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旦傅杰教授讲:《论语》是谁写的?谁编的?

 安然360图书馆 2018-10-09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集内容 

《论语》可以算是中国最出名的古书了。但这部最出名的古书是谁记录的,什么时候记录的,谁编定的,什么时候编定的,我们其实是不清楚的。儒家经书当中,《易》《诗》《书》《春秋》,这些书名在先秦的典籍里都出现过,而《论语》里有些话,在先秦的古书里被引用过,但《论语》这个书名,在先秦古书里则从来没有出现过,是汉代成书的儒家经典《礼记》里才出现的,但《礼记》没有解释《论语》是本什么性质的书,是谁编的。第一次给我们提供了《论语》是本什么书,是谁编的书的信息的,是东汉时候《汉书》中的《艺文志》。

论语溯源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不喜欢儒生们引经据典,在民间散布反政府的言论,于是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不允许民间私人藏书,也不允许私人办学,还下令焚烧列国的图书,这就是所谓的焚书。秦始皇焚的主要是民间藏书,而民间的藏书也不焚那些讲医学,讲农业,讲占卜的书。所以,说秦始皇搞愚民政策是没有问题的,但说秦始皇烧光了先秦古书是夸大的,因为宫廷里的书他仍然保存着。真正对先秦古书起了毁灭性作用的是楚霸王项羽。他攻入咸阳后烧了秦的王宫,也烧毁了宫廷里的很多藏书。刘邦的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称王之后,也没有对此加以重视,这样图书越来越少,到了汉成帝的时候,他急了,派人向全国征集图书,下诏让朝中学有专长的官员负责整理校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工作。总负责人是当时的一个大官,叫刘向。他和他同样也是著名学者的儿子刘歆,他们把当时清点整理过的图书全部登记在册,标明作者,还写了一些介绍。后来到了东汉,继司马迁之后,另一位伟大的史学家班固,在写二十四史中的第二部,也就是《汉书》——第一部当然是《史记》了,写《汉书》的时候,他沿用了刘向、刘歆的清点结果,编成了《汉书》当中的《艺文志》,成为现在现存的最早的图书目录,也等于是一部最早的中国文化史,因为我们了解先秦文化成果,都必须通过《汉书·艺文志》。而《汉书·艺文志》介绍论语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是历史上对《论语》的一个最早的介绍,也是一个最经典最权威的介绍,大意是,《论语》这部书,记录的都是孔子回答弟子以及当时的人的问题的话,还有弟子相互之间的传述孔子思想的话,当时的弟子们各自做了记录,等孔子过世之后,弟子们把它们辑录起来,加以编排,所以称为《论语》。

论语作者的追寻 

这里对记录者的介绍是很笼统的,也是很准确的,就是孔子的弟子。但后来有学者觉得不满足,他们还想知道得更详细,想知道哪几位学生在这本书的成书过程中起了比较多的作用,于是有了种种推测。


一种影响比较大的推测,说它是孔子的两位有名的学生的弟子编定的,两位我们都已经提到过,一位是曾子,还有一位是有子。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根据《史记》记载,曾子是孔子学生中最小的一位,他比孔子小四十六岁,而他活的时间又很长,而现在的《论语》里却有两条他病危时的记载,都在《泰伯》篇里。一条说,曾子生病之后,把学生们都召来,告诫他们爱惜身体,专门引了《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害怕得就像站在深渊前,踩在薄冰上一样。这话我们今天还经常说。还有一条,是他病重时,鲁国大夫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快死的鸟,它的叫声是悲哀的;快死的人,他的话语是善意的。这话我们今天也经常说。所以,《论语》里到处都是名言。然后,曾子就从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孟敬子作了一些劝导。曾子死的时候,不但孔子早就不在了,就是孔子的其他弟子们也基本上都不在了。而现在的《论语》里记录了曾子临终的场景,而且有一个是告诫弟子的场景,可知曾子的学生一定参与了《论语》的最后编纂。


第二,《孟子》记载,有子的长相非常像孔子,以至于孔子过世之后,有几位同学因为太怀念老师了,都推举有子为老师。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全体同学的赞同。但这个像,恐怕不仅是有子跟孔子长相像,而其他地方也应该有让同学们钦佩的地方,他也一定有一些自己的学生。所以现在我们看《论语》,“子”是孔子的专称,对于其他孔门弟子,往往都称名字,而曾子、有子则在多处都被称为“子”。


我们一翻开《论语》第一章,第一节记录的是孔子的名言,也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第二节记录的,就是有子的名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节里面,这个弟弟的“弟”字,是孝悌的“悌”的通假字。意思是一个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这样的人是不多见的;而一个人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这样的人是不会有的。所以君子做事,要致力于根本,抓住了根本,道就随之而生,孝和悌这两种美德,就是仁德的根本啊。


接下来第三节,记录的又是孔子的名言,“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一个花言巧语,装出好脸色来讨好别人的人,他不会有多少仁德。而第四节记录的,是曾子的名言,那就是一开始我们就讲过了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你看,《论语》一开篇的四节语录,一是孔子的,二是有子的,然后三还是孔子的,四则是曾子的。不但有子、曾子都称为“子”,而且一开始,就安排了他们两位的语录。说到这里,我们每位朋友,最好把开头这四节文字都记住,因为它们既是《论语》开篇的面貌,而每一节话,也都比较重要。


而这样的安排,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可能是曾子和有子的学生们有意而为之的。而在整理编定《论语》中那些由很多人记录的资料时,把涉及他们的老师的部分,用“子”字来取代老师的名字,来表示尊敬,而其他包括七十二贤人之首颜回的部分,也基本上只用名字不用尊称。这个意见,因为是综合了《论语》和《史记》的材料来加以相互印证的,比较合乎情理,后来不少学者都表示赞同。而提出这个说法的,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很有学问的唐代思想家、唐代大文豪柳宗元。

编订年代 

这个意见比较重要,因为它实际上涉及到了《论语》这本书最后编定的时间。《论语》应该是孔子在世的时候,弟子们就开始各自记录他们的见闻,因此应该是从春秋末期就开始写了。而比孔子年少四十六岁的曾子死了之后,他的学生又做了加工,做了编辑,这已经是在战国的初年,而这个时候,《论语》差不多也就接近完成了。日本一位著名学者山下寅次写过一篇《〈论语〉编纂年代考》,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而译注《论语》最有名的杨伯峻先生都引用接受了他的观点。所以把他们的意见跟《汉书·艺文志》综合起来,我们大体上可以说《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增补,到战国初期编辑的书。


当然,先秦古书有个问题,就是一本书很少是写定了以后就有一个标准文本的,后来的同一学派的学者仍然会在上面做些加工,做些改编。当然,这个“后来”,也是指的先秦。像《老子》《庄子》这样的书都存在这个问题。《庄子》不用说,学者一般只承认其中只有少部分是庄子本人写的。《老子》很多学者也不认为是一个人写定的。《论语》当然也有这个问题。但它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在战国初期编定的,因为早,所以记录的事实也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固定成为我们现在读到的《论语》的文本,则是汉代的事了。

论语两个字怎么念? 

最后说一个也是心急的朋友已经问过的问题,就是《论语》第一个字是讨论的“论”,为什么在这里大家都读第二声lún,而不读第四声lùn。最直截了当的解释,这就是个习惯问题。因为,第一,“论”字在古文献里都读第二声,到了唐诗里有读第二声的,有读第四声的,但作动词的时候仍然读第二声。汉语的语音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后来作为动词的“论”字读成第四声lùn了。但《论语》这部书,地位太高,影响太大,历代语音的记录,塾师的传授,都仍然习惯读为第二声lún。当然有朋友说,我要读成《论(lùn)语》可以吧?这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这样读,第一,不符合习惯,大家会觉得你很奇怪,挑剔的人甚至会觉得你没有文化。第二,这也不符合规范,因为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已明确标注,“论语”连在一起,“论”字就读第二声lún


古人对《论语》的书名,还做过怎样的解释?《论语》一共有二十篇,它们的篇名是怎么来的?二十篇是精心编排的,还是任意编排的?我们下一次再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