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缺乳,血府逐瘀汤也可治疗

 为什么73 2018-10-08

中医书友会第18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正如文前所言:“一般乳汁不足,多从气血不足和肝郁气滞论治”。本文宗于辨证,从瘀血入手,也收到很好的疗效。各位书友如此情况,可以一试。(编辑/居业)

血府逐瘀汤治疗产后缺乳

作者/阎荣卫、李光海


一般乳汁不足多从气血不足和肝郁气滞论治。然产后多瘀,瘀血内停不仅妨碍气血的运行,也影响新血的化生,同时阻碍乳络的通畅,可致乳汁分泌减少。


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缺乳门曰:“产后缺乳因瘀血停留,气脉壅滞,其乳必胀。”治宜行瘀通乳。我们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味主之,多有效验。


  • 临床案例一则


杨某,女,25岁,工人,1989年6月20日初诊。患者五天前足月顺产一女婴,分娩时出血不多。近三天来两乳胀痛难忍,连及腋下,翻身及活动两上肢时疼痛更甚。


乳汁甚少,且恶露少,色紫暗,无臭秽气味,无血块,饮食、二便正常。视其两乳对称,均胀大波及腋下,肤色正常,无局部发红,腋下淋巴结不大,宫缩良好,体温38℃,舌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诊为瘀血阻于乳络,乳汁不行。拟活血化瘀,投血府逐瘀汤加味。处方:


桃仁、柴胡、赤芍各12克,红花、桔梗、枳壳、当归、川芎、牛膝,青皮、大贝母、炮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各10克,生牡蛎15克。三剂。并嘱其按时让婴儿吸吮,热敷两乳,轻轻的按揉乳房。


一剂药后乳胀痛即明显减轻,婴儿可吮吸出少量的乳汁,尽剂后,乳胀痛已消,乳汁量可够婴儿吃半饱,恶露见多,色泽见红,余无异常。


思瘀血见消,而乳汁尚少,是产后多瘀之体兼有正虚,予原方加黄芪20克,麦冬10克,益气养血行瘀。再服三剂后,乳汁基本满足婴儿需要。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