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札记649武帝自制封禅礼

 昵称32937624 2018-10-07

读资治通鉴札记649武帝自制封禅礼

初,司马相如病且死,有遗书,颂功德,言符瑞,劝上封泰山。上感其言,会得宝鼎,上乃与公卿诸生议封禅【案:开始进入封禅节奏了。前提是南越平,蜀设四郡,河西再设二郡,控制西域,东越指日可待。卜式反对盐铁专卖,说明也进行到一个阶段了。帝国的外围基本在形成。帝国的形成与外在的表现几乎是相同的。封禅就成为帝国的落成礼。知识分子普遍看到了封禅的价值所在。】。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按,足见封禅该是多么大的历史谎言!所有的儒家都在鼓噪一个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反过来看,这就说明,霍去病封禅的定性,肯定是汉武帝自己的主张,是为封禅吹风。既然莫知其仪,怎么还有什么封和禅的二分法?所以,我估计,武帝封禅礼应是借鉴了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山的礼仪。而 祭山之礼在匈奴那里本是平常的事情。但是到了汉武帝嘴里,就成了封禅了。】,而诸方士又言:'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汉书作'古不死之名'。〕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秦皇帝不得上封【案:看来始皇帝封泰山还是有些问题的。对封禅是没有异议的,但是这封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则各有说法,而且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这里点出了与神通的功能。但是,却又说可以招致怪物。这几乎就是在否定封禅的价值。这里还说秦始皇没有到山顶举行封礼,似乎方士们又知道些什么。可是,这些话实在不能取信于人了。】。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上,时掌翻。师古曰:稍,渐也。〕【按,听口气似乎不大希望皇帝去山顶。还说可能有风雨。依我看这似乎是在反对封禅了。但是帝国毕竟需要一个自己的成年礼,这是时代的需要,帝国的需要。没有人可以反对的】上于是乃令诸儒采尚书、周官、王制之文,草封禅仪,数年不成【案:儒生无用。】。上以问左内史儿宽,宽曰:'封泰山,禅梁父,昭姓考瑞【按,昭明宗姓考求祥瑞。这里似乎是在确立父系占据统治地位的作用,凸显姓氏的时代作用。凸显父系,自然就会打压母系了。武帝封禅,其实是中国社会父系占据统治地位的标志性事件。班固在《白虎通义》里面对封禅的作用功能定位就是:“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班固是首先突出姓氏作用的。当然这是东汉的思想。】,帝王之盛节也;〔父,音甫。〕【案:定性,帝王的大事。】然享荐之义,不着于经。〔师古曰:封禅之享荐也,以非常礼,故经无其文。着,竹筯翻。〕【案:古书没有。实际上,封泰山,很大程度上是汉代人自己创造的,忽悠的,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是具有原创性质。】臣以为封禅告成,合祛于天地神只,〔李奇曰:祛,开散;合,闭也;开闭于天地也。祛,丘居翻。〕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师古曰:当,犹中也。〕非群臣之所能列【案:帝王之事,自然是帝王自为了。】。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群臣得人人自尽,〔师古曰:所言不同,各有执见也。〕终莫能成【案:民主的麻烦。】。唯天子建中和之极【案:自己说了算。】,兼总条贯【案:提出指导思想让下面的人去思考。】,金声而玉振之,〔师古曰:言振扬德音,如金玉之声也。〕【案:最后的方案自己定这基本是公孙弘的路子。大主义让皇帝自己拿。】以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案:少有的精彩的马匹话。】。' 上乃自制仪,颇采儒术以文之。上为封禅祠器,以示群儒,或曰'不与古同',于是尽罢诸儒不用【按,儒家之无用,可见一般。真不知道司马光是怎么想他这些庸碌无为还爱吵吵的前辈们。】。上又以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案:这就将战争与封禅结合了。没有大功,如何搞大庆?都跟宋真宗似的?这就是平南越的呢个战事为什么和封禅等事件综合搞的原因。貌似不相干,其实是相关的。战事是因,封禅是果。】

读资治通鉴札记649武帝自制封禅礼

元封元年(辛未、前一一〇)〔应劭曰:始封泰山,故改元。〕

①冬,十月,下诏曰:'南越、东瓯,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师古曰:辑,与集同。集,和也。【按,边界的形势重点还是西北。】〕朕将巡边垂,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帅,读曰率。〕【按,武帝收兵权了。此时要突出自己的军事方面的权威了。】乃行,自云阳〔班志,云阳县属左冯翊。〕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元朔四年置西河郡,其地自汾、石州西北至塞下。〕出长城,北登单于台,〔杜佑曰:单于台在云州云中县西北百余里。〕至朔方,临北河;【章:十四行本'河'下有'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十九字;乙十一行本同;张校同。】【按,转了一大圈。自然就都知道武帝亲自带兵了。卫青等自然就不重要了。这是非常明显的安排。】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曰:'南越王头已县于汉北阙。〔县,古悬通。〕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将,即亮翻。〕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徒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按,不过是宣言罢了。】!'语卒而单于大怒,〔卒,子恤翻。〕立斩主客见者,〔师古曰:主客,主接诸客者也。见者,谓引见郭吉于单于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奴亦讋,〔讋,之涉翻。师古曰:失气也。 【zhé义同讋。讋又义同詟,具体字义为惧怕、震慑】〕终不敢出【案:战略威慑作用达到了。】。上乃还,祭黄帝冢桥山,〔应劭曰:桥山在上郡阳周县。〕释兵须如。〔须如,地名。考异曰:汉书作'凉如',今从史记。〕【按,军队大游行到此结束。】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公孙卿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思慕,葬其衣冠。'〔考异曰:史记、汉书皆云'或对';汉武故事云'公孙卿对',今取之。〕上叹曰:'吾后升天,群臣亦当葬吾衣冠于东陵乎?'〔东陵,谓茂陵也。在长安东,故曰东陵。〕乃还甘泉,类祠太一。〔师古曰:类祠,谓以事类而祭也。〕【案:很有面子的回来。祭祀黄帝和太一。这里是并列的。其实他的话是暗示自己与黄帝有某种关系。】

读资治通鉴札记649武帝自制封禅礼

②上以卜式不习文章,贬秩为太子太传,以儿宽代为御史大夫【案:既能干,又会说,更会马匹,这才是好干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