是梨花三摆头,唯一的不同就是力道用得轻巧。这两个技巧就是先用一个串枪,然后带动双头枪。那么梨花三摆头的技巧就可以归纳为:利用两串枪把三个扎枪结合起来。

      前面在说明双头枪的时候,提到以串扎的技巧为引子,然后在对方革枪的时候使用双头枪。这个串扎加双头枪就是这里说的梨花三摆头。


(四)虚扎

在《手臂录、游场扎法》里说:『虚扎:串之无形者,即敬岩之双头枪。』串之可以达到无形的境界,就是因为枪圈极小、转换速度极快的缘故。

      虽然在《手臂录》里说虚扎就是双头枪,我个人认为:双头枪不可以在串枪的过程里把枪抽回;然而虚扎用串枪的时候可以把枪抽回。所以我认为虚扎与双头枪的技巧还是有差别的。

(五)锁枪

在《手臂录、游场扎法》里说:『锁枪:侧用双头枪之手法。』由此可见锁枪也是利用串的原理,而且是上下方向的串。这里与一般左右方向的串枪是不太一样的。

(六)月牙扎

在《手臂录、游场扎法》里说:『月牙扎:串而子午也。近敬岩之迭串。两手细微功夫。』无可疑义的,月牙扎也是建立在串枪的基础上。

(七)反卷

在《手臂录、针度篇、革法》里面说:『反卷:敬岩妙法也。彼枪圈里来,我偷枪于其枪之右大开之,必飞去数尺。』这里说的「偷」就是「串」,只是必须做得他不知不觉而已。

      由以上这些非常实用的枪法攻防技巧里,我们可以明白的看到「串枪」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我们可以把「串枪」的角色分类为:

1.串枪是扎枪技巧的粘合剂。如果没有串枪做为转换、接合的工具,这些攻击的技巧就无法结合成为一个连续性的整体,以至于变成支离破碎的。

2.串枪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兵。当对方的思维定格在某一个固定的攻防过程的时候,串枪就针对着对方没有防备的空档加以出其不意的攻击。

      在《手臂录、枪分五品说》里把双头枪(蜈蚣钻板)、三摆头、月牙这些以串枪为基础的枪技列为五品中的第二品,所谓的「在堂上者」,也就是枪法技巧已经达到登堂入室的程度了。而且建议学者「宜致力焉」。由此可见串枪对于枪法的提升是相当关键性的。
五、串枪与闪赚的关系

      在《手臂录、闪赚颠提》里说:『枪之实际,守则见肉分枪,攻则贴杆深入。见肉贴杆,四字心传也,失此即为伪学。然此正法也,正而无变,其用不神。故闪赚颠提贵焉。变而贴杆者,闪赚、圈手、螣蛇等是也。变而不贴杆者…』这一篇文章对于我国的枪法理论来说,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经典之作。

      暂且不谈「见肉贴杆」的正法(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我们注意到闪赚的技巧都是与串枪有关系的技巧,如闪、赚、圈手等等。而且同文的后段特别提到闪赚类型的枪技有「紧小锐进」的特色,以至于「见肉」之革都很难以对付。串枪的枪圈小、速度快,所以「紧小锐进」的美誉当之而无愧。也正因为枪圈小,以串枪为基础的枪技都能达到「贴杆」的效果;至于「深入」那就未必,因为串枪的原则就是见机行事、随时可以调头转向,所以不必一定要深入。

      也正因为「紧小锐进」、「贴杆」而不「深入」这几个特色,使得串枪类型的枪技有一种刁钻、泼辣的风格。对付串枪类型的攻击是难上加难。


六、串枪的基础训练

      在古籍里面虽然一再的强调串枪的重要性,但是很遗憾的并没有说明串枪的训练方法。根据多年来练习大枪以及训练大枪选手的经验,我依据串枪的意义自创了以下的两种训练方法:


(一)被动式的串枪训练
      练习者以中平势持枪面对训练员;训练员取适当的距离、持短棒站在练习者枪头前。训练开始以后,训练员用短棒以不同的角度敲击练习者的枪杆近枪头的部位。而练习者以前手配合腰胯的旋转以及腿的蹲、立,来控制枪头做串枪的练习。达到不让短棒敲到枪杆为原则。

      这种被动式的串枪训练主要是让学习者充分掌握串枪的全身配合,避免了完全以两手来操纵枪头的错误。


(二)主动式的串枪训练
      这个训练与前述的训练类似。唯一不同的是练习者主动的扎训练员,强迫训练员用短棒来革架。当训练员革架动作开始的时候,练习者迅速的调转枪头,并且避免枪杆被短棒打到。

      这个训练是在前述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诱导对方革架的能力,并且从对方的姿势来预测对方可能的革架动作。

      以上的两个训练的方法,训练员都是拿短棒站在枪头不远处。因为这样训练员的动作快、打击与革架的角度多样;可以强迫练习者做较为深化的反应速度训练,使得练习者更扎实的掌握串枪的动作。
七、串枪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由以上对串枪的说明来理解,或许有人会认为串枪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枪法原则与技巧。其实未必一定如此。在使用串枪及由串枪引申的枪法技巧时,必需注意以下的一些事项:

(一)精神方面

      串枪虽然是避开对方的枪杆而转到对方的空门,但是这个串的动作是为下一个攻击做准备、为下一个攻击提供良好的条件,所以使用者必须具有旺盛的企图心、以及积极攻击的取胜精神。

      如果把串枪当作躲避对方的革枪而消极的逃避,那么终久也逃不掉失败的结果。

(二) 持枪方面

      一般来说,攻击企图旺盛的选手应该把枪杆保持水平。因为这样的持枪,对方很难找到接触点,也就是不利于对方的革枪。

在使用串枪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枪杆要随时的保持水平。因为枪杆水平做串枪的动作,枪头的枪圈很小;于是串的速度可以加快。若果枪头高,在做串枪的时候必须把枪头先降低下来,才能从对方的枪杆底下穿过;如此以来,就必须加大串枪的动作幅度,速度就相对的慢了下来。

(三)技巧方面

      由于与串枪有关的枪法技巧非常的多,学习者有必要把这些技巧做详细的分类整理,充分的掌握这些技巧的相关性。如此以来,在对枪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加以变化应用。

但是有一些练习者把串枪做为佯攻的技巧,而不断的在对方的枪杆左右做调换枪头的动作。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不足为取的、是对串枪的误解。因为做串枪的时候,前手握把不能握死把,而且腰要相对的柔和;对方如果能适时的采用轻巧的劈枪、削枪或是挤枪,就可以把我的枪杆革得大开。如果对方使用鸡啄粟、投壶这类的扎法,趁我的枪在他的枪杆下方,而来扎我的前手,那么这个串枪就很容易的被破坏了。
八、防御串枪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既然串枪这么的好用,那么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必然会在串枪方面加紧练习。面对一个喜欢使用串枪的对手,我们必须仔细的研究对应之策。其实对应的方法很多、也很简单:

(一)枪制的方法

      枪制是枪法理论基础之一。在这里我们拿来对付喜欢用串枪的对手。方法就是用我的枪头部分尽量接触对方枪根的部分(也就是手持的部分)。如果能用我的枪头管住对方的枪根,那么对方要用串枪必须把枪头转一个极大的枪圈。如此以来就使得串枪不易施展了。

(二)推山塞海势

      前面说过在采用上平、中平、下平势持枪的时候,对方看我的枪只有一点;所以他的攻击可以变化多端。

为了纠正这个情形,我们可以采用推山塞海势(见图6)。这个枪势是枪头高、而枪根低,把枪斜斜的竖起来。从对方的角度来看,我的枪杆由一个点变成了一条竖在我身前的线;这条线把我的身体分成左右两半,同时在左右两半之间竖立了一个藩篱。这么一来,就强迫对方在做串枪的时候必须加大他的枪圈;同时对方在做完串枪而要攻击的时候,无论他在圈内、圈外,都必须与我的枪交叉;以至于我很容易的就能建立两枪的接触点而进行革枪的动作。


(三)随龙枪

在《手臂录》里论述马家枪时提到『随龙枪:御串枪者。』也就是说:当对方使用串枪以后、准备扎枪之时,我随着对方扎枪而把身体抽回后退;等对方扎枪一落空,我就回手还击。其实峨嵋枪法的流枪、回龙扎等等都很适合于对付串枪类的攻击。一般使用这些枪技的时候,会随着身法的回抽而把枪带回来,一方面使得对方缺少了革枪的对象,一方面我可以利用两枪放空的情势,有较大的选择来决定回枪的目标。


九、结论

由以上串枪理论、应用及变化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理解串枪理论对于枪法技巧的重要性。同时由一系列的攻击、防御的论述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枪法技巧的简单性、与其丰富的变化性。而且在做枪法对抗的时候,一切的枪技又都隐含着相生相克与共生共存的复杂的哲理。这些枪法的特性使得枪法对抗变得非常的引人入胜,同时显示出我中华文化特有的细腻的思维模式,以及我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