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经济学导论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1 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科学。 1.1.2 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 稀缺必然导致选择 机会成本 ——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 5w ) ——选择或决策的内容 ( 1 ) 生产什么? ( what ) ( 2 ) 如何生产? ( how ) ( 3 ) 为谁生产? ( whom ) ( 4 ) 何时生产? ( when ) ( 5 ) 谁来决策? ( who )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2.1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2.2 两个基本经济模型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 (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世界是什么,涉及解释和预测。) 客观描述——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样 规范分析 (描述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 价值判断——应该是什么、对不对、好不好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完全理性 ( 经济人) 由利己的动机(即理性动机)驱使,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经济学的一切结论都是建立在理性假设这一基石之上的。 · 完全信息 (充分、对称) 人们拥有理性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知识是完全的,且不存在交易成本、制度与技术不变等。 1.2.2 两个基本经济模型 经济循环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Micro-ec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nomics
第2章 供求理论2.1 需 求2.1.1 需求与需求函数 2.1.1.1 需求的定义 需求( Deman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需求≠需要( needs /wants ) 需求=愿意+能够 (购买的数量 ) 需求——有效需求 2.1.1.2 影响需求的因素 第一、商品的自身价格 ( P );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I );
第三、相关商品的价格 ( Py );
第四、消费者的偏好 ( F );
第五、消费者对未来的价格预期 ( Pe );
第六、其他因素(人口、传统、政策、地理气候等)。 2.1.1.3 需求函数 如果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则这种函数被称为需求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Qd=f ( P, I, Py , F, Pe , ……) 可简化为: Qd=f ( P ) 2.1.2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2.1.2.1 需求表 2.1.2. 2 需求曲线 2.1.3 需求定理与需求定理的例外 2.1.3.1 需求定理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Qd )与其价格( P )成反方向变动。 2.1.3.2 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定理的例外 2.1.4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1.4.1 需求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2.1.4.2 需求的变动 ——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即非价格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2 供 给2.2.1 供给与供给函数 2.2.1.1 供给的定义 供给( Supply )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提供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生产能力≠供给 供给=愿意出售+能够提供 (的数量 ) 供给——有效供给 2.2.1.2 影响供给的因素 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 ( P ); 第二、其他商品的价格 ( Py ); 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 ( 即生产成本C ); 第四、生产的技术水平 ( T ); 第五、厂商对未来的价格预期 ( Pe ); 第六、其他因素 ( 气候、政策、资源、战争等 )。 2.2.1.3 供给函数 如果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则这种函数被称为供给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Qs=f ( P, Py , C , T , Pe , ……) 可简化为: Qs=f ( P ) 2.2.2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2.2.2.1 供给表 2.2.2.2 供给曲线 2.2.3 供给定理与供给定理的例外 2.2.3.1 供给定理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 Qs )与其价格( P )成同方向变动。 2.2.4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2.2.4.1 供给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 2.2.4.2 供给的变动 ——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即非价格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3 市场均衡2.3.1 均衡价格的定义 均衡价格( Equilibrium price )是指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即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2.3.2 均衡价格的形成 Qd<Qs,P↓ ( 过剩 ) Qd>Qs,P↑ ( 短缺 ) Qd=Qs,Pe ( 均衡,即市场出清 )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的形成 2.3.3 均衡的变动与供求定理 2.3.3.1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增加:D 曲线右移,Pe上升,Qe增加; 需求减少: D 曲线左移,Pe下降,Qe减少。 2.3.3.2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增加: S 曲线右移, Pe下降,Qe增加; 供给减少: S 曲线左移, Pe上升,Qe减少。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2.3.3.3 供求定理 ——Law of demand and suppl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的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Pe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Qe的同方向变动。
2.3.4 供求分析的运用 最低限价 ( Ps Support price ) ——也称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高限价 ( Pc Ceiling price ) ——也称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