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坡镇娄东村王某某等5名村干部,虚报套取高铁拆迁补助款,用于村务开支。王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人员分别受到留党察看两年和警告处分……” 紧抓关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日前,市纪委监委走进范坡镇,进行一场了别开生面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内容不仅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典型案例,还有部分基层干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等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我们特意选取了刚刚通报的范坡镇案例,就是想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刚刚讲完以案促改“公开课”的市纪委监察委执纪监督五室主任王京永说。 靶向明确,覆盖所有监察对象 过去开展警示教育,往往是念念文件,效果不明显,而开展以案促改,除了通报典型案例,还上“公开课”,即剖析原因,更重点解读了党纪法规、惠农政策等知识,教育乡村党员干部上紧绷廉洁“弦”、守好廉政“关”、筑牢防腐“墙”。范坡镇圈刘村支部书记王建中深有感触地说:“讲得都是身边人身边事,令人震撼,发人深思。而且如今我们村干部也成为了监察对象,明显感觉到戴上了‘紧箍咒’,促使我们更加履职尽责、依法用权。” 严格程序,增党性融洽干群关系 “作为村干部,在群众面前做检讨,那种场景时刻警醒我以后再也不能踩红线、碰底线。”每每回忆起公开检讨的情景,王某某至今还脸红发烫。 乡镇纪委书记宣读处分决定书; 受处分干部现身说纪; 纪检监察干部结合农村典型案例上“公开课”; 村党支部书记围绕职责进行表态; 包片乡镇科级干部以案施教、以案明纪法,深化教育效果。 ……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委在村民家门口开展以案促改,上“公开课”800余场,共计25000多名党员干部接受“面对面”的教育。既警醒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又让违纪者铭记、让侥幸者惊汗,更让群众称赞;即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净化了基层政治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