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路这幢四层洋楼是做什么的?一个细节揭开它80多年前的秘密

 真友书屋 2018-10-08

中华书局杭州分局旧址位于解放路209号。这是一座四层三开间的西式高楼,总建筑面积为390平方米。

中华书局的创办人为陆费逵(1886-1941),浙江桐乡人。少年时曾遍读新书、新报,学习英文、日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陆费逵担任《楚报》主笔,后因该报发表了抨击清政府的文章被查封。陆费逵被通缉,避走上海。武昌起义爆发后,颇有政治眼光的陆费逵预料大清帝国必被推翻,清政府统治时期编制的教科书也必将被淘汰。于是邀集同事戴克敦、陈寅等人,秘密编写了合乎共和体制的教科书,又在暗地里积极筹备创设中华书局。


民国元年(1912)元旦,陆费逵的中华书局在上海宣告成立,并于2月22日正式营业。民国三年(1914),中华书局杭州分局也在杭城传统商业街区保佑坊登台亮相(局址为保佑坊55号)。主营教材兼学习用品和仪器标本等,业务遍及全省。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保佑坊的房子不敷使用。杭州分局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选定迎紫路(今解放路)旁地基,动工建造新楼。当时与这块地基的主人蒋甘棠签订为期20年的租地合同,即书局在空地上建造房子,期满后地上建筑物均归蒋氏所有。 民国二十五年(1936),书局新楼建成。但这座花费3万元造价的洋楼,只使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不得不被放弃。



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杭州分局一方面雇佣船只将人员撤往兰溪,另一方面与当地警方联系货物保管问题。但是,警察局根本就不理会商家的要求。 时任中华书局杭州分局营业部主任的朱朗亭在离开杭州后,总是对分局的货物不放心,便独自一人摸回杭州。在杭州,他见到省图书馆馆长陈训慈,陈馆长当时正为图书迁移而犯愁。朱、陈两人一交谈,都露出喜色,原来省图书馆迁移图书有交通工具,却没有钞票;中华书局杭州分局则有钞票,而没有交通工具。两人一商量,决定合作。结果,中华书局杭州分局终于抢运出近200件图书,运往金华。



抗战胜利后,阔别杭城八年之久的中华书局杭州分局在原址复业。但是内战爆发、货币严重贬值、物价离奇高涨、实业凋零,杭州分局的经营也显得相当艰难。1958年,新华书店根据国家规定,办理征地手续,至此,书局与原业主终止了全部租赁关系。1984年,浙江省新华书店又将该房屋产权规划杭州市新华书店。目前,该建筑一层为“杭州教育书店”。


该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呈矩形,前四层后五层,钢混结构,平屋顶。建筑以北立面为主立面,中轴线对称布局。一层立四根矩形壁柱,柱上楣构为一素平而通长的店额,现镌“杭州教育书店”字样,原来在底层窗户的铸铁窗栅上铸有“中华书局”字样。一、二层和三、四层之间均以水平腰线相隔,而二、三层立面则以贯通两层的矩形壁柱分隔成三部分。檐上立三角形山花,富有理性美,体现出新古典主义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