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镜头看世界——专访复旦-华盛顿 EMBA校友汪睿

 新的开始6ru0rz 2018-10-08

  
  汪睿摄影作品
  
  在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 2016级校友汪睿(Nicholas)的手机里,一直珍藏这样一张照片。“很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其实是案例演练,大家分别做角色扮演,有的扮演CEO,有的扮演CFO”,汪睿指着手机里的人物说,“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着讨论,他们专注的样子,精彩!”
  
  对于汪睿而言,lens(镜头)的意义非同寻常。他在美国欧几里德Euclid担任中国区首席运营官,这是一家专门从事角膜塑形镜研发销售的企业,公司的使命正是通过一枚枚精密的定制镜片(lens)及相关科技,守护全球青少年视力健康。另一方面,他最大的个人爱好就是摄影,“一开始我着迷风景却总感叹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涉足,于是我将注意力转向人,在契合的时机,抓住人美好的瞬间,拍摄他们的相机镜头,这是我用来看世界的Lens。”汪睿认真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之于我,也是一个镜头,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去揣摩、捕捉、感受,这是我用来思考世界的‘镜头’。”
  
  确认过眼神,遇上了对的lens
  
  “就读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不是一时兴起,这是经过了深入思考和严谨考察后做出的选择,”汪睿说。像他这样的资深职业经理人,做重要决策时,必须不是任性的。
  
  1997年汪睿大学毕业。20年山重水复也柳暗花明,“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些质疑自己的声音。古人云‘学不可以已’,讲的就是终身学习,但我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居然已经20年没有参加任何学历教育。”汪睿说到这里,眉头忍不住皱了一下,“有时候会有无力感,面对问题缺乏理论的框架、长远的布局和系统的方法论,我从阅读中找答案,读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缺失,还是需要系统学习。”
  
  于是,汪睿开启了对各个学校的考察。他深入了复旦、交大、中欧等各大EMBA项目,了解他们的优势,听了好多场试听课,走访了各商学院的毕业生,终于找到了与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的契合点——严肃、前沿、国际化。
  
  “我们这个项目的入学考试和学习过程都非常严格,不会为了商业目的去放宽准入标准和教学质量。项目集合了复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两大世界名校的优秀资源,资深的教授,全英文授课、讨论、完成作业,同时能亲赴美国、深入最优秀的管理学院学习,直观获得世界最前沿的现代管理理论。”汪睿在入学前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做功课,反复走访,对项目的评估十分全面。他补充道:“试听的时候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个项目的国际化,一眼就能见到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我跟几个同学聊天,他们都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职能。我笃信这种多元化会让大家都学到更多。”
  
  像挑选镜头一样反复琢磨,汪睿最后选择了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他笑道:“确认过眼神,遇上了对的lens。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决定。”
  
  
  
  汪睿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 15班校友 BGS学员
  
  美国欧几里德Euclid中国区首席运营官
  
  幸得广角镜,登高方识远
  
  对汪睿而言,在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 18个月的学习,像开封了一个全新的广角镜头,看见了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原本学习经济的汪睿,开始成为了管理的“多面手”。他本不精通财务,但在众多世界级“大咖”教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财务思维,和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统计学所传递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定量定性研究的方法,让汪睿在企业管理中,少了原来的“直觉决策”,更多的是理性分析和判断。领导力、影响力、组织行为学等课程,让他开始用多方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加深刻地定义自己所在的团队和管理。“教授们教了我们分析行业、公司的方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能力和工作预期做一个科学的分析,从而做出一个长远的工作规划,”汪睿介绍道,“通过项目的学习,大家都在能力上都有了显著提升,我们小组七个人,有六个人都跳槽、升职或加薪,这是对于我们学习的肯定。”
  
  更重要的,项目的学习锻炼了汪睿全局思考的能力。正如试听的时候所见的一样,他们班级的成员来自不同行业,覆盖的管理职能涉及到销售、市场、运营、财务、法律、物流等,大家常常在一起学习交流。项目的课程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让学员能够在财务、物流、市场营销、全球战略等岗位上多方位“实习”,基于对其他部门的了解,思维模式从“部门角色”升华为“全局统合”,面对复杂任务、全局任务,更容易在更高层面凝聚共识,达成战略意图。
  
  当然和每一个在职求学的资深职场人士一样,汪睿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并且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开始学习EMBA的念头最初也是来自我太太的建议,”汪睿说,“学习的过程还是比较辛苦的,在上海我离学校不过半个小时左右车程,但为了学习效果,上课期间我干脆和外地同学一样住进学校附近的酒店,周一下课才回家。四天学习,充实、疲惫,也焦虑,攒下的工作,课堂的作业,还有28天后下节课的预习作业,都是不小的挑战。回顾这些慢镜头一样的画面,看到了自己专注的力量,虽然有幸因成绩优秀成为班级七位优秀学员(BGS,Beta Gamma Sigma的简称)之一,但其中的付出,我不敢说可以来第二次。”
  
  “校长”的lens,发现你的美
  
  班里的同学都喜欢叫汪睿“校长”,不仅是因为他个性稳重,更是因为他热心,耐心,也爱操心。汪睿喜欢摄影,所以班级里甚至是管理学院的很多活动,他都自愿担任了摄影师,创作了许多经典的照片。
  
  汪睿从初中开始拥有自己的相机,工作后常利用节假日到世界各地去摄影,如今,他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忙碌,大段的空闲时间越来越难得,且更应该和家人一起度过,所以他转而拍摄人物。“拍风景的关键是要有耐心去找去等,而拍人不能靠等,要主动去发现和捕捉。就是找到布列松所说的‘决定性瞬间’。”
  
  说到摄影,汪睿难抑发自内心的愉悦。“拍人物给我乐趣,比如那张‘最后的晚餐’,里面的同学,个个真心投入,思维激荡,每双眼睛里都闪烁着专注的光芒,让人动容。专注于人物拍摄,让我看到了瑰丽的人生和多面的人性,尤其是这些相处18个月的同学们,作为高管,他们视野宽广,能力强悍,思维缜密,顽固tough;作为学员,他们专心致志,方法各异,收获新知,各显神通;作为伙伴,他们热情无间,搞笑打趣,真性真情,逗逼本色……记录他们最为本色放松的瞬间,是我18个月艰苦学习的幸福调剂和意外收获。”
  
  
  
  汪睿摄影作品
  
  汪睿笑称,其实可以用“See the world through the lens(透过镜头看世界)”来定义自己的生活,“感谢与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 的一场相逢,给了我一个最好的lens,让我更好地看世界,以及看到了更好的自己。”
  
  复旦-华盛顿 EMBA 网址:http://www.fdsm.fudan.edu.cn/topemba/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