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窦解剖] 上颌窦、额窦、筛窦及蝶窦你知道各有几个壁吗?这次终于搞懂了,写报告时不再迷惑(建议收藏...

 沙粒中的尘土 2018-10-09

鼻窦正常解剖
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中的一些含气空腔,左右成对,共4对,依其所在颅骨命名,为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方向和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组鼻窦和后组鼻窦,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引流至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蝶窦,后组筛窦引流至上鼻道,蝶窦引流至蝶筛隐窝,进而引流至上鼻道。

1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为近似锥体的腔洞,成人平均容积约为13~14ml,为4对鼻窦中最大者,有5个壁,左右对称。上颌窦在胎儿期发育,出生时,上颌窦的直径约为6~8mm,生后4~5个月,可在CT图像上显示。

1)前壁:中央处骨质最薄,略凹陷,称为尖牙窝。在尖牙窝的上方,眶下缘之下有一骨孔,称眶下孔,有眶下神经和血管通过。

2)后外壁:与翼腭窝及颞下窝毗邻。

3)内壁:鼻腔外侧壁下部分,内上方邻接后组筛窦,上颌窦自然开口位于内侧壁前上方。

4)上壁:即眼眶底壁,骨壁薄,有从后向前走行的眶下管,内有眶下神经、血管。如眶下管下缘骨质缺损,眶下神经、血管直接暴露于上颌窦黏膜下。

5)底壁:上颌骨牙槽突,为上颌窦各骨壁中骨质最厚者,与上列第二尖牙及第一、二磨牙根部关系密切,其牙根常与上颌窦仅由一层菲薄骨质相隔,有时直接埋藏于窦内黏膜之下,故牙根尖感染容易侵入窦内,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2额窦(frontal sinus)

额窦位于额骨的内、外侧骨皮质之间,在筛窦的前上方,额窦在出生时还未形成,6个月至2岁开始气化,6~7岁额窦向上发展更快,20岁发展至成人形态。

1)前壁:为额骨鳞部外板,骨质坚厚,含有骨髓,额窦炎时可发生骨髓炎。

2)后壁:为额骨鳞部内板,较薄,窦内黏膜静脉常通过此壁与硬脑膜静脉相连,故额窦炎有发生颅内并发症的危险。

3)内壁:为分隔两侧额窦的骨性间隔。

4)底壁:外侧3/4为眼眶顶部,其余内侧部分为前组筛窦顶,骨质最薄,尤其在眶内上角部分,所以由额窦炎所引起的眶壁骨膜下脓肿多发生于眶内上角部分。

额窦通过额窦口与额隐窝相通,引流至中鼻道。

三人行医学课堂知识店铺 三人行医学课堂知识店铺 小程序

3筛窦(ethmoid sinus)

筛窦位于鼻腔外上方筛骨内,是鼻腔外侧壁上部与眼眶、蝶窦、前颅底之间的蜂窝状气房结构,在4对鼻窦中解剖关系最复杂、变异最多、与毗邻器官联系最密切,筛骨与额骨、蝶骨、鼻骨、上颌骨、泪骨、腭骨、下鼻甲骨、犁骨相连。胚胎3~4个月筛窦气房开始发育,出生时可能有几个气房,12岁时筛窦气房基本达到成人状态。筛窦被中鼻甲基板分成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包括鼻丘气房、筛泡、额隐窝气房、钩突气房、终末气房、中鼻甲气房(气化中鼻甲)、侧窦;后组筛窦气房数少,开口于上鼻道。以横行于筛顶壁的筛前动脉为界,将前组筛窦划分为前组和中组筛窦。

1)前壁:由额骨筛切迹、鼻骨嵴和上颌骨额突组成。

2)后壁:为蝶窦前壁。

3)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上鼻甲和中鼻甲。

4)外侧壁:即眼眶内侧壁,大部分由泪骨、筛骨纸样板构成,额骨下缘、蝶骨前部、上颌骨、腭骨眶亦参与外侧壁构成。纸样板与额骨眶板之间有额筛缝,从前向后有筛前动脉孔、筛后动脉孔,相应动脉此进入筛窦。

5)顶壁:内侧与筛骨水平板连接,外侧与额骨眶板延续,筛顶上方为前颅窝。

6)下壁:为中鼻道的外侧壁结构,有筛泡、钩突、筛漏斗等结构。


4蝶窦(sphenoid sinus)

位于蝶骨体内,居鼻腔最上后方,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腔,蝶窦在3岁时开始发育,且两侧发育较对称,6岁时大部分已发育,至青春期两侧发育极不一致,故成人两侧蝶窦的大、形状多不相同。

1)上壁:构成蝶鞍底壁,蝶鞍上方为脑垂体,前有视交叉沟。

2)下壁:为后鼻孔上缘和鼻咽顶,其外侧有翼管,内为翼管神经。

3)前壁:参与构成鼻腔顶壁的后部和筛窦后壁,前壁内侧界为蝶骨嵴,连接鼻中隔后上缘,前壁外如为最后筛房的后壁,即蝶筛板。

4)后壁:骨质较厚,毗邻枕骨斜坡。

5)内壁:即骨性蝶窦中隔,如缺如,蝶窦为一个窦腔。

6)外壁:毗邻结构复杂,与海绵窦、视神经管、颈内动脉毗邻,在气化良好的蝶窦,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在外侧壁上形成隆起,骨壁菲薄甚至缺如。

蝶窦的自然开口位于前壁上方近鼻中隔处,开口于蝶筛隐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