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旦傅杰教授讲:为什么孔子及其母亲的名字不能随便说?

 安然360图书馆 2018-10-09

礼记:二名不遍讳。

郑玄:孔子之母颜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本集论语 

避讳,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它规定一般人在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碰到了跟君主、官员有关的名字、长者的名字、尊者的名字相同的字,你就不可以说,不可以写了,要用其他的办法来说、来写。不能说、不能写的那个字,就叫“讳”。这是起源很早的中国的传统,而它在后来的发展,跟儒家倡导的尊君不犯上,以及尊祖敬宗的观念,自然也是有关联的。


对避讳的一些规定,作为仪礼的一部分,就记载在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的《曲礼》篇中。避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为要避讳的人名很多,而这些人名,很多是常用字。光说李世民一当皇帝,“世世代代”、“一生一世”的“世”不让用了,“人民”、“民众”、“平民百姓”的“民”字不让用了,都得改成别的字。我们就可以想象,这会有多麻烦。由此造成了历史上的很多怪现象。

皮里阳秋 

比如东晋有个郑太后,名叫阿春,于是这个“春”字就要避讳。“春夏秋冬”的“春”,不让用,用什么?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阳气上升,阳光温暖,就改“阳”字吧,所谓阳春三月嘛。改到什么程度?中国古人最早只分春秋,比如甲骨文里,就还没有找到“夏”、“冬”两个字,所以,“春秋”就被古人用来指代岁月流逝,也就被用来指称历史,所以一部据称是孔子写的鲁国史,就叫《春秋》,而《春秋》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很简练的字,在不动声色中表明自己的褒贬。但《春秋》在晋代不能叫《春秋》了,有人写了山西一代的晋国历史,取名只能叫《晋阳秋》,不能叫《晋春秋》。所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部写山西抗日战争的小说,在当时还比较有名,也就取名叫《晋阳秋》,这是继承了古代一部名著的说法。而说一个人表面上不声不响,肚子里是非分明,有个成语叫“皮里阳秋”。“皮”就是肚皮,这是说他肚子里明白是有褒贬的,其实是“皮里春秋”。但因为这个成语形成在晋代,不能说“春秋”,只能说“阳秋”,这个“皮里阳秋”的成语就沿用到现在了,我们现在就把对人对事物的好坏都有明白的认识,但不肯或不愿直接说出来,却又能让人感觉到它的褒贬,叫作“皮里阳秋”。


又比如,五代时候,有个几个朝代都不倒,当了二十多年国相的人,叫冯道,有个笑话,说他的门客给他讲解《老子》,而《老子》一上来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而这个“道”是他的名字,当然要避讳,所以门客碰到“道”字,就表示不敢说,于是就把《老子》的这句话读成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这应该是个恶搞冯道的笑话。


又比如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他的一部笔记里记载,有个叫田登的州官,田是田野的“田”,登是登山的“登”,不许老百姓说他的名字,手下人一说“灯火”的“灯”,因为跟他的名字同音,就会挨他的揍,所以一个州都把“灯”叫作“火”。“灯火辉煌”,“灯”和“火”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上元节要放灯,所以官衙贴出告示来,说“本州依例放火三天”。这就不仅留下了一个大笑话,还留下了一个我们现在还在常用的俗语,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俗语,就是这么来的。

孔子讳 

除了君主官员、家里长辈,一个重要的需要避讳的对象,那就是孔子。我们翻开重要的工具书《辞源》,对“避讳”是这么解释的:“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对孔子及帝王之名,众所共讳,称公讳;人子避祖父之名,称家讳。”注意这里的“祖父”,是祖与父的意思。你看它的举例,第一个就举到了孔子。因为孔子是帝王们都尊崇的万世师表,是没有称王的王,所以这个“丘”字得避讳。避讳的方式有几种。


一是读到孔丘的“丘”字时,或者称“某”,或者找个声音相近的字来读,只能找声音相近的字,不能找声音相同的字,因为读的时候你分辨不出来。二是写到孔丘的“丘”字的时候,不能写全了,要缺一笔,“丘”字不是一撇、一竖、一横、一竖再一横吗,你写的时候,只写一撇、一竖、一横,然后右边那一竖得空着,直接写下面一横,这不偷工减料吗?但这反而是尊重的表示了。你去看一些线装的古书,宋本啊、元本啊、明本啊,现在都有影印本或电子扫描本,很多“丘”字都缺一笔,就是为了避讳。三是下令改字,比如孔子家乡曲阜东北有个小山,本来叫寿丘,金代避孔子讳,把它改成“寿陵”,就是山陵的“陵”,“丘”跟“陵”都是一个意思。而到了雍正三年,雍正皇帝更是下诏规定,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其他遇到“丘”字,一律在右边加上耳朵,于是本来姓“山丘”的“丘”的人,后来就都在右边加上了耳朵,中国人都变成了带耳朵的“邱”。在上个世纪,在打倒孔家店、反封建的浪潮当中,有一部分人寻根追源,去掉了姓的右边的耳朵,又改回孔丘的“丘”了。于是就形成了带耳朵的和不带耳朵的两个丘(邱)姓。这两个姓现在都有,其实他们本是一家。

避母讳 

先秦两汉的时候,避讳的制度不像后来那么严格,比如父母的名字后来是绝对不能从子女的口中说出来的,但在先秦,如果你的父母是双名,那么你只要不把两个字同时说出来就可以了,这个叫作“二名不遍讳”,就是说两个字分开用不用避讳,只有连在一起说才需要避讳。这个“二名不遍讳”,也是记载在儒家经典《礼记》的《曲礼》篇里的。


东汉一个大学者,叫郑玄,给《礼记》做注,专门在下面举例子说,“孔子之母颜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我们以前讲过,《史记·孔子传》记载,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按理“征”、“在”这两个字孔子应该避讳,但我们现在看《论语》,《八佾》篇里面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这里的夏和殷,不必解释。杞和宋,我们解释一下,这都是国名。杞是夏禹的后代建立的,地盘在今天的河南杞县,宋是商汤的后代建立的,地盘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孔子的意思是,夏代的礼我能讲出来,但是杞国不足以用来加以印证,殷代的礼我能讲出来,但是宋国不足以用来加以印证,因为这两国的文献和贤人都不够多。你看孔子,在这里连着说了两个“征”字,他不避讳。在《卫灵公》篇里又记录,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带他穿过台阶,等大家都坐定了之后,跟他介绍,“某在斯,某在斯”。这个记录生动极了,孔子是在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你看孔子在这里又连着说了两个“在”字,他既不避“征”,也不避“在”,还一遍一遍地连着说,但他决不同时说出“征在”两个字来,遵循的就是“二名不遍讳”的古礼。

陈垣的避讳研究 

避讳涉及到历史,涉及到语言,成为一种专门知识,学者们写了很多专门的研究著作,甚至还编写了专门的避讳词典。在避讳研究中,功力最深,贡献最大的,是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大师。陈垣先生是顶级的史学大师,他一生写了很多著作,现在已经出版了二十三册的《陈垣全集》。在他的著作中,有一本很薄却很重要的,叫《史讳举例》,就是对历史上避讳的例子加以归纳,作出说明,读了这本书,你对历史上各种避讳的类别就有了概念,就有了认识。而这些知识在我们阅读古书,学习历史的时候,都是有用处的。


陈垣先生是大师,所以他对历史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得又很精深。他专门研究过清初一位有名的画家,这位有名的画家后来加入了天主教,在上海传教多年,所以在美术史、宗教史上都很有地位,叫吴历。对中国美术史有了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初有“四王”的称呼,就是四位江苏的画家,一个叫王时敏,一个叫王鉴,一个叫王翚,一个叫王原祁,因为画风相近,成就杰出,就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四王”了。在“四王”之外,还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江苏画家,叫恽寿平,再加上吴历,他们被称为“清六家”,你就可以知道吴历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了。当然这六家,他们都有关系,吴历也是王时敏与王鉴的学生,陈垣先生对吴历很有研究,给他编了年谱,考证出他每年每月都在哪里活动,都跟什么人交往,因为这跟美术史、宗教史都有关系。


也许因为后来忙于传教,吴历留下的绘画作品很少。陈先生的吴历研究出了名,有一天有人就拿了吴历的画,送上门来。因为少见,陈先生当然也很有兴趣。画是卷着的,当来人把那张画拿出来展开,才只展开了一半,陈先生就摇摇头,拒绝说:“你卷回去吧,我不要看了。”为什么?陈先生说:“假的。所以我不要看了。”陈先生并不一定精通古画鉴定,他怎么看一半就一口咬定这是张假画呢?因为这张画一展开就看到题款写的是吴历临摹宋代画家李成的画。李成是宋初的大画家,他原籍长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五代时因为避乱,他祖父把家迁到了营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昌乐县一带,后人就称李成为李营丘,营是兵营的“营”,丘是孔丘的“丘”,他是宋初顶级大师,深受后世画家如赵孟頫、倪云林,一直到张大千、陆俨少的崇拜。吴历也崇拜李营丘,在落款上,他写道,因为崇拜李营丘,所以临摹了李营丘的画。但现在陈垣先生看到的,吴历写的李营丘,丘的右边是带上了耳朵的,而这一看就知道,是雍正以后的人假造的。我们前面说过,明确把孔丘的“丘”字在用到别的地方的时候,一律避讳加上耳朵,这是雍正三年由国家做出的决定,在那以前,“丘”字用别的办法来避讳,但不会在孔丘的“丘”字的边上加个耳朵。而这张画肯定是雍正以后很多年,大家都按规定把丘字加上了耳朵,有人来伪造吴历的画。只要是名画家,就有人伪造他的画,何况他传下来的画少,可以卖高价。但伪造的人已经习惯把“李营丘”写成带耳朵的“邱”了,所以在伪造吴历的题款时,也这样写了,而清初的吴历是绝不可能这样写的。陈垣先生对历代避讳做过专门的研究,他了如指掌啊,所以根本不需要看整张画,一看那题款,就可以十拿九稳地断定,这是张后人冒充的假画。


从避讳这样的一件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把孔子当成圣人,孔子自己是不是也把自己当成圣人呢?我们下次再接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