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举上一次西红柿市场的例子。上次谈的是买家市场,现在我们只谈卖家市场。 ○当西红柿只有0.5元/斤时,市场上有100斤西红柿在卖; ○当西红柿价格不知道什么原因,成本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涨到1元/斤时,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也想去卖西红柿赚钱,市场上可能就有200斤西红柿在卖了; ○后来西红柿价格继续上涨,涨到3元/斤时,西红柿涨了6倍,更多的商家涌入,市场上可能就有600斤西红柿在卖了。 ![]() 我们把上述的西红柿价格和商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画出来就得到了“供给曲线”。 ![]() ▲供给曲线 上图的关于“价格—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永远倾斜向上。 供给曲线也非常的符合直觉,当一个商品市场价格特别高,愿意去作为商家的人就特别多。如果说明天铅笔市场价是1万元一只,你是不是也想去卖铅笔赚钱了? ▲三点说明 第一,横纵坐标与习惯相反。 注意这里价格是自变量,供给量是因变量。但是自变量放在了纵轴,这和需求曲线保持一致,具体的原因在这里不再赘述了。 第二,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供给曲线的横坐标是供给量,上文的例子里,价格变化,引起的就是西红柿的供给量变化。而供给是指整条供给曲线,并没有变。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才是供给变化,我们后文讲的其他因素引起的供给曲线移动,才是供给的变化。 第三,注意前提条件:除价格以外,其他因素不变 供给曲线专门假定其他因素都不变时,价格变化,供给量随之变化。和需求定律的内容一致,当其他条件变化时,就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变化。 照例,我们现在要解释,其他条件变化时,供给是怎么变化呢?除了价格,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呢? ▲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总共有4个因素会影响一个商品的供给:原料价格、生产技术、预期、卖家数量,我们现在就来逐一说明。 1.原料价格 如果种西红柿的原料涨价了,化肥价格高了、水价涨了、西红柿果农工资高了,同样市场价格下,利润空间降低,卖西红柿的人就会少了。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如果这些原材料价格下降了,同等的市场价格下,利润空间大了,卖西红柿的人就会进一步增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原料价格提高,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原料价格增加,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 2.生产技术 如果有一种农业机械化技术被发明,这降低了种西红柿需要付出的劳动量。这样生产的成本就进一步降低了,利润空间提升,就会增加了西红柿的供给量。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右移。 3.预期 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西红柿的供给量。如果有消息说,西红柿明年要涨价到5元,那很多人就会想办法把今年的西红柿储存起来,明年再卖。同样的价格下,供给量就会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左移。 4.卖家数量 这个是最好理解的,卖家数量越多,供给量越大,供给曲线右移;卖家数量越少,供给量越小,供给曲线左移。卖家数量可能是因为行业有法定的准入门槛,也有可能是由前三个因素决定的。 ▲供给曲线的应用☞解决城市的打车难问题 打车难问题的解决,有两个方向考虑,一个方向是降低需求,另一个方向是增加供给。我们现在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有几个方式: 1.提高出租车的基础价格,提高供给量;提高价格同时也能降低需求量,但是会让社会总福利降低。 2.降低原料价格:降低油价,成本降低,让出租车利润空间增大;也可以通过对出租车用油价格的定向补贴和降价方式实现。 3.增加卖家数量:降低打车行业准入门槛,滴滴、美团等进入打车行业,网约车的出现,增加了供给数量,也能增加供给。 ▲总结简单回顾一下,我们本次讲了四部分内容:
供给增加一定有人买吗?肯定不是啊,所以下一期我们就会结合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讲均衡问题,看看市场的卖家数、买家数、商品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