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别人的苟且活成诗和远方

 渐华 2018-10-07

【打捞一段历史记忆 收藏一份乡土情怀】

文/郭旋

襟怀抱负、吞吐天下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遭同僚抵牾。他立身孤高,报国奉行“以言为先”,而且每次都是药石之言,以致危言多犯,屡言屡贬。

范公一生四贬州郡,施政宏愿处处受阻,但他忧国忧民、经纶济世的情怀一如既往。

正是这种情怀,注定了他无论是重用为股肱之臣,还是贬谪为偏远小吏,始终“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而是念念不忘社稷长远和天下苍生。

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 年),参知政事(北宋副宰相)范仲淹,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运动,史称庆历新政”。新政实施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因为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失败。

庆历五年(1045)正月,范仲淹被罢免参知政事的要职。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这位大宋名臣不断遭到贬抑。

这年十一月,他请知邓州,得到了仁宗的批准。

庆历六年(1046)正月,五十八岁的范仲淹,带着病残的长子纯佑,到邓州赴任。

范仲淹,由“处庙堂之高”的国家副总理,贬任“处江湖之远”的邓州小县令,尽管政治环境险恶,心情复杂,但他并没有气馁和悲观,忧国忧民的抱负坚定不移。

正如他在《邓州谢上表》中所言:“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被范仲淹誉为“穰都善地”的邓州,“六山障列,七水环流,舟车会通,地称陆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北宋时期中原重镇。

当时知邓的多为中央大吏。在范仲淹之前,张永德、赵普、苏易简、寇准、张知白、陈尧咨等都曾担任过邓州知州。他们或为宰相,或为重臣,或为名将。

也许,这就是范仲淹对邓州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

范仲淹到任后,看到邓州“风俗旧淳,政事绝简,心方少泰,病宜有瘳。”于是把寄养在京城妻兄家的二儿子纯仁、三儿子纯礼及女儿也接到邓州一起生活。

庆历六年(1046年),他的新婚妻子张氏夫人,又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纯粹。范仲淹一生大都在四处奔波中,无暇照顾家室。到邓州后,合家团圆,其乐融融。

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

范仲淹到邓州上任后,为了切实了解百姓的疾苦,他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在他当时写的一首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长使下情达,穷民奚(xī,为什么)不伸”。

他还深入民间了解民风民俗,与邓州百姓同忧乐。

他曾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当地正月二十二仕女游河、三月三郊外踏青活动。

为了祈祷上苍风调雨顺,他还带领僚属参加群众祭风师的民俗活动。

他祈求风师:刮风要大小适时,以使万物生长。不要刮大风影响水路交通。六、七月间雷雨天,不要刮风吹散云彩,引起天旱,导致庄稼枯黄。

为了感动风师,他先行斋戒,再登坛拜祭,以至于叩头至地。

但是,天不遂人愿。

庆历六年(1046年),邓州从秋天到冬天数月干旱,二麦枯黄,百姓发愁,他更是心急如焚。他不但带领百姓整修陂堰,引水抗旱,还每月三次向朝廷奏报旱情。

范仲淹在邓州还大力整顿风俗,教化民众,使当地百废俱兴,民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派民乐升平的太平景象。正如他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难怪在嘉靖《邓州志》中,他被载入《良牧志》,并称赞他在邓州时“孜孜民事,政平讼理”。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

上任的第二年七月,范公筹措资金,置办物料,召集能工巧匠,按其家乡姑苏(今苏州)的园林风格,把已经废毁的名胜百花洲,整修一新。

春风堂、春风阁、文昌阁交相生辉,嘉赏亭、览秀亭错落有致,九曲回廊,曲径通幽。风光如画的百花洲再次成为宛南胜景。

范公曾在一首诗词中,这样描述景色迷人的百花洲:“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眏繁花花样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园路。”

自此,范公便于繁忙的公务之暇,到春风堂内执经讲学,在春风阁里以文会友,去百花洲上与民同乐,把文人韵士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年仲秋的《中秋夜百花洲作》中,有”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的诗句。

此后的重阳节,他又在此流连忘返,在《览秀亭诗》中,记载了他这夜的畅饮之乐,“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

但在欢饮之时,范仲淹并没有忘却忧国忧民的深情,仍是希望与民同乐。

他的“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的诗句,为我们留下了他早出晚归拜询邓州父老的感人情景。

他的“但愿天下乐,一若樽前身。长戴尧舜主,尽做羲黄民。耕田与凿井,熙熙千万春”,希望黎民百姓能够过着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享受太平盛世带来的欢乐。

姑苏人去三千里,宛邓惠沾百万家

范仲淹一生重视教育,每任职一地,必办学府,培养人才。

据邓州地方志记载,重建百花洲后,他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他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学场所。

于是在百忙中谋划,就在这里创办了巍巍壮观的“花洲书院”,成为当地的最高学府。

范仲淹闲暇时到书院讲学传道,使该书院成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基地。

范仲淹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的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

范仲淹创办花洲书院,开邓州绵绵千年的文运。

邓州人贾黯(字直孺),在书院创建的当年,便高中状元,改写了南阳没有状元的历史。

宋至清末,邓州出了3名状元,71名进士,202名举人。

清末至今,邓州更是人才辈出,如留法文学博士丁肇青,中国社科院院士、《现代汉语词典》的主编丁声树,著名教育家、儿童文家作家韩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等都是从花洲书院走出来的精英。

之后,范仲淹的四子范纯粹出任邓州知州。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重新整修了花洲书院。

清初,范仲淹后裔范灿又知邓州,在范仲淹所修建的春风阁下,他又建了春风书院。

机缘的巧合,使得范仲淹的后裔继续发展邓州的教育事业,为当地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正如清人易良俶的《咏花洲霖雨》诗所云:“姑苏人去三千里,宛邓惠沾百万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庆历六年,范仲淹的同年好友滕子京,派人来见范仲淹,力邀千里之外的范公为自己整修的江南名楼岳阳楼作记。因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

滕子京贬官岳州后,并没有因此委顿,而是群策群力,带领众人重建了岳阳楼。对老友的成功,范仲淹十分高兴。

是年九月十五,范仲淹坐在百花洲春风堂,面对老友的来信和随信寄来的《洞庭晚秋图》,思绪万千——

他想到年少时站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美景,想到当年滕子京在西北战场与自己并肩作战,又遭人诬陷而贬放岳州的情景,想到贬官后为治理好岳阳所做的艰苦努力,想到自己遭受挫折的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

于是,范仲淹文思泉涌,奋笔疾书,文情并茂的《岳阳楼记》就这样诞生了。

从此,这篇千古雄文,从花洲书院响遍天下,流传千年而不衰。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一直被世人广为传诵,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

从庆历六年(1046年)正式知邓,到庆历九年调离邓州,范仲淹在这座平静的宛南小城,苦心经营了整整三年。

邓州三年,范仲淹励精图治,大兴教育,心系黎元,与民同乐。范仲淹惠泽邓州,遗爱邓人,邓州人感恩戴德。以至于他任满后,当地百姓遮道请求使者苦苦挽留,朝廷只好又让留任一年。

邓州三年,解除了机政和边防重任的范仲淹,告别了争权夺利的朝堂生涯,在新婚妻子的精心照顾和诸子随侍的亲情中,在众多文雅幕僚的陪伴下,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难忘最惬意的三年。

邓州三年,随着时间的充裕、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积累的增多,迎来了范仲淹一生中最出色的文学创作高峰。据统计,在邓州任上,他留下的诗、文、书信,现存仍有74首(篇)。尤以千古绝唱《岳阳楼记》最为著名。

邓州三年,范仲淹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实在潇洒。

尊重原创 欲转载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