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环桩,我的至爱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8-10-08

            

    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入世弘法已二十多个春秋了。其间的风风雨雨,其中的点点滴滴,脉传宗风,道演贤侠,为世人所瞩目,为世人所乐道,可谓风骚独领。

 

    玉环桩为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密传之功,是门中所传的几个古老桩法之一,乃是丹道与武学之合参的又一捷径,为太乙门专修次第、必修之功。

 

    近年来由于玉环桩的传播太广,在造福大众的同时,也像泛传太极拳那样存在着“徒有外形、毫无内蕴”的弊端。更甚者,很多学员动作严重变形、失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就有违公开玉环桩功法的初衷了。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竟用什么没传心法之类的谰言来责难当初的传功者。有鉴于此,特撰此文,述往事而怀师恩,宣妙法以呈大道;弃俗滥而扬宗风,纠流弊以正源本,“以慰先祖、以佑后人”。

  玉环桩原为坤丹外显之功,对女子的身心调节有特殊功用,内含了补漏全形之法、修墙补屋之功,也包含了由武学直入丹道诸般次第,是不可多得的女丹真品,为女子修真入手之捷途。而根据易法的阴阳同参之理,男子也可在玉环桩中得其三昧。对于不能直入功力威猛的“武当太乙十三桩”之首桩“大字桩”的人,也可通过玉环桩入门,体会先祖所言“玉环桩与大字桩有同等威妙”的法语,并由此而掌握武当内家功法之精髓。

  玉环桩除武法外,对强身健体有着极其特殊的功效。通过肢体的运动,行血推脉,使气血周流,元气运遍周身,在体内形成“太极双仪环”(古人喻之为“玉环”),使全身健康,对妇女及老弱之人非常重要,尤其对女性疾病及中老年慢性病有相当显著的疗效,对改善人体的体质及开发人体潜能也有着特殊的功效。

此玉环桩是本门各桩之主桩,是采气外放之手法,包含内家掌法之绝学,是历代贤侠剑道之不传之密。

  回想当年,松花江畔的无数个早晨,伴随在师父身边受教的情景,时不时的呈现在我的眼前。诸兄弟的朗朗笑声仍回响在耳畔,恩师、先祖的音容笑貌仍在。可转眼几十个春秋已过,几位先祖均以驾鹤西游,就连师辈和诸兄弟也是天南地北,各居一方,甚少有机会相聚。

  记得当年同师父分手一年后,师父再次的来到了我的身边,看我把六部初功练了以后,笑着对我说:“铁成,以后在练完‘六部初功’后再把这个练一下。”接着就见师父展开身形反复的练了几个非常优美的动作。练完后,师父问:“记住没有?”我一听就笑了笑后,便按师父所教的动作比划起来,因为有了六部初功的基础,和以往的学功经验,当时就把师父的形象印在脑海当中,所以练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师父看过后,笑着说“铁成练的不错呀”,我一听脸就红了起来,心想:“师父不是说笑吧?就那么几个动作,也不难学呀。”师父看了我练过之后,就给我讲了一下注意事项和要领,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铁成,你别小看这几个动作,要练好了,可不容易呀,练好它可有大用处。”我一听马上就问:“那一次要练多少呢?”师父笑着说:“你能练多少就练多少吧!”我一听就说:“那还不容易,就那么几个动作。”师父一听就笑了,接着说:“你可别小看它呀,看起来简单,练好可不大容易,以后每天以36为基数,推到360为准,然后再推一年。”我一听就傻了,推360还要推一年,那要练到什么时候呀。

  从那以后我用半个月时间把玉环桩推到了360,开始的时候,动作生硬,推几下身上的汗就下来了,几圈下来,身上的衣服就象从水里拿出来的一样,虽然有六部初功做基础,但要推到360也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一面推着,一面回想着师父的身影和对玉环桩的要求,并细心的体会着师父所说的诸般感受,推着推着,动作由生硬变得连贯起来,并在体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体会,随着那吞、吐、沉、浮的运动,体内自然产生了一种力量,随着双手的运动而循环在身体当中,感觉由轻到重,又由重到轻,日益明显起来了,而我也就陶醉在这诸种感觉之中。一天早上,我正在忘我的沉醉在玉环桩的诸般美妙的感觉当中的时候,李哲师祖来到了我的身边,他老人家看我正在推玉环桩,就在旁边静静的看我练功,在我收功后,李师祖笑着说:“铁成,你练了多久了,有什么感受?”我一听就马上把自己对玉环桩的体会讲给李师祖听,李师祖听完后,边示范边笑着说:“铁成,你看这样推有什么感觉?”我一看就愣住了,怎么同师父推的不一样呢?于是就小心的问:“李师爷,这也是玉环桩吗?”李哲师祖一听就慈祥的笑了笑说:“你试试就知道了。”我一听就马上按李师爷所说的推了起来,一推就感觉同以往的感觉明显的不同,内在的感觉明显的充实起来。我一试就马上同李师祖讲起了自己的感受,李师祖笑着说:“感觉好你就这样练吧。”说完就骑车走了。李师祖虽然走了,但是一个问号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为什么师父教的和李师祖教的不一样呢???”

  这个问题自己是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个疑问练了几天,也没有什么进展,一天师父又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就这个问题问过师父,师父说:“我怎么教你,你就怎么练吧。”我一听当时就愣在那里了。师父看到我的样子,就笑了,说:“玉环妙法,当以规矩入手,规矩师父教了,怎么练看个人的缘份,得什么也因人而异了,以一法而渡百人,而百人百样,怎么以一法而渡之???人人根器不同、内外五行不同、智愚不同、懒勤不同,而所得的果也不同,也就是正常的了。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大匠授人与规矩、不授人与巧’的道理了。”师父最后总结性的说了一句:“我教的对,你李爷教的也对,看你怎么学、怎么练、怎么体会了。”听了师父的一席话,我受益良多,并将之运用在了日后的诸种武当功法的修持当中。

  从此后我加紧了对玉环桩的修持,当时我差不多天天晚上都到师父家练功,晚上练完功回家时路过吉林市博物馆,馆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而晚上我路过那里时一般都是很晚了,那里很空旷也很静,所以我经常在那里推一阵玉环桩再回家,而往往是一推上就投入其中,而忘记了时间的流失。有几次只顾得体会内在的感受而忘记推了多少,在自然收功后回家,才知道已是黎明在即了。马上又出来到江边同诸兄弟一起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对玉环桩的修持过程中,我对玉环桩理法的认识也有了全新的体悟,体会到它的博大内涵,功中的诸般感受也相继出新,由动作协调到内感显化,每次练完功都是身轻如燕,脚下象有个气垫一样,一动就把脚向上顶,腿都不用自己抬。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天晚上练功时,突然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随着双手的推出,体内的一股气从双臂行到手上,随着推的次数的增加而感觉也不断的加强,后来这股气又从双手中推到体外,开始在手掌上,慢慢有就随着双手的推出,而那股气也随着双手向前的动作而离开双手,一寸、二寸、三寸,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气也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变化,一点点的由量到质产生着实质的变化。经过几个月的修持,这股气在掌心形成了一个气团,并能把这个气团推离自己的双手,这当中的变化,修混元球之功不可埋没,它们相得益彰的互相促进着自己的修持。我深深的沉浸在这玄妙而神奇的功态之中,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了终生的追求目标。

  几十年过去了,玉环桩伴着我走遍了大江南北。铁松三公虽然相继离我们而去,但三公却留下了铁松法脉而泽佑后人。诸法传世,诸贤演真,铁松绝学流传于世,将一如既往的造福大众,回报社会。

 

                        广清,2006年9月6日于广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