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厀啸文集·封禅论(一)清·张鹄严 (禺草号汉阳)

 paila51 2022-06-08 发布于湖北

厀啸文集·封禅论(一)清·张鹄严

封禅为眀君贤相所不道,恐一失之,即不免为秦皇汉武之罪人。吾以谓,读唐虞三代之书者,可以审此夫。舜之咨四岳,命伯夷典三礼者,何曰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祗之三礼也,是为秩宗史迁。

封禅书特楥虞书以为证,其前无可考则。无怀葛天以下之,君又安足信歟,苐惜其微言,颇见而大義不眀於天下。殊不知,舜之望于山川,徧於群神者其,即三礼之意,何尝登封以报。天降禅以除地哉。且三代之君,惟禹号神然。三代之书具在,即周官周礼皆未闻其有,所秘藏于泰山也。且封禅固无损於人主也,

昔舜封十有二山,山盖以其为一州之镇而表率之也。后之欲封禅者,自齐恒公始,故言封禅者多齐国人。然恒公以管仲一言,而处止。苟其即封禅要不过境,内之山诸侯之事耳,亦何损於恒公哉,此夷。

吾恐君之骄纵,而隳其九合一匡之功业,且曰七十二君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始於无怀氏噫,吾不知尧舜以前呆何所。据而曰:封泰山禅云亭,禅梁父也耶,盖自齐威宣之时驱子之徒,论著終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此封禅之说厥有由来,最后燕人为形,解销化依於鬼神之事,又驱衍以阴阳主运,显於诸侯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怪迂,阿谀苟合之辈不可胜数。

而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神山者,其作俑於此乎。夷吾或闻于驱子之先,殆未可知也。而吾窃谓封禅之,義不眀於世者,大要有三鸟曰:祀上帝誌功德求神仙,以是三者,故当时诸儒,持议不合於上,人皆以为拘牵之故遂不求其所,以不合於義,以致混淆而莫之辩也。
夫祀上帝者,苟不观周礼之,冬至祀圆丘,夏至祀方泽,手斯天神地袛之不可易,若配享则其所自出而宗庙,则以人鬼享之也。至五嶽视三公,四渎视诸或以柴望秩之礼,礼或以祠官祝焉。若日月星辰名山大川,其在嶽渎之外者,又皆有祀矧二雅三颂之○,上帝而顾无一语及此乎。
至若泰山为五嶽之一,僅得帝其方隅而祀。上帝於泰山者,则郊可废也,曾不知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此其不可者一也,何谓誌,功德曰:始皇之封泰山徵从齐鲁之,儒生議礼者七十人。以其礼迂阔而难行,遂摈去不用除车道,自泰山阳而至巅立石颂,始皇帝功德明其得封也,纵阴道下禅,梁父其礼,颇来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始皇帝至中阪遇暴雨休於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典於封事之礼,则讥之始皇遂东游海,上求○人羡门之属,及八神将后数至海上,求蓬莱方丈瀛洲,齐童男女遗方士,入海访神仙一无所见而返。
封禅未十年,二世胡亥又封泰山,勒石於前石之旁,章始皇功德焉。遡秦之先,自襄公作西畤,世未尝无祀事及并天下,三年巡都县祠驱嶧山颂秦功遂及封禅,将宿昔所闻战国之间,传颂帝王之事。一快其志此史迁,所谓无其德而用其事者,近是矣。然犹於封禅之義,未明也。二帝三王若之何不以功德誌,泰山耶,此其不可者,又一也,何谓求神仙曰:汉之高祖文景己隆于上祀典矣。

始皇之至武帝僅六十余年耳,武帝则专以神仙求故人,人古不死之术,中其欲方士祠官离近无虚日。文成五利虽最宠然,莫如公孙卿之久拜,中大夫而不诛也。公孙言符瑞与黄帝时,等七十二君惟黄帝得上泰山,故乘龙而升復述,其师中,公语谓汉主当上封,上封则能仙以登天,於是武帝嗼以为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蹮耳,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議巡狩,封禅事数年,又谓仙人好楼居,乃大兴宫室,甘泉建章之属各高二十丈余,復为五城十二楼。道观动百数楼中,脯素以待其来,齐人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万数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仙者,数千人日囙念;诸儒生方士言:封禅事,殊不经尽罢去,自东上泰山时,山之草木叶未生,令人上石立山巅,遂东巡海上先是欯傲,黄帝以上接神仙蓬莱,士高比德於九皇而颇,来儒术以文之,群儒既不能辨明封禅,事又拘牵於诗书、古文而不能駛于是至梁父,令侍中儒者皮弁,薦绅封牛行事泰山下,东方如郊祀太一之礼,封广文二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则又纵海上望神仙,卒无一验,自是浸以厌怠然终,未能释然也。
至若公玉带之明堂图,公孙卿之鼎,书极怪诞之,莫可究诰,大要壹以神仙,是问,明知其非,而不以为非;其不可者又一也,其以祀上帝为名,则兴始皇均之也,然则封禅自封禅而何与於祀。上帝誌功德求神仙哉。祀上帝则祀,上帝誌功德则誌功德求神仙则求神仙,而与于封禅哉。论封禅者,其折衷於唐虞三代之书,圣人敬天勤民之意。夫亦可以不悖於理,而己矣。其惑乱于人也,庶遇已乎。

  【译文】

在译(文)鹄严公撰《厀啸文集·封禅论》之前,先了解一下当代史学家们,对封禅由来的各种论述:

近百年来,有学者认为:封禅“昉于秦始,侈于汉武”,也有认为起自“三代典礼,至秦而废灭无复存”。秦汉封禅的礼仪制度,出于方士之口,是“假天以惑世”,“诬民而渎天”的妄说。还有学者认为,古无封禅礼,秦汉以后的说法,有点靠不住......总之说法不一,请读者自家评判。

《封禅书》开篇说道:“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而不臻乎泰山者也”。但由于仅在天下大治时才行封禅礼,而治世少,乱世多,所以,“远则千余载,近者数百载”始一举行。而“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封禅的礼仪制度自然也就“阙然堙灭”了。这里明确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封禅是一种古老的礼仪制度,并非“昉于秦始”;二是封禅礼仪的细节并不是“废灭”于秦,与秦始皇焚灭诗书、禁百家言无关。司马迁岂会妄言!他著《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中:应该最有资格作为我们了解汉代以前礼制的重要资料。(译文中多半借用此资料)

封禅①系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 天降祥瑞”或“功成治定”后,作为感天谢地的一种祭天拜地,大型祭典祈福活动。登上山顶在所筑的神坛上为祭天、在山麓小丘除地间作祀为祭地。由整个礼仪由光禄寺②掌管祭享、筵宴、宫廷膳羞之事。帝王和带领的群臣,对此举非常重视;但凡参与者一律沐浴更衣,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循规蹈矩不敢妄为。帝王本人也墨守成规,生怕因稍有不慎或节外生枝,而得罪上苍、神灵,造成事与愿违的伤害,会与秦始皇、汉武帝封禅盛典背道而驰,而成为“罪人”。

我(鹄严公)读尧舜三代圣贤之书,自认为对秦始皇有所了解,对他上泰山封禅之事能略知一二。相传唐尧臣羲和四子,是分管四方的诸侯,史上称之“四岳”。 而汉·孔安国、宋·孔平仲、明·杨慎均认为“四岳”是一人。而舜帝咨询的“四岳”,指的是四个部落的酋长。虞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皆曰(皆曰,我看,绝非一人):“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让伯夷主管.古祭天、地、宗庙三礼。为什么说祀天神享,祭祀人鬼,地祗为三礼呢?司马迁《史记》中讲:秩宗一职在虞舜执政时就有,为掌宗庙祭祀之官。《尚书·虞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记载了虞舜的言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司马迁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史迁”。

封禅最早之事就撰于《虞书》中,如楦(履法也)证明三代时期就有封禅之举了。《虞书》是《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它记载夏朝之前的“新兴王朝”,又名《虞朝之书》,有《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其中《舜典》由《尧典》分出,《益稷》由《皋陶谟》分出。这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遗作。《封禅书》,叙述了古代传说中,七十二位国君封禅泰山,汉王朝文治武功,显赫一时,四境归顺,祥瑞屡现,雄才大略可与历代君王媲美。《尚书》作者借此文,劝汉武帝效仿封禅,并在文章的末尾对天子加以讽谏。

  至于《虞书》里的其他内容,之前没有进行严谨的考证,更不清楚对无怀氏和葛天氏的相关记载,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轻易下结论呢?由此可见,明事理者,在情况没有落实清楚之下,是不会仓促拿出来说的。

传说中无怀氏和葛天氏同为上古时期的帝王(部落首领)。晋·陶潜《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畅饮握着酒杯作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后人常借用“怀氏葛天”这一成语,说明上古时期民风淳朴,世道平和,殊不知上古时期的人,人是造物者根据自己形象所造,要求人遵照颁布的规则(信仰)来做。神将社稷交给自己与人所生的儿子,就是那个半神半人的部落首领;上古时期的代表,尧舜禹就是其中之一。上古时期尧舜时代,其社稷,实质上由群神自己在打理。

《周礼》、《仪礼》、《礼记》统称《三礼》;据说《周礼》、《仪礼》是周公所作,《礼记》则是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删记也。所谓三礼:一指祭祀天、地、宗庙之礼;二指《仪礼》、《周礼》、《礼记》儒家经典。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是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它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三礼》的意义就在如此。

人们常说登封报天,降禅除地。这是封禅中,帝王事必躬亲必做的两件大事。何况上古时期饶舜三代,和禹这位夏朝的第一位天之子(名文命、字高密、号禹),他们在号神时其礼仪都一样。三代时期所铸铜鼎上有所记载,但《周礼》在这方面记录不多。据说,历代君王封禅时将秘密(有关文件)埋于其中(埋在梁父山的某处),这样做,更显封禅仪式的神秘,同时也无损于君王自己。

《尚书·虞书·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州。”即:虞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通河川,以求太平。山盖是一州之镇,起表率作用。《管子》第五十篇《封禅》开卷的第一句话:“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林七乡西村),而欲封禅。”于是就有管仲出面谏言。管仲胡扯道:封禅不要过境,那些山都是诸侯自己的(事)……怎么会有损於恒公您呢,平安无事哟!从而阻止恒公去泰山封禅。史料记载:“后之欲封禅者,自齐恒公始,还言封禅者起自齐国人也。”

《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起,到公元1912年末代清帝溥仪宣布逊位时,正史中记载,并承认的422位历朝在任皇帝中,有幸登上泰山完成封禅大典的,只有区区六位: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可见封禅非同一般,除规模之大,礼仪之繁琐,而且对其要求十分苛刻……

我担心君王过于骄纵,而毁掉九合一匡③,统一天下之大业。所言七十二君夷,七十二系古人以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来表达数量多。七十二君夷,是此文上述,远古时期的七十二位登泰山封禅的国君。我所记得是七十有二焉,而且还是从无怀氏开始的……我不知道尧、舜任命之前呆哪儿。
有人说:封泰山禅云亭,是去梁父山④封禅吗?大约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所带领群臣司仪一同前往。孟轲及弟子论著,终始以五德之运,秦国、梁国等诸侯国尽在进行变革后,才逐渐趋于强大。孟轲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齐宣王却说孟子理论迂腐而不能用。封禅之说各有不同,甚至有人说燕人形成。
公元前21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四次东巡,驻跸于此,并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厥有其名。汉武帝、魏武帝等20多位帝王巡临秦皇岛。1898年,清光绪皇帝御批自行开埠建港,可能这就是形成于燕人之由来。
《史记·封禅书》:“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方士仙道常拿西汉、黄帝说事。神仙之术借用老子所言,修道、养寿之黄老道,这种以神仙信仰为特征的宗教,在战国时期,是齐国、燕国沿海一带的神仙方术,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道教与佛教并称为两大宗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之一。道教对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同时它也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宗教神秘主义体系。道教累积了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份。其术不能为怪,略感迂腐,做这种事,阿谀苟合之辈的为多。
齐威王与齐宣王是战国时期齐国最出色的两位君主,在其父子(君主)手中,齐国取代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二位诸侯霸主。威王、宣王、燕昭王均派人入海,访山求仙,群臣纷纷响应拥护。资料上说,使用者齐人、燕人在先。好多人还不知道这点。
而我认为,封禅之事,其意义不言自明,史料上也没细说。主要目的:祭祀上为“太平盛世”、“ 天降祥瑞”或“功成治定”等帝王意志及功德而求神仙,以这三个方面,当年诸儒家、学者主张各有不同,认知上拘泥不前者,大有人在。因意见不统一,造成混淆莫辩之处,时常有之。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凡“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之恩,便到靠近天神的泰山祭祀:积土为坛,意味着增泰山之高,表示对浩荡天恩的感激;到泰山附近的梁父、社首等小山丘堆积泥土,增加地的广厚,以酬谢大地之神,对万物苍生的恩赐。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这类祭祀活动来源于宗庙,活着要好好地孝敬父母,安居其业,祭祀的香火鬼神所享用,这是慎终追远的传统之一。《雅尔·释山》:泰山、华山、嵩山、恒山、霍山为五嶽,但其中二山尚有质疑,霍山,在古代,一般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在山西境内,一个就是南岳(位置有存疑),故又谓三公;视、河、淮、济乃四渎,;三公视诸或以柴望秩之礼,《周礼。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柴望”是最古老的祭天仪式,据说舜帝在极顶亲手燃起柴火,以“燔柴以祀天”。在封禅的盛大礼仪中,还会用上祠官(掌管祭祀之官)祝福朝击鼓,玉童子吹笙双凤舞。
中国古代人对于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的崇拜,到夏、商、周三代后,逐渐发展为对至上神“天帝”的崇拜。远古人们对凡眼睛看到事物均敬畏,何况对《大雅》《小雅》《三颂》这样的巨著。
《小雅》含《鹿鸣之什》、《白华 之什》、《彤弓之什》、《祈父之什》、《小旻之什》,《北山 之什》、《桑扈之什》、《都人士之什》;《大雅》含有《文王之什》、《生民之什》、《荡之什》。     三颂者,即《周 颂》、《鲁颂》、《商颂》也:《周颂》含《清庙之 什》、《臣工之什》、《闵予小子之什》;《鲁颂》含《_》、《有秘》、《泮水》、《闼宫》四篇;《商颂》含《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五篇。上述这多巨著,其中的内容,在《封禅》一书中没似乎没说什么。
泰山作为五岳之一,是封禅祭祀之地。帝王登泰山乃五嶽之首,能通天也,烧柴火在坛顶,以祭天。泰山旁的小山梁父系通地府之门,在梁父山旁选块地为折,瘗埋祭品称谓禅,两处合起来谓之封禅。为何曾不知在郊社耶。礼仪用来侍奉帝王,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何谓“志”?志者,士子之心也(上士下心)。亦即人的追求及目标;如今人们说的人生观、价值观。志向一旦确定下来,行为就应跟上;志向一旦专一,就不可改变。孟子对此现象叫做“志一而动气”,心与自然能量形成共振,行动就跟上来了,其结果显而易见。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做到了,孔子的学生们也做到了。
始皇帝即位三年,东巡察郡县,在骑士峰山,歌颂秦朝功业。于是征召跟随齐、鲁的儒生博士70人来到泰山下。众儒生有的议论说:“古代封禅用蒲车,怕伤害了山上的土石草木;地面打扫而祭祀,席用酸菜杆,说它容易遵循了。”秦始皇听到这些议论各不相同,难以实施,因此不用儒生。结果除车道,自阳坡登上泰山顶,立石称颂秦始皇的功德,说明其被封了。从阴道下,禅在梁父。他很礼貌色彩太祝的祀雍天帝所用,而封藏都藏起来,世界不能再记住了。
秦始皇上泰山,山腰中遇到暴风雨,只有呆在大树下。众儒生已留下面,不可上用于封禅祭坛上。听说始皇遇风雨,有人就讥笑。秦始皇东游于海上,行礼祭祀于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类。八神自古就有,有人说是姜太公所封。齐国之所以名为齐,以齐天下为目的,所以祭祀祈福常有发生。
八神:一是天主,祭祀天地齐。天齐渊水,在临淄城南郊山下的人。二是地主,梁父祭祀泰山。因为上天喜欢阴,祭祀的一定在高山的下,小山顶上,命名为“时”;土地贵阳,他一定在沼泽中祭祀圜丘说。三是兵主,祭祀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国的西部边境的。四是阴主,祠三山。五是阳主,祭于之罘山。六是月亮公主,祭祀的蓬莱山。都是齐北,同时勃海。七是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在齐东北角,为了迎接日出说。八是四时主,在琅邪。琅邪在齐国东部,这是一年的开始。都各用一牢祭祀,而巫祝的损益,珪币各种不同了。

 上要求凡是人羡门之类的,以及八神将后几到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洲,齐童男童女遣方士,入海访求神仙一无所见而返。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封禅十年后,二世胡亥又登泰山封禅,继刻碑石于《泰山刻石》旁,以彰显秦始皇之功德。从追溯先祖-秦襄公作西畤、祠白帝(五帝之一,西方天帝)开始,即:秦襄公时,秦诸侯居住垂西,如今甘肃礼县一代。当时距秦始皇统一天下(六国归秦)五百五十年(秦襄公于771年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侯,到秦始皇统一六国221年),至此秦国经历了三十一位君主,其中昭襄王在位56年最长,孝文王三天最短。据说当年还没封禅祭祀一说。
这里要说说蒙骗国民千年的成语“烽火戏诸侯”,那个时期还没长城,故无狼烟烽火之说(有争议)。故事这样写的:
周幽王三年(前780年),美女褒姒入宫,得到幽王宠爱,并生下一子名为伯服。于是幽王废其正室申后与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褒姒不爱笑,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试过许多方法都不成功,最后想到“烽火戏诸侯”的把戏,举烽火将诸侯军队引来,自己则与褒姒观看他们发觉没有敌军时的丑态,褒姒终于大笑起来。使幽王在喜悦褒姒一笑后,屡次举烽火,而又没有敌军,从此失去诸侯对他的信任,使诸侯不再理会他举烽火了。
此外,幽王又任用佞臣虢石父为卿,但国人埋怨。此人善于阿谀奉承,又相当势利。再加上他废申后与太子的事,让申后的父亲申侯很愤怒。前771年,申侯串连缯国与西夷犬戎进攻幽王。此时幽王再举烽火求救,已经没有诸侯愿意来救他了。最后幽王、伯服、郑桓公皆在骊山下被杀,褒姒被掳走后下落不明,犬戎“尽取周赂而去”。由于镐京残破,于是继位的周平王东迁至雒邑。犬戎之祸为西周与东周的历史分界事件。
公元前771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是周王朝的重大转折,甚至整个华夏文明差点都灭亡。当时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之后,诸侯拥戴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虽然成为周天子了,但首都被攻破。周平王只能迁都,而这时还有外族威胁,眼看着新出现的周王朝再次被灭,这时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可以说基本上拯救了华夏文明,这个人就是秦襄公。攻犬戎救周,列诸侯而居西,自以为主少昊之神(西方天帝),作西畤(西畤,古代帝王祭祀白帝神的地方)。《史记》作者司马迁,全著未涉及自己,遵重事实逐一真实记载,然而在封禅之事上,为何没详细说明?难以考证。

二帝三王(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封禅书》开篇道:“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这观点不正确,无为而治的远古时期,难道没功德撰誌,登泰山封禅吗?这样的记载是不可以的,还有一段要说的,那就是《求神仙》中说:汉高祖及后代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呈现出“文景之治”的盛世。
秦始皇至汉武帝仅六十余年,英勇的汉武帝曾多次派人寻仙访道友,以求长生不死之术。汉武帝时,主张祠灶的李少君(道教),他承袭了方士炼丹采药之术,作为修炼方法之一。汉武帝雄才大略,由于急于成仙,所以也跟始皇帝一样,曾受诸多方士的欺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文成五利”。
齐国人李少翁吹嘘自己可以看到鬼神,当时正好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去世了。武帝听说少翁有这个能耐就把他招进宫中。李少翁焚香做法,嘴里念念有词,不一会儿,武帝竟然真的在帷幄后面看到李夫人的影像了,武帝对此大为赞赏少翁的法术。于是就把李少翁 封为文成将军。汉武帝让李少翁帮助他拜见神仙,少翁使尽各种办法,总是看不到神仙,如是将事先写好的帛书放到牛肚子里,然后跑去跟武帝说牛肚子里有个什么样什么样的帛书,是上天赐予的。武帝派人杀牛,结果肚子里真有帛书,不过拿过来一看,武帝认出了是少翁的笔记,于是就诛杀了文成将军。
英明的汉武帝,受了文成五利的蛊惑,实在是因求仙丹,想长生不老心切。而文五利的阴影也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后来他对方士,没有那么言听计从了。汉武帝在元封、太初年间所进行的封禅改制,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后世的国家祭祀礼仪和政治象征体系具有典范意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齐人公孙卿向汉武帝讲述黄帝的故事,尝试让帝王重新梳理及封禅之事,改变改制的意图,奠定其思想基础。此故事载于《史记·封禅书》。
汉武帝因想求神仙方术,步履涉荒诞怪奇。他以往对封禅不够重视,一些学者想借黄帝故事来引他注意。但公孙卿对故事中疑难未做破解,自然武帝封禅改制的实质,也未得充分揭示。所谓72王封禅泰山,其实本身就是一个虚假的传言。72王封禅泰山最早记录在《管子》中,写的是管仲劝齐恒公,不要去泰山封禅,此话是那时候提出来的。
在几千年前,黄帝和炎帝打败了蚩尤部落,统一了华夏,黄帝被尊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关于黄帝的逝世,司马迁在《史记》中,仅有六字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并且说黄帝是“乘龙升天”,到天上见玉皇大帝去了。现在的黄帝墓,也只有后人为他建的衣冠冢,里面没有尸体。黄帝“乘龙升天”由此而来。还有一个词语 “驾鹤西去”(用于一品下等人),虽于“乘龙升天”异曲同工,不过黄帝是帝王,自然是乘龙,而不用驾鹤了。传说里,黄帝乘龙升天时 还带着宾妃、大臣、奴仆等我看就是殉葬。汉武帝也默认同这点。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蹮耳……”驾崩后,能向黄帝那样成仙,即:吾再看妻子,如同旅游和外出回家的感觉一样。
使博士诸生刺六经,这里说的六经,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文中所说:使博士诸生刺六经,命令身边群臣和儒士根据《六经》,根据《王制》,安排“巡狩封禅事”。几年之后又称仙人喜欢庭楼,于是开始大兴土木宫殿,所建的甘泉宫 未央宫 建章宫各高二十余丈。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纵观上百楼房中,一向按照其意愿干
  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汉武帝也是这样,因此,那些方士也便集聚到汉武帝身边,有多少人?史书上说“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在这“万数”之中,有同门师兄弟前赴后继欺骗汉武帝的情节颇为精彩,也成为被载入史册的名人。

孝武皇帝派数千人,增造船只百艘。说是要去海上找蓬莱仙岛,寻神觅仙丹。在汉武帝时期,方士公孙卿谎称掘到宝鼎,并用关于黄帝的故事了哄骗了汉武帝。他还说在河南、东莱祭祀时见到过神仙。并用大脚印来不断哄骗汉武帝(有次他持符节先行名山等候,到东莱,说晚上看见一人,长数丈,到了就看不见,看到足迹很大。)汉武帝十分恼火,但没法用事实进行辩驳。
众儒生方士言:封禅之事,并不是这么简单。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武帝为了显示他的文治武功,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下诏东巡泰山。三月,武帝“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回泰山,在梁父山礼地主祠。并自定封禅礼制:命先在泰山下东方建封土,埋玉牒书。礼毕后,武帝登封岱顶,只令车子侯霍嬗一人随从,封祀礼仪皆秘而不宣。次日,武帝从阴道下山,降禅于岱东肃然山。典礼完毕,武帝在泰山东北址故明堂接受群臣朝拜,颁布诏书,宣称封禅告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元封。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春,武帝巡东莱(今掖县),过祠泰山时,济南方士公玉带献上相传为黄帝时的明堂图,武帝令地方官员依照此图,建明堂于汶水之上。此后汉武帝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太初元年(前104 )、太初三年(前102)、天汉三年(前98)、太始四年(前93)、征和四年(前89)前后共八次巡幸、封禅泰山。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节选:汉武帝自得宝鼎,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齐人丁公,年九十馀,曰:“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数年,至且行。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于神通,欲放黄帝以上接神仙蓬莱人士,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群儒既已不能辨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能骋。
上为封禅祠器示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周霸属图封禅事。于是上绌偃、霸,而尽罢诸儒不用。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不经难施。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乙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址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说了半天总觉得还是没能说清。那么,放眼观望四海寻觅神仙,始终没能拿出证据,从此,逐渐因难以满足懈怠而告终,这就是解释不清的原因。
至于公玉带的明堂图⑤,公孙卿的鼎、书最怪诞,没有人可以看懂更难研究得透。主要想借用神仙来谈这一问题,明知道不可能说清,但认为又不得不说。还有个不可挽回顽固者中的一人,他以祭祀上帝为名,认定始皇帝首创封禅泰山之人。

对于封禅与祭祀的区别,要提出来说说:两者之间的区别二点,首先身份的不同,祭祀谁都可以做,也都应该做。每年的清明,端午,中元,重阳等传统佳节,都会祭祀神明和祖先。皇帝也会在自己的宗庙前祭祀祖先。而封禅,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做的,就是皇帝没有昭示古今的卓越功勋,也是不能做的。在中国古代,只有天子有祭祀天帝的资格,祭祀上帝被认为是天义,是以华夏中国的历代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说苑》指出“天子祠上帝,公侯祠百神,自卿以下不过其族”。中国后世王朝也继续以这种规格祭祀上帝。殷商甲骨文就出现了上帝之名,当时的祭祀上帝就已经是天子的天权。昊天上帝(来自《尚书》)或皇天上帝(北京故宫供奉的神主牌)是上天、天帝、天父(与“地母”相对)、皇天(与“后土”相对)、老天爷等的正式称谓。
讨论封禅的人,基本折衷于尧舜禹三代书中记载。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全心声投入到天理,而没有半点搀杂人欲。但不是因他无所不知,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逐步钻研书本,考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
圣人敬天勤民之意,与王阳明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良知之心学。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和力量。有此想法之人,也不会悖于情理,如果觉得迷失方向,不妨想想这批有识之士所为,作为普通人,你说有希望遇到吗?

注:
1.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又称封祀、封峦、封岳。秦汉时特重此礼。 2、另外一种解释,《白虎通》中说"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封禅过程中的仪式,是指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太史公《史记·封禅书》也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之记。
封禅是古代帝王一般是在“功成治定四海同①”之后,祭告天地的典礼。“封”指祭天,“禅” 指祭地。因为这是封建王朝的重大典礼,之文就成为封建文人所重视的文体之一。《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一篇,说《封禅》。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出自《管子·封禅篇》。
2. 光禄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掌酒醴膳羞之政,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3.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原指春秋时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称霸主,使混乱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的治国才能。出处:《论语·宪问》
4. 梁父山是一这座载入史册的名山,坐落在新泰境内的徂徕山东,又名映佛山。其山依傍徂徕,俯临柴汶,山势险峻,故孔子曾以登梁父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曾以“梁父艰”来比喻仕途险恶。
5. 明堂是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据说济南人公平带上黄帝时的名堂图,名堂图中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