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学习《伤寒论》

 晴空云鹤upevkq 2018-10-07

越学《伤寒论》,越觉得其中有很多深奥的内容需要深究。

首先,《伤寒论》全是古文,再加上医理,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开始是有些难度的。把书拿来一看,完全理解不了,更别提记住了。

所以,我找来郝万山老师讲《伤寒》的视频,一边听一边学,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但是,还是觉得这样还不够,理解不够深。于是,对伤寒的条文,我通过百度进行搜索,看别的伤寒大家是怎么解释的,看的比较多的是胡希恕老师和刘渡舟老师的解释,让人大开眼界。

但是,这样学方剂的时候,还是有些问题。于是我采用两个办法,一是不停地对方剂进行比较,比较不同方剂的异同,这样便于加深理解。比如大青龙汤、栀子豉汤都是清胸隔之热的,有何异同?比较后知道大青龙汤还有表证,不仅清热,还需解表。二是在百度搜索专家及网友方剂的各种不同理解,如印象比较深的,有个网友评论为什么补脾阳的干姜甘草汤中,甘草量要比干姜大很多,这是因为干姜性烈,需要甘草包裹着干姜以把干姜药性慢慢地一步步释放出来,令我豁然开朗。

学习《伤寒》,我还经常阅读黄煌老师的一些经验,黄老师是经方大师,对很多经方的应用有独到的见解,值得学习。

总之,《伤寒》书本虽然不够,但是内容实多,越学越觉得精妙。就象九阴真经,总也练不完。但是一旦练成,我相信,对于很多的常见病,应该是手到擒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